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宪萍
- 作品数:7 被引量:8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药心态的调查分析
- 2004年
- 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病主要方法之一,而口服药物将贯穿患者的整个治疗期间,由于精神病病种的特殊性,服药时间相对较长,首次发病的患者一般需持续服药1~3年左右对于一些反复发病的患者药物可能伴随着他们终身.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大多有一定的副作用,坚持遵照医嘱持续服药对疾病的治愈及预后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拒服药、藏药或中途自行停药的患者,他们在住院期间治疗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也延长了住院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为此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药心态的调查,将他们对服药的感性认识及心理进行整体分析,预测他们拒服药、藏药或中途自行停药的行为,探讨拒服药、藏药或中途自行自停药的高危人群,尽早采取护理干预,从而使患者能遵照医嘱有效持续地服药,控制疾病发展,降低复发率,减少住院频率.
- 郑宪萍
-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药物治疗健康教育
-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研究现状被引量:14
- 2007年
- 暴力行为指的是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对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攻击行为,是攻击行为的一部分。攻击行为是任何形式有目的地伤害另一生物体而为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是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经常发生的危险行为之一。暴力攻击行为给医护人员的安全和病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和威胁,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就暴力攻击行为的预测和护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 张燕红杨惠敏郑宪萍
-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暴力攻击行为生物体病区管理医护人员
- 行为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行为干预,包括签订奖惩契约、每日进行集体活动及文娱活动,讨论暴力行为的体验并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结果干预30d后观察组MOAS评分及暴力行为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行为干预能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 陈淑娟张燕红郑宪萍蒋云刘富英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暴力行为应激反应行为干预
- 精神分裂症病人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
- 2008年
- 郑宪萍
- 关键词:药物治疗依从性精神分裂症护理生活质量
- 精神分裂症病人暴力行为的临床特点分析与护理被引量:8
- 2007年
- 暴力行为是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期间经常发生的危险行为之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和严重性,严重影响正常的医疗护理秩序.本研究旨在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暴力行为的临床特点,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现将有关内容汇报如下.……
- 陈淑娟张燕红郑宪萍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护理
- 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研究被引量:5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对降低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12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行为干预组(A组)、心理支持组(B组)、健康教育组(C组)和对照组(D组)各30例。A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力U行为干预,B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心理支持,C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D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运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并统计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率。结果A、B、C、D组干预后MO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A、B、C组干预后MOAS下降值显著高于D组,且MOAS下降分值以A组最高,其次是B组和C组;A、B、C组干预后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结论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行为干预措施均能降低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其中,以行为干预的方法最为有效,其次是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 张燕红陈淑娟郑宪萍蒋云刘富英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行为干预心理支持健康教育
- 浅谈精神病患者伴发乙型肝炎的心理护理
- 1998年
- 郑宪萍
- 关键词:精神病乙型肝炎心理护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