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立华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甜菜
  • 2篇甜菜黑色焦枯...
  • 2篇枯病
  • 1篇外壳蛋白
  • 1篇病毒
  • 1篇病毒致病性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蔡祝南
  • 2篇李大伟
  • 2篇郭立华
  • 2篇原雪峰
  • 2篇韩成贵
  • 2篇曹云鹤
  • 2篇于嘉林
  • 1篇王晓星
  • 1篇席德慧

传媒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病毒学报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甜菜黑色焦枯病毒外壳蛋白与病毒致病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利用RT-PCR方法,构建获得了由T7RNA聚合酶启动子驱动的甜菜黑色焦枯病毒(BBSV)全长cDNA克隆pUBF52.摩擦接种苋色藜(Chenopodiumamaranticolor)后,体外转录产物可导致与野生病毒相同的枯斑症状,蛋白质印迹和RNA印迹检测也都证明了转录产物的侵染活性.构建了BBSVp24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CP1,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的诱导表达产物能够与BBSV的抗血清呈现特异性反应,表明该基因编码产生BBSV的外壳蛋白(CP).以pUBF52为模板,分别构建了BBSVCP基因的移码突变体和不同程度的缺失突变体.侵染性检测表明,CP基因的移码突变对BBSV在苋色藜上所导致的枯斑症状及病毒RNA在寄主体内的积累基本没有影响,但CP基因的大部或完全缺失会使体内病毒RNA的积累水平大大降低,其中CP基因完全缺失的突变体转录物接种苋色藜后仅能够产生很轻的枯斑症状.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和葡糖苷酸酶(GUS)基因分别与BBSVCP基因的5′端融合,构建了表达载体pBGFP和pBGUS.摩擦接种苋色藜叶片后可观察到GFP或GUS基因的表达,为探索利用BBSV作为外源蛋白的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
曹云鹤原雪峰王晓星郭立华蔡祝南韩成贵李大伟于嘉林
关键词:甜菜黑色焦枯病毒外壳蛋白
甜菜黑色焦枯病毒新疆分离物基因组RNA的序列分析及侵染性cDNA克隆构建被引量:3
2006年
甜菜黑色焦枯病毒(Beet black scorch virus,BBSV)新疆分离物(BBSV-X)和宁夏分离物(BBSV-N)分别来自生态环境不同的新疆和宁夏的甜菜产区,自然条件下,BBSV-X含有卫星RNA,BBSV-N不含有卫星RNA。为明确二者的分子差异,以BBSV-X基因组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获得了全长cDNA克隆。序列分析显示,BBSV-X基因组RNA全长为3 644个核苷酸,与以往报道的BBSV-N相同,且核苷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9.45%。除5′和3′非翻译区各有一个核苷酸发生变异外,核苷酸序列差异主要存在于ORF1通读区和ORF6,氨基酸序列差异仅存在于ORF1的通读区。构建获得了BBSV-X的侵染性cDNA克隆,用体外转录物定量接种了苋色藜(Chenopodiumamaranticolor)和豇豆(Vigna sinensis),结果显示BBSV-X与BBSV-N之间在致病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席德慧曹云鹤郭立华原雪峰蔡祝南韩成贵李大伟于嘉林
关键词:甜菜黑色焦枯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