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佩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外国语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教学
  • 3篇数学
  • 2篇等式
  • 2篇学生思维
  • 2篇数学思想
  • 2篇思维
  • 2篇例题
  • 2篇课程
  • 2篇教学设计
  • 2篇复习
  • 2篇高考
  • 2篇高三
  • 2篇高三复习
  • 2篇不等式
  • 1篇导数
  • 1篇递推
  • 1篇递推关系
  • 1篇新课程背景
  • 1篇新课程标
  • 1篇新课程标准

机构

  • 10篇南京外国语学...

作者

  • 10篇郭佩华
  • 4篇李春秋
  • 1篇陈光立

传媒

  • 8篇上海中学数学
  • 1篇中学数学月刊
  • 1篇江苏教育(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当型循环”和“直到型循环”的教学反思
2013年
《新课程标准》指出:算法是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核心,也是数学的最基本内容之一,同时还要求把算法作为一种数学思想贯穿到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当中.新课标的高考考试中,每年都有一道与算法初步有关的试题,由此可见算法的重要性.
郭佩华
关键词: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数学学习数学思想考试高考
创设探究平台 激发学生思维——《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2013年
2013年4月,笔者参加了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对于“以学定教,学教相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下面,结合这堂展评课的教学设计,来谈谈我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探究摸索,以处理好“学”与“教”的矛盾的。
郭佩华
关键词:教学设计基本不等式学生思维以学定教
点燃思想火花 激发探索欲望——“排列组合”学习有感
2018年
如果能在平时多加练习并认真掌握排列组合和概率问题的要领,就容易在高考中得心应手.基于此,笔者通过同类型题的不同方式的求解,揭示相应的解题规律和注意事项,避繁就简,快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给高中学生在学习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等方面提供借鉴.
郭佩华许元泽潘浩
关键词:计数原理组合数杨辉三角形斐波那契数列
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的探究教学
2017年
新课程中“导数及其应用”的内容,与传统运用形式化的极限概念将导数作为一种规则的设计有很大不同,前者不仅将导数作为一种规则,更作为重要思想和方法来学习.它侧重对导数本质的认识,通过大量的实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展现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公式的给出,教师单纯通过特例验证,进而得到公式,这其中虽然有合情推理的思想,化解了学生因没有极限知识而导致的推导困难,但缺乏严谨性,掩盖了结论的形成过程.
李春秋郭佩华
关键词:复合函数导数探究教学数学思想
从一道例题的教学论高三复习高效课堂
2015年
教师往往有一种观念,认为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要注意素质教育,而在高三的复习中则应强调应试教育,没有必要像高一、高二讲授新课时那么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这样复习效果会更好,课堂效率会更高.因此,在高三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回答该回答的问题,做该做的练习,教学过程非常“程序化”,教师对课堂有绝对的控制.
李春秋郭佩华
关键词:高三复习高效课堂教学论例题应试教育师生互动
用最值法解决不等式中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2016年
在最近几年的高考及高考模拟题中,不等式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频频“闪亮登场”,由于这一类问题综合性强,难度大,因此经常作为压轴题,成为学生高考拿高分的拦路虎.不等式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单变量与双变量问题等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尤其是当这些问题全部综合起来,学生更是无从下手.笔者结合近两年高考及其模拟题的实例,探讨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
郭佩华李春秋
关键词:不等式最值法高考模拟题
紧扣教材例题 深化教学探究
2011年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指出:凡是你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为此,教师必须钻研教材,不仅要理清本章的知识体系,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而且要善于“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作为教师的案头工作之一,就是要研究领悟教材中的例题,要把例题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挖掘出来.
郭佩华
关键词:教材例题教学探究钻研教材知识体系案头工作哲学家
关注概念生成 发展学生思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教学设计与反思被引量:1
2014年
"直线与平面垂直"第一课时的内容包括线面垂直的概念、判定和性质.教学重点是引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并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得到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概念教学的重点在于建构概念的过程,在于学生的思维构造.最近,笔者参加了江苏省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对于概念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1课堂实录1.1创设情境,启发定义回顾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①直线在平面内,②直线与平面平行,③直线与平面相交.
郭佩华陈光立
关键词:概念教学学生思维教学设计线面垂直教学重点
在计数问题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以“环形染色问题的通法及其变形”为例
2021年
数学建模是高中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笔者从一道高考模拟题出发,对环形染色问题进行探究,用递推法得到这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并给出染色问题的一些变形案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和能力。
郭佩华沈昕
关键词:数学建模递推关系计数问题
重视高三复习中基本数学模型的性质探究——“阿波罗尼斯圆”教学实录及反思
2017年
新课程把探究能力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中,探究性问题已成为改革的亮点.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高三复习需要重点关注的.笔者在2016届高三复习中,
李春秋郭佩华
关键词:高三复习教学实录数学模型阿波罗新课程背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