基于2004—2013年的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数据和1980—2010年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数据,发现南海北部次表层水体盐度在2004—2005年间盐度显著增大,相比于气候态均值分别增加了0.1和0.14,而且温盐特征曲线显示盐度增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150m以浅。2004年净淡水通量仅略低于气候态均值,2005年净淡水通量则明显高于气候态均值,因此净淡水通量不会是导致此高盐事件的有利因素。我们进一步通过块体简化盐度收支方程,定量评估盐度收支方程里中平流输运项(包括跨海盆经吕宋海峡的平流输运项和南海海盆内部南北海盆之间的平流输运项)的贡献。发现在2004年,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北部的盐含量输运显著大于气候态均值,是导致南海北部上层水体盐度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为探究2005年南海北部盐度持续增强的原因,我们进一步比较2004年和2005年的平流项演变,发现相对于2004年,虽然2005年吕宋海峡盐含量输运略低于气候态均值,但南海内部南海南北海盆间(通过18?N断面进入南海北部)的盐含量输运增强,即在2005年,海盆内部经向平流盐输运的贡献是促使南海北部上层盐度继续增强的关键因素。
根据对1998年南海中部、北部航次的海水盐度观测资料以及GPCP-1DD(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1 Degree Daily Precipitation Estimate)降雨资料,研究了夏季风期间降雨过程对南海上层盐度的可能影响。个例和合成分析表明,当有降雨过程发生时,降雨对南海上层盐度的影响深度为85—110m,上层盐度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为14—42d左右。此外还利用NCEP/NCAR(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再分析资料的逐月风场资料以及基于法国AVISO(Archiving,Valid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 Oceanographic Data)提供的融合海平面高度异常资料计算的地转流场分析平流效应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