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振兴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6篇外循环
  • 5篇麻醉
  • 4篇体外循环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灌注
  • 3篇心脏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灌注
  • 3篇肺动脉灌注
  • 2篇心内直视
  • 2篇心内直视手术
  • 2篇氧合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在体
  • 2篇直视
  • 2篇直视手术
  • 2篇瑞芬太尼
  • 2篇外科

机构

  • 15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5篇闵振兴
  • 8篇李伦明
  • 7篇陈聪
  • 6篇林华赋
  • 6篇周新明
  • 4篇曹民娟
  • 2篇马伦超
  • 2篇李佩贤
  • 2篇王远胜
  • 2篇马国才
  • 2篇马丽芳
  • 1篇吴曼蓉
  • 1篇黄杰
  • 1篇王广阔
  • 1篇孙来保
  • 1篇刘湘杰
  • 1篇史静
  • 1篇张志刚
  • 1篇黄漫
  • 1篇关柏锐

传媒

  • 5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2007年粤...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内脏氧合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内脏氧合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2分钟(T1)、手术持续1小时(T2)、手术持续2小时(T3)以及手术持续3小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pH、动脉血氧分压(PaO2)、碱剩余(BE)以及血乳酸浓度(Lac)。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2分钟时HR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后2分钟时MAP变化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持续3小时后Lac、BE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pH水平变化在手术持续2、3小时时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于单一的全身麻醉,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对机体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较小,且对于长时间麻醉,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能够明显缓解内脏氧合失当等问题。
马国才史静王远胜闵振兴段雪辉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老年腹部手术
瑞芬太尼用于婴幼儿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婴幼儿心脏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30例患儿,ASAⅠ~Ⅱ级,择期行房间隔缺损(ASD)或单纯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随机分为2组,Ⅰ组芬太尼0.05~1μg/(kg·min)持续泵入,Ⅱ组瑞芬太尼0.05~1.00μg/(kg·min)持续泵入。分别于不同时间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并采集动脉血标本测量应激激素浓度,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在术中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应激激素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通气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抑制应激激素释放,术后能早期拔管,适用于婴幼儿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
闵振兴孙来保林华赋
关键词:瑞芬太尼婴幼儿应激激素
腰硬联合阻滞与低位硬膜外滞应用于PPH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我院2004年起采用椎管内阻滞(包括腰硬联合阻滞与低位硬膜外阻滞)施行吻合器痔上粘膜钉合术(PPH),发现腰硬联合阻滞与低位硬膜外阻滞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有差异,本文对此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
程芳闵振兴黄漫
关键词:腰硬联合阻滞麻醉PPH手术麻醉效果
文献传递
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60例
2005年
李伦明宋宝国闵振兴吴曼蓉
关键词: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右腋下小切口心脏外科技术手术切口支架结构
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中对血氧合指数及支气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血氧合指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肺动脉灌注对减轻肺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30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保护组,每组15例。肺保护组,体外循环术中一次性从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对照组未行肺动脉灌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体外循环结束(T2)、手术结束(T3)和术后6h(T4)测算氧合指数(PaO2/FiO2)。收集手术结束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d(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保护组患者体外循环结束、手术结柬、术后6h的氧合指数分别为(421±31)、(382±41)和(370±39)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0±33)、(321±38)和(315±41)mmHg(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TNF—α和IL-6水平肺保护组分别为(0.985±0.378)、(156.736±52.485)μg/L,低于对照组的(15.589±6.385)、(735.967±83.485)μg/L(P〈0.01)。结论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不仅可以改善氧合,同时抑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TNF—α和IL-6的释放,减轻肺损伤,改善术后肺功能。
陈聪曹民娟李伦明马丽芳关柏锐闵振兴周新明张志刚王广阔
关键词:肺动脉灌注支气管灌洗细胞因子
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中对磷酯酶A2的影响
2010年
