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雪杉

作品数:160 被引量:75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5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8篇细胞
  • 69篇肺癌
  • 55篇小细胞
  • 55篇非小细胞
  • 48篇细胞肺癌
  • 48篇小细胞肺癌
  • 48篇非小细胞肺癌
  • 43篇肿瘤
  • 30篇病理
  • 26篇蛋白
  • 26篇预后
  • 19篇免疫
  • 19篇病理学
  • 16篇腺癌
  • 16篇肺肿瘤
  • 15篇教学
  • 14篇组织化学
  • 14篇免疫组织
  • 13篇乳腺
  • 13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131篇中国医科大学
  • 52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辽宁省肿瘤医...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铁路局中...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沈阳医学院
  • 2篇上海市胸科医...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沈阳金域医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沈阳市公安局...
  • 1篇金坛市人民医...

作者

  • 160篇邱雪杉
  • 82篇王恩华
  • 26篇李庆昌
  • 21篇孙丽梅
  • 17篇张清富
  • 12篇李姝玉
  • 11篇闻德亮
  • 9篇张道荣
  • 9篇刘楠
  • 9篇谢成耀
  • 9篇孙宝志
  • 8篇张四洋
  • 8篇王亮
  • 7篇徐克
  • 7篇侯萍
  • 7篇惠林萍
  • 6篇刘树立
  • 6篇高英
  • 6篇沙宪政
  • 6篇刘洋

