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秋红

作品数:3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萨满
  • 3篇萨满教
  • 2篇端木
  • 2篇端木蕻良
  • 2篇萨满教文化
  • 2篇文化
  • 2篇小说
  • 2篇抗战小说
  • 1篇四世同堂
  • 1篇文化互补
  • 1篇文化因子
  • 1篇民间文化
  • 1篇老舍
  • 1篇《四世同堂》
  • 1篇长篇
  • 1篇长篇小说

机构

  • 3篇暨南大学

作者

  • 3篇阎秋红

传媒

  • 2篇满族研究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端木蕻良抗战小说的萨满教文化因子——从长篇小说《大江》、《大地的海》谈起被引量:3
2005年
无论从主题学的层面还是从小说叙事的视角解读端木蕻良的抗战小说,都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萨满教文化因子的介入和影响。作家对萨满教文化持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倾向,既否定了萨满教文化不合时宜的一面,又肯定了它合理性的一面。萨满教文化也直接参与了小说文本的艺术创造,使其抗战小说的诗化散文化具有了反叛传统的意义,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的印迹。
阎秋红
关键词:端木蕻良抗战小说萨满教文化
老舍与端木蕻良抗战小说之比较——以《四世同堂》、《大地的海》和《大江》为例被引量:2
2005年
老舍和端木蕻良同为满族作家,但他们的抗战小说却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视点:传统文化与萨满教文化。2 0世纪4 0年代老舍在战争语境中反思传统文化的两面性,并表达了对一种充满野性生命意识的异质文化的向往;2 0世纪30年代端木蕻良却恰好张扬了东北地域文化中的充满野性和活力的一面,他的抗战小说预留了一份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可以满足老舍的抗战小说的文化期待。由此二者的抗战小说形成了一道文化互补与审美映照的文学景观。
阎秋红
关键词:抗战小说端木蕻良《四世同堂》老舍萨满教文化文化互补
萨满教与东北民间文化被引量:33
2004年
据考证 ,我国东北亚地区是萨满教的发源地。无论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来讲 ,这里都天然地具备产生原始宗教的丰厚土壤。东北处于儒家文化的边缘地带 ,萨满教文化在民间的影响一直比较深远 ,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取向发挥着能动作用 。
阎秋红
关键词:萨满教民间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