目的 观察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血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及磷酯酶A2(PLA2)的影响,探讨肺动脉灌注对减轻肺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择3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保护组,每组15例.肺保护组在体外循环中一次性从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对照组未行肺动脉灌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阻断升主动脉30 min(T2)、体外循环结束(T3)、手术结束(T4)和术后6 h(T5)各时间点取桡动脉血标本,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磷脂酶A2;在T1、T3、T4、T5对比观察血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结果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B开始后,两组的PLA2进行性增高,手术结束时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麻醉诱导前,对照组增高更显著[肺保护组T2、T3、T4、T5分别为(68.4±15.2)mg/ml、(86.9±25.6)mg/ml、(132.6±37.2)mg/ml、(96.53±6.1)mg/ml;对照组分别为(88.5±13.3)mg/ml、(107.3±25.6)mg/ml、(157.6±35.7)mg/ml、(113.6±39.5)mg/ml].肺保护组T3、T4、T5氧合指数分别为368±41、338±35、325±65,高于对照组(327±31、309±29、299±63);肺保护组T3、T4、T5肺静态顺应性分别为(28.3±2.9)ml/cm H2O、(25.1±2.8)ml/cm H2O、(22.5±3.8)ml/cm H2O,高于对照组[(25.1±3.2)ml/cm H2O、(21.6±2.4)ml/cm H2O、(19.3±4.2)ml/cm H2O].结论 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不仅可以改善氧合,同时抑制磷酯酶A2的释放,减轻肺损伤,改善术后肺功能.
陈聪曹民娟李伦明马丽芳闵振兴周新明
关键词:体外循环肺动脉灌注磷酯酶A2
布比卡因、吗啡复合液对小儿唇裂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吗啡注射液应用于眶下神经阻滞对小儿唇裂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5例确诊为唇裂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双盲分为布比卡因组(B组)47例和布比卡因、吗啡复合组(BM组)48例。常规诱导气管插管后,B组取0.25%布比卡因2ml;BM组取0.25%布比卡因2ml+1μg/kg吗啡注射液;两组均行双侧眶下神经阻滞,每侧1ml。观察两组术后FLACC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后3、6小时FLACC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24小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8小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BM组16.67%。结论采用布比卡因、吗啡复合液行眶下神经阻滞对小儿唇裂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麻醉安全性高。
闵振兴顾文彤
关键词:眶下神经阻滞布比卡因吗啡唇裂修复小儿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5年7月,对7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术。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12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22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35例,二尖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结果死亡6例,其中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5例,心室颤动治疗无效死亡1例,死亡率7.69%。随访53例,平均随访2.5年,死亡5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注重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组织,选择合适瓣膜,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周新明黄杰李伦明闵振兴曹嘉正林华赋
关键词:外科手术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
乌司他丁复合血凝酶对体外循环中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复合血凝酶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乌司他丁复合血凝酶组(A组)、乌司他丁组(B组)、血凝酶组(C组)及对照组(D组),每组各20例。分别于全身肝素化前(T1)、肝素中和后10min(T2)、术后12h(T3)取颈内静脉血测定血小板数(PLT)和凝血三项(PT、aPTT、Fb),观察术后6h、24h胸腔引流量及总量。结果各组一般资料及肝素化前的PLT、凝血三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T2、T3时PLT和Fb较T1时减少,PT、aPTT较T1时延长;A、B、C三组在T2、T3时的PLT及Fb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T]时A组PLT为(145.7±51.3)×10^9/L,Fb为(3.97±1.1)g/L;B组PLT为(131.4±46.7)×10^9/L,Fb为(3.21±0.13)g/L;C组PLT为(133.1±41.7)×10^9/L,Fb为(3.17±0.15)g/L;对照组PLT为(105.4±65.8)×10^9/L,Fb为(22.58±0.17)g/L],A组增高更明显(P〈0.05);A、B、C三组在T2、T3时PT及aPT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T3时A组PT为(17.7±1.4)s,aPTT为(41±6)s;B组PT为(22.1±1.5)s,aPTT为(48±8)s;C组PT为(23.3±0.8)S,aPTT为(47±3)s;对照组PT为(26.9±1.6)s,aPTT为(57±8)s],A组缩短更明显(P〈0.05);A、B、C组术后6h、24h引流量及总量少于对照组(JP〈0.05)[A组术后引流总量为(573±89)ml,B组为(784±87)ml,C组为(796±89)ml,对照组术后引流总量为(1256±114)ml]。A组引流量及总量少于B、C两组,B组与C组术后6h、24h引流量及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凝血酶对凝血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两者复合使用对凝血功能有更好地保护作用,可减轻术后非外科性出血,减少输血量。
陈聪曹民娟李伦明林华赋闵振兴周新明马伦超
关键词:体外循环乌司他丁凝血酶凝血功能
0.5%左旋布比卡因在胸段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高胸段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ASA1~2级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L组硬膜外用0.5%左旋布比卡因、R组硬膜外用0.5%罗哌卡因、B组硬膜外用0.5%布比卡因。记录镇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术中镇痛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L组、R组镇前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P<0.05),R组运动阻滞弱(P<0.05),L组、R组、呼吸困难发生率少于B组(P<0.05)其它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发生率相当。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胸段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
闵振兴刘湘杰
关键词:麻醉硬膜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