传媒

  • 22篇中国肺癌杂志
  • 14篇中华病理学杂...
  • 1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0篇现代肿瘤医学
  • 6篇中国高等医学...
  • 6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病...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沈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医学全科...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3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 12篇2010
  • 11篇2009
  • 14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12篇2005
  • 6篇2004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腺素β4β10β1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对β族胸腺素与乳腺癌多个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析,来探讨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染色,检测了72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的Tβ4、Tβ10和Tβ15蛋白表达,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
兰海燕谷雨妹江黎黎邱雪杉
文献传递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了解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rgrin- linked kinase ILK)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ILK在101例非小细胞肺癌(60例鳞癌,41例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1)ILK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在鳞癌组织中ILK的表达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提高;(2)ILK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联系(3)ILK的不同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无关。结论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ILK在肺癌中的研究,我们的研究表明ILK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组织类型来源和恶性程度有关,并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余辉张道荣房晓石蕊邱雪杉王恩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整合素连接激酶
Ral家族与肿瘤被引量:2
2008年
肿瘤的生长有赖于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增殖,而肿瘤的侵袭转移则主要依赖于细胞的迁移。在Ras蛋白家族中,许多成员影响着细胞形态,个别成员可以直接影响细胞迁移。其中,Ral家族成员参与肿瘤的生成、侵袭和转移等过程。现在普遍认为,Ral家族成员主要通过影响细胞的迁移对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起作用。Ral A和RalB两种蛋白序列高度同源,而最近研究发现,Ral A和RalB可能对肿瘤迁移起着相反的作用,这也就使对Ral A和RalB作用的研究有了新的方向。
孙强邱雪杉
关键词:RALRALA肿瘤
肝癌细胞中Connexin32蛋白可调控表达亚克隆的建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利用Tet-off基因表达体系建立人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32基因可调控表达的肝癌细胞系,为探讨Connexin32蛋白表达与肝癌细胞的增殖、运动和侵袭能力的相关性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建立人Connexin32cDNA的逆病毒表达载体pRevTRE-Cx32;利用逆病毒感染法将Connexin32表达载体和调控质粒pRevTet-off转入人肝癌细胞系HuH7中,筛选出稳定整合了两种载体的细胞克隆;western-blot法检测Connexin32蛋白表达的诱导率。结果:建立了可以通过向细胞培养液中添加或去除Doxycycline调控Connexin32蛋白表达的肝癌细胞HuH7亚克隆,western-blot结果显示当从细胞培养液中去除Doxycycline后,Connexin32表达明显升高,呈现4倍左右的诱导率。结论:成功建立了Connexin32蛋白可诱导表达的肝癌细胞HuH7 Tet-offCx32亚克隆。
刘树立李庆昌谢成耀邱雪杉王恩华
关键词:肝癌间隙连接蛋白
锌指蛋白ZNF2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ZNF23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对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ZNF23表达,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方法检测ZNF23在癌与癌旁组织中蛋白及mRNA表达,siRNA转染及细胞周期实验检测ZNF23在调节细胞周期进展中发挥的作用。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ZNF23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石蜡切片中表达降低,并与组织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ZNF23的蛋白及mRNA水平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多于癌组织。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ZNF23干扰细胞周期进展较快,多在S/G2期。结论 ZNF2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是一个癌症抑制因子,并且可以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进展而抑制细胞增殖,从而发挥肿瘤抑制作用。
曲微任洪久徐艺桐邱雪杉赵俊军
关键词:锌指蛋白细胞周期非小细胞肺癌
p34^(cdc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34cdc2 的表达 ,探讨其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非小细胞肺癌 (含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 )标本 10 0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显示p34cdc2 的表达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p34cdc2 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癌旁细小支气管上皮增生组织细胞中定位于细胞质中 ,在癌组织中有过表达 ,在癌旁组织中有增强表达 ,与正常组织间p34cdc2 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p34cdc2 的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 ,其p34cdc2 的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p34cdc2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过表达现象 ,过表达的p34cdc2 可作为反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和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之一。
李国生张道荣刘冬王恩华邱雪杉张丽红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调控P34^CDC2
耐药基因TopoⅡ在肺癌中表达与预后的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明确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 C)中 Topo 表达与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相关 ;是否影响 NSCL C患者的预后。方法 :采用 S- P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97例化疗前 NSCL C患者中 Topo 的表达情况。结果 :Topo 在鳞癌中高表达 ;且影响患者预后。结论 :NSCL C中存在着原发耐药 ;Topo 表达是 NSCL
孙丽梅朱继江王恩华邱雪杉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肺癌耐药基因
FISH在乳腺癌组织HER2/neu原癌基因检测上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对比研究乳腺癌中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蛋白表达和荧光免疫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及FISH法分别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乳腺癌中c-erbB2蛋白表达(+++)者22例(52.38%),表达(++)者20例(47.62%);42例乳腺癌中有20例(47.62%)出现HER2基因扩增,22例(52.38%)无扩增。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的吻合度一般,(k=0.430,P<0.05)。结论免疫组化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是否应用赫赛汀(Herceptin)的初筛,免疫组化呈阳性或强阳性的病例有必要进一步进行HER2基因扩增的检测,来确定临床治疗是否应用Herceptin,指导化疗药物的选择及判断患者的预后。
王晓兰姚凡刘楠吴云郑新宇李继光邱雪杉金锋
关键词:乳腺癌受体HER2基因荧光原位杂交
肺癌组织中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人肺癌组织中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与肺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染色体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结果]65例肺癌组织中,发生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占41.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Ⅲ~Ⅳ期肺癌中的阳性率高于Ⅰ~Ⅱ期。[结论]微卫星DNA序列不稳定性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对临床诊断肺癌、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孙德宇何文贵邱雪杉陈琦
关键词:肺肿瘤微卫星重复聚合酶链反应
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模型的构建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筛选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构建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模型。方法SEER数据库获得2010—2015年间119779名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数据,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70%(83854名)的训练集以及30%(35925名)的验证集。利用Lasso回归筛选出对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有意义的预测因子,并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别在训练集以及验证集中评价模型的鉴别能力,并与单纯纳入TNM预后分期因素(原发肿瘤大小、区域淋巴结以及远处转移)以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进行对比。利用校准图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年龄、种族、肿瘤分级、肿瘤大小、分子分型、手术治疗、淋巴结状态、远处转移是能够预测患者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在训练集中,1年、3年、5年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812、0.797,在验证集中为0.712、0.707、0.684。当单纯纳入TNM预后因素时为0.738、0.714、0.693。1年、3年、5年校准图显示了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结论与单纯依靠传统的TNM预后因素预测预后相比,该模型能够更准确的量化、评估患者的预后,可为医生、病人以及医疗政策制定者提供直观的信息。
宋效清谢裕赛邱雪杉
关键词:乳腺癌COX回归模型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