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作品数:20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清晨高峰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清晨高峰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02年10月到2006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病时间明确的AMI患者,共874例.统计AMI发病时间的昼夜节律,找出AMI发病的清晨高峰,用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AMI发病清晨高峰的影响因素.结果 AMI的发病时间有明显的昼夜节律,高峰在6:01~9:00时(146例,16.7%,与其他时间段比较,P<0.05).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74,95%CI:1.11~2.73,P<0.05)、高血压病史(OR=1.71,95%CI:1.17~2.51,P<0.01)和梗死前心绞痛(OR=1.61,95%CI:1.08~2.38,P<0.05)是AMI发病清晨高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MI的发病时间有明显的清晨高峰现象,男性、高血压病史和梗死前心绞痛是AMI发病清晨高峰的独立危险因素.
- 赵秀娟李帮清宋俊贤迟骋陈红
- 关键词:心肌梗死发病时间
- 外周灌注指数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预后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研究外周灌注指数(periphral perfusion index,PPI)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对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1月至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确诊脓毒性休克患者200例,根据患者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84例)与死亡组(116例),记录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入院后生命体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APACHEⅡ、感染部位、入院24 h补液量、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既往史、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种类及24 h剂量、机械通气情况、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指标、发病时间、28 d预后结局等相关资料。分别测定2组患者入院即刻(0 h)、入院后6 h和入院后12 h的乳酸值及PPI值,并计算患者0~6 h、0~12 h乳酸清除率。利用COX回归筛选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PPI参数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与死亡组患者相比,存活组GCS评分、0 hPPI、6 hPPI、12 hPPI、0~12 h乳酸清除率较高,年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0 h乳酸、12 h乳酸较低(均P<0.05);COX回归发现12 hPPI为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AUC为0.945,12 hPPI联合预测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预后AUC为0.996。结论:入院后12 h PPI联合APACHE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巩皓迟骋张晓霞
- 关键词:乳酸清除率预后
- 关于身体的奥秘
- 2022年
- 问:人为什么会做梦?答:人做梦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人在睡眠时脑细胞进入放松和休息状态,但有一些脑细胞并没有完全休息,微弱刺激就会引起活动,从而引发做梦。比如白天有一件事情令人非常兴奋,临睡前还在想着该事情。当大脑其他神经细胞都休息,该部分神经细胞还在兴奋时,该事情就可能成为做梦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王薇高维诺迟骋
- 关键词:正常生理现象脑细胞神经细胞做梦
-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清晨高峰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清晨高峰现象的影响因素.<br> 方法: 连续入选2002年10月到2006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病时间明确的...
- 赵秀娟李帮清宋俊贤迟骋陈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高钠血症危险因素及预后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内科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82例,其中男110例,女72例,平均年龄(67.30±15.45)岁;以血钠>145 mmol/L为高钠血症诊断标准,分为高钠组46例,平均年龄(75.91±12.59)岁,非高钠组136例,平均年龄(64.38±15.28)岁。采集两组性别、年龄、首诊症状、临床诊断、既往病史等信息,并于入院后0 h、24 h、48 h、72 h、7 d及此后隔日抽取1次静脉血检测血电解质、血肌酐及血糖,记录患者脱水治疗的方案,并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记录新发病灶部位,观察并记录患者入院后30 d内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通过对比高钠组与非高纳组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明确高钠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82例患者中,有46例发生了高钠血症,发生率为25.27%,高钠血症出现的中位时间为入院后3.0 d(2.75 d,6.00 d),中位持续时间为3.50 d(3.00 d,4.00 d)。与非高钠血症患者相比,高钠血症患者年龄更大,以意识障碍发病,病变累及基底节丘脑区,既往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病,接受脱水治疗的比例都明显升高(P<0.001),而肾功能水平则差于非高钠血症患者(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肾功能水平下降(OR=0.877,95%CI:0.865~0.889,P<0.001)、脑血管病史(OR=3.359,95%CI:1.482~7.611,P=0.004)、脱水治疗(OR=2.348,95%CI:1.066~5.175,P=0.034)和基底节丘脑病变(OR=3.245,95%CI:1.303~8.079,P=0.011)是影响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高钠血症的主要因素。合并高钠血症的脑血管病患者30 d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高钠血症组(78.26%vs 13.24%,86.96%vs 16.18%,P<0.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钠升高受肾功能、病变部位、脑血管病史和脱水治疗等多种因素影响,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迟骋朱继红
- 关键词:脑血管病高钠血症病变部位脱水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术后桥血管及支架评价中的价值
- 目的以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比较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血运重建术后诊断桥血管狭窄、闭塞或支架内再狭窄方面的应用价值,探讨CTA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
- 迟骋任景怡陈红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 迟骋陈红
- 基于计算机的模拟面试在临床思维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 2018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模拟面试在临床思维能力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入选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我院研究生256人。入选者均参加计算机模拟面试和OSCE考试,比较不同生源考生成绩;根据是否接受模拟面试操作系统培训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成绩,并与OSCE考试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试题难度0.79,区分度0.47,试题质量良好。八年制研究生在计算机模拟面试中的成绩高于统招研究生,经过培训的受试者成绩明显高于未培训者(P<0.05),计算机模拟面试成绩与OSCE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OSCE考试相比,在对学生进行模拟面试操作系统培训后,模拟面试系统可以较好的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 迟骋王小彦隋准陈江天
- 关键词:临床思维能力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脑卒中评估方法和装置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脑卒中评估方法和装置,属于临床医学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脑卒中评估指标集,基于预训练模型和历史评估数据识别所述指标集中各个指标评价等级;基于所述历史评估数据确定各个指标的多个评价维度;基于所...
- 迟骋宋小静王春雨马勇
- 急诊高龄患者肌钙蛋白检查现状及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诊高龄患者肌钙蛋白检测现状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就诊患者69757例,其中<60岁患者46 404例(非老年组),60~84岁患者20 122例(老年组),≥85岁患者3231例(高龄组)。2018年9~12月高龄组肌钙蛋白检测313例,其中肌钙蛋白阳性组120例,肌钙蛋白阴性组193例。肌钙蛋白阳性组又分为AMI组47例,非AMI组73例。采集入选患者病史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高龄肌钙蛋白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肌钙蛋白检测因素,并绘制ROC曲线,比较肌钙蛋白在不同年龄组中对AMI诊断的价值。结果高龄组肌钙蛋白阳性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和老年组(18.5%vs 8.4%、14.9%,P<0.01),且基础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和老年组[(0.10±0.74)μg/L vs (0.03±0.25)μg/L、(0.05±0.39)μg/L,P<0.05]。肌钙蛋白阳性组发病<6h、胸痛、高血压、丙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肌钙蛋白阴性组,恶性肿瘤、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低于肌钙蛋白阴性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6h、eGFR、NT-proBNP水平是影响高龄组肌钙蛋白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胸痛、初始肌钙蛋白、空腹血糖与高龄组肌钙蛋白阳性诊断AMI相关(P<0.01)。高龄组肌钙蛋白诊断AMI的敏感性100.00%、特异性72.56%、阳性预测值39.17%,ROC曲线下面积0.65,较非老年组和老年组下降。结论高龄患者肌钙蛋白阳性率较高,但其在AMI中的诊断价值下降。
- 迟骋杨洁李龙伍满燕朱继红陈红
- 关键词:肌钙蛋白生物学标记发热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