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小燕

作品数:23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针灸
  • 4篇针灸疗法
  • 4篇中医
  • 4篇经络
  • 4篇灸疗
  • 4篇灸疗法
  • 4篇辨证
  • 3篇针刺
  • 3篇针灸治疗
  • 3篇纤维化
  • 3篇疗效
  • 3篇经络辨证
  • 3篇灸治
  • 3篇肝纤维化
  • 2篇血管
  • 2篇针刺治疗
  • 2篇证论治
  • 2篇透刺
  • 2篇透刺法
  • 2篇中医药

机构

  • 23篇厦门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厦门市医药研...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23篇钱小燕
  • 5篇奚胜艳
  • 4篇赵育芳
  • 2篇钱林超
  • 1篇杨辉
  • 1篇岳利峰
  • 1篇孙国凌
  • 1篇李卫东
  • 1篇杨馥瑜
  • 1篇赵敬华
  • 1篇徐珊
  • 1篇赵晖
  • 1篇黄亦琦
  • 1篇张永生
  • 1篇朱红梅
  • 1篇郭彩凤
  • 1篇郭宝鸿

传媒

  • 3篇中国针灸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医杂志
  • 2篇光明中医
  • 1篇辽宁中医学院...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营养学报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医函授通讯
  • 1篇中国中医药学...
  • 1篇2013第六...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抗肝纤维化组方规律的文献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中医抗肝纤维化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1990年1月至2010年1月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的文献,统计药物的使用频次和频率,分析总结规律。结果共选取符合标准的文献80篇,其中临床研究44篇,动物实验研究36篇,所用中药共136味。临床研究文献中抗肝纤维化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两类药是补虚药(27.76%)和活血化瘀药(23.62%),使用频率在1%以上的药物依次为活血化瘀药8味,补虚药7味,清热药3味,利水渗湿药2味,解表药、泻下药、止血药、消食药、理气药各1味;实验研究文献中抗肝纤维化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两类药是补虚药(30.54%)和活血化瘀药(26.60%),使用频率在1%以上的药物依次为活血化瘀药7味,补虚药8味,清热药3味,利水渗湿药2味,解表药、泻下药各1味。结论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是抗肝纤维化组方的基本构成要素,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泻下药、止血药、消食药、理气药是主要配伍形式。
赵育芳孙国凌奚胜艳钱小燕
关键词:肝纤维化组方规律
论穴位诊断在经络辨证中的应用
穴位诊断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以穴位痛觉过敏等阳性反应为依据,探索经络、脏腑病变关系的一种诊断技术.本文探讨该方法在临床经络辨证中的应用.
钱小燕
关键词:经络辨证经络学说脏腑
文献传递
针灸治疗黄褐斑概况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黄褐斑概况进行了总结,认为体针、耳针(压)、耳穴刺血、刺络拔罐结合耳压及穴位注射法,均是针对本病常见的“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肾亏损、脾胃虚弱”等主要病因,进行补虚泻实,调理阴阳,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其中内分泌、皮质下等耳穴的应用,可调节内分泌的功能,恢复体内性激素的平衡,减少黑色素的分泌。笔者根据本病的病因病理及各疗法的临床疗效认为,若本着整体观念、辨证求因的原则,将上述5种方法结合或交替使用。
钱小燕
关键词:黄褐斑针灸疗法
论穴位诊断在经络辨证中的应用
1994年
穴位诊断法,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以穴位痛觉过敏等阳性反应为依据,探索经络、脏腑病变关系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在病理条件下,阴阳失和,营卫壅滞,经络和穴位便会在肌腠、皮肤出现压痛等阳性反应。因此,穴位压痛,是一种疾病状态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机体的功能障碍;这也说明经络是脏腑的反应带,而穴位是疾病的反应点。
钱小燕
关键词:穴位经络辨证
抗肝纤维化中药复方研究存在的矛盾及其对策
2012年
文章查阅近20年文献,简要概括了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研究的现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两个主要矛盾,提出了精选优化抗肝纤维化中药小复方的研究设想。肝纤维化见于肝炎病毒、酒精、药物、血吸虫等原.
赵育芳杨馥瑜奚胜艳钱小燕
关键词:中药复方肝纤维化胁痛
谈针刺治疗脑疾患
2004年
钱小燕
关键词:针刺治疗精神病中风脑血管疾病
耳尖穴刺络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1995年
耳尖穴,施以刺络疗法,在针灸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其作用主要为:退热、消炎、化瘀、止痛,是治疗各种实、热、痛、瘀症的常用穴。本文总结了耳尖穴刺络法在临床中的各种应用,并究其机理,提示其在美容、抗衰老中的作用。
钱小燕
关键词:三棱针疗法耳尖穴
土家族医药学生药十三反、十四反药物考证及相反药性理论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土家族医药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医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植根于湖南、湖北、贵州、重庆等广大土家族地区,有其自身的民族药物理论认识、用药特色与经验,特别是关于用药禁忌方面,形成了土家族传统药配伍禁忌的生药十三反、十四反原则,对数以万计中草药的配伍原则及使用上有一定指导作用。文章针对土家族医药工作者们常遵循的此配伍禁忌,对药物的来源进行考证,并结合性味、功效记载,从药性特别是四性、毒副作用分析等方面对土家医的生药十三反、十四反之相反理论基础作出初步探讨,以期为完善中药的配伍禁忌理论提供借鉴,为传统民族医药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研究提供一些切入思路。
奚胜艳赵敬华赵晖朱红梅钱小燕李卫东岳利峰
关键词:药性理论
斑秃的针灸治疗概况
斑秃是皮肤科的常见多发病之一,民间俗称"鬼剃头",中医称之为"油风"。近年来其发病率日益攀升,并呈现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针灸治疗斑秃历史悠久,其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肯定和好评。在临床各类疗法中,针灸已成为斑秃的重要...
钱小燕杨燕芳
关键词:斑秃针灸治疗
肾虚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被引量:6
2000年
钱小燕
关键词:肾虚老年性骨质疏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