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世航
- 作品数:193 被引量:1,570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隧道与地下工程突涌水机理及治理理论与关键技术
- 李术才张庆松李利平李治国钟世航张霄张乐文林春金刘人太邹翀刘斌杨为民李海燕崔金声潘光明苏茂鑫崔伟李钊郭伟许振浩韩伟伟张伟杰李志鹏石少帅张乾青孙怀凤李召峰孙子正聂利超朱明听周宗青
- 该成果属于岩土工程防灾减灾领域.进入二十世纪后,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及地下工程开发规模和难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国家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重心在逐渐向地形地质条件极端复杂的地区转移,施工中遭遇的高压、大流量突涌水灾害堪称世界级工...
- 关键词:
- 关键词:隧道水害治理
- 用陆地声纳法和微分电测深结合探查岩溶、洞穴被引量:11
- 2003年
- 在岩溶发育区 ,用陆地声纳法和微分电测深相结合 ,可以探查覆盖层下的基岩起伏 ,灰岩、白云岩中的单个或多层溶洞 ,深径比可达 ( 10~ 2 0 )∶1,并可准确确定其顶、底埋深。
- 钟世航
- 关键词:电测深岩溶洞穴
- 浅地表物探新方法--极小震-检距超宽频带弹性波连续剖面法
- 浅层地质勘查和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遇到许多重要的地质勘查难题,特别是地质环境安全及预警预报、防灾减灾方面的地质隐患探查缺少对地质小尺度作精细探查的手段.以岩土工程安全急需解决的探查难题为目的,1990年从隧道施工不良地...
- 钟世航孙宏志王荣王泽峰
- 关键词:地质勘查
- 文献传递
- 岩溶地质灾害及隐患的精细探查
- 岩溶地区的塌陷灾害众所周知,但要解决地质环境灾害问题仍然是要依靠有效的技术手段,勘查技术首当其冲,尤其在针对岩溶发育中的中、小溶洞的准确定位的探查是需要有高分辨率的技术方法,同时具有足够的探测深度。本文介绍勘查新技术陆地...
- 王荣钟世航王泽峰
- 关键词:抗干扰
- 文献传递
- 软岩隧道围岩中自承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本文根据现场实测资料指出,隧道围岩稳定的前提是围岩中自承体系的形成及完善。此自承体系形成的基础是掌子面前方岩体的变形,开挖之后,自承体系的形成,完善或破坏,与开挖和支护密切相关。文中提出,开挖和支护应注意促成自承体系的形...
- 钟世航
- 关键词:围岩隧道力学围岩稳定性隧道工程
- 双线黄土隧道复合式衬砌接触应力和喷层应变
- 本文以侯月线百家垣黄土隧道和大秦线军都山隧道浅埋黄土段为例.介绍并分析了双线铁路土质隧道在采用喷锚作初期支护时的喷层应变和衬砌接触应力的规律。资料表明,在选用合适的初期支护的情况下,可以较好地保护围岩的自稳能力,初期支护...
- 厉本芹钟世航
- 关键词:土质隧道隧道支护衬砌接触应力
- 无损检测混凝土层厚度的电测方法
- “无损检测混凝土层厚度的电测方法”是用来检测混凝土层,即使是喷射混凝土层那样的薄层混凝土(带钢筋或不带钢筋)的厚度。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在混凝土表面向它供电电极的极距(AO)的大小而测量出不同深度的视电阻率ρs,由ρs—A...
- 钟世航
- 文献传递
- 岭脚隧道突泥突水灾害原因的探查
- 本文以岭脚隧道为例,探讨埋深在二、三百米的隧道的地面探查和隧道中做地质预报相结合,分析隧道涌泥、涌水的地质原因的物探技术和工作.本次探查采用陆地声纳法和微分电测深法。陆地声纳法和微分电测深法是经过作者20余年研究和实践的...
- 钟世航王荣王泽峰
- 关键词:隧道工程突水灾害
- 文献传递
- 陆地声纳法在探查煤矿采空区和金属矿勘查中的试用
- <正>1.前言陆地声纳法一直在浅层的岩土工程中应用,它在城市闹市区怕振动干扰,可以探查100m以内大于1m的单个溶洞并定位,它可在崎岖山区工作,可以作精细探查,已在110余个工程,通过地质预报后的开挖施工验证或在地面上探...
- 钟世航王荣王泽峰
- 文献传递
- 关于隧道监控量测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 隧道施工的量测监控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已推行了30余年,但是国内外在联测元件的埋设、应用、资料处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量测精度的测量、锚杆轴力的联测、喷层应力、压力盒埋设等等.为此有必要一一分析并采取措施解决....
- 钟世航
- 关键词:隧道施工量测监控温度校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