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铁民
- 作品数:5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近海平台和管线场址调查与评价
- 秦蕴珊黄庆福阎军林国军郑铁民董太禄江荣华庄杰早范奉鑫蒋孟荣楼志刚王梅顾小芸
- 该成果以场址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为主,涉及土木工程、工程物探、震害、现场调查及技术人员培训;建立了近海平台场址调查数据库格架;编写了近海平台和管线场址调查与评价规范。该成果已在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应用,平台与管线已安装并投入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场址
- 侧扫声纳探测的若干问题被引量:7
- 1996年
- 根据侧扫声纳换能器的波柬分布特点,论述侧扫声纳拖鱼离海底高度与扫描范围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了一个简单易行的计算公式;高频与中频侧扫声纳的波束分布特征不同,导致横向分辨率的差异。文中还介绍精确确定拖鱼位置的方法和根据阴影计算海底物体高度的方法。
- 庄杰枣王绍智郑铁民栾锡武官晨钟
- 关键词:主瓣横向分辨率斜距
- 南黄海夏季海水中悬浮体的研究被引量:29
- 1990年
- 南黄海夏季表层海水中悬浮体的高值区出现在苏北近岸一带,测得的最高值为7.57mg/L,其次是长江口和调查区的北部.低值区大面积分布在调查区的中部和山东半岛以南,悬浮体含量小于0.5mg/L.远岸的悬浮体垂向分布中有一个极为明显的分层性.在长江口外的悬浮体分布中可看到台湾暖流的影响,它的存在限制了长江入海物质的向东扩散.尽管7月是黄河和长江的丰水期,大量物质被携带入海,但还未能构成悬浮体的主要来源.其主要来源是沉积物的再悬浮,其次才是河流携入的物质,海水中的生物组分居三.现代河流入海物质的影响范围主要是调查区南北两端.在深水区,温度、盐度跃层的形成限制了底层悬浮体向上扩散.海水中物质的运移主要在海水底层进行,以悬浮—沉积—再悬浮—再沉积的方式进行着物质的运移和交换.
- 郑铁民赵一阳李凡秦蕴珊J.D.米里曼
- 关键词:悬浮体南黄海
- 黄海晚更新世的黄土沉积被引量:8
- 1994年
- 根据80年代在黄海多次综合性地质调查资料,对采获样品进行粒度、矿物、化学成分等分析和对比。结果证明,黄海在2-3万年前的晚更新世低海面时,同今日的陆地一样,曾存在着黄土沉积。尽管全新世大规模海慢发生之后,黄土沉积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和改造,但它们仍大量地残留在黄海西部的海底,其中又以海州湾一带的分布面积最大。由于长期处于海底,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但其基本性质和特征仍同陆上的黄土相似。
- 郑铁民
- 关键词:黄土晚更新世
- 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沉积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 1989年
- 海槽表层沉积物沉积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冲绳海槽沉积物具有大陆和大洋之间的过渡性质,大陆及大陆架物质在近期地质历史中,始终是海槽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海槽区粗粒沉积物是陆架粗粒沉积物的延续,其性质与陆架区的相似,属于再沉积形成的沉积物;沉积物中的火山物质是区分陆架和海槽沉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
- 郑铁民徐善民徐志明
- 关键词: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