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娜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剖宫产率升高与误诊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刘群英吕秀翠那娜
- 关键词:剖宫产术误诊手术指征胎儿监护
- 一种产科用可调式助产钳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产科用可调式助产钳,包括助产钳与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处于助产钳中部,所述助产钳中部竖直设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贯穿固定件内侧与固定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件底部一侧连接有限位套,所述...
- 王燕那娜杜鹃
-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膜早剥1例
- 2009年
- 李红艳那娜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发生率的措施。方法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产科20年间分娩总数50526例,回顾分析其中48例急症子宫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占分娩总数的0.095%(48/50526),其中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37例。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27例,占56.25%;宫缩乏力14例,占29.17%;子宫破裂4例,占8.33%;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6.25%。其中经产妇子宫切除中胎盘因素最为多见(69.70%,23/33),而初产妇中宫缩乏力占主要因素(60.00%,9/15)。有74.09%(20/27)的胎盘异常患者有前次剖宫产或子宫手术史。结论胎盘因素是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预防胎盘异常种植的发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率。
- 任淑文那娜季梅臧惠芬
- 关键词:产后出血前次剖宫产
- 早期医护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进行医护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GDM中A1级的孕妇依医护干预时间分为<33周、≥33周两组,对照观察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医护干预组的GDM孕妇其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晚期医护干预组(P<0.05)。结论:早期医护干预可显著改善GDMA1级孕妇围产期母儿预后。
- 李彩霞任淑文臧慧芬那娜刘享亨高峰
- 重症肌无力合并妊娠经阴道分娩1例
- 2004年
- 刘群英吕秀翠那娜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妊娠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组织滋养细胞IGF-Ⅰ表达及意义
- 2008年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观察组)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胎盘滋养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GF-I及其mRNA表达强度显著降低。认为胎盘滋养细胞IGF-I表达水平与PIH发生有关。
- 那娜季梅李红艳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滋养细胞
- 新产程标准实施5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500例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经阴道试产孕产妇为对照组;500例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经阴道孕产妇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及剖宫产原因构成比。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33.6%)低于对照组(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原因构成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产程异常所占比例为19.6%(33/1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1%(99/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产程标准处理产程可以降低剖宫产率,且不增加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 王燕那娜
- 关键词: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
- 妊娠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将妊娠16~24周BV筛查阳性的300例孕妇分为治疗组(150例)和未治疗组(150例),另选1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跟踪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BV在妊娠期的检出率为13.18%。BV孕妇未治疗组的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子宫内膜炎及新生儿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V孕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早产、胎膜早破及产后子宫内膜炎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BV在妊娠期的检出率较高,可明显增加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故对妊娠期进行常规BV筛查和规范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 李红艳黄雪芹那娜
- 关键词: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
- 影响先天性膈疝患儿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影响先天性膈疝(CDH)患儿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产科1995年10月至2010年09月15年间分娩临床资料完整的CDH患儿11例,回顾性分析出生胎龄、母体分娩方式、诊断时机、患儿染色体核型、膈疝发生的部位、合并的其他结构畸形、是否有肝突出、纵膈移位等因素。结果 11例CDH中单纯CDH 6例,染色体核型异常CDH 3例,伴相关结构畸形者4例(其中2例同时伴染色体核型异常)。左侧膈疝8例,右侧膈疝3例。产前诊断1例,其余均产后诊断或死亡后尸检诊断。患儿的总体病死率为81.8%。其中围产儿死亡率72.7%(8/11),新生儿晚期死亡率9.1%(1/11),幸存率18.2%(2/11)。结论 CDH患儿病死率很高。右侧膈疝、肝突出、纵膈移位等可能是单纯性CDH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CDH合并相关结构畸形和染色体核型异常者预后不良。加强产前诊断中高危因素的评估有望提高CDH幸存率。
- 任淑文臧惠芬黄雪芹王燕那娜
- 关键词:先天性膈疝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