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多
- 作品数:43 被引量:55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机理
- 边多旦增顿珠王伟扎西央宗李林杨秀海边巴次仁德吉央宗扎西顿珠程华
- 该项目从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采用遥感监测技术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了近年来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现状与退化原因,得出了以县为单位的草地退化数据,绘制了草地退化分布、草地类型、卫星遥感...
- 关键词:
- 关键词:草地高寒牧区卫星遥感监测
- 卫星遥感在西藏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详细论述了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西藏土地资源进行调查的方法 ,数据源的获取以及针对各类土地利用特点 ,分区确定各类遥感图像的适用范围及最适当的调查比例尺的方法 ,并根据实际应用经验建立了
- 边多李林除多
- 关键词:土地资源调查卫星遥感遥感图像
- 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平台建设被引量:1
- 2005年
- 随着各类项目的开展和工作的深入,对各种区域内的卫星遥感数据和基础数字化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从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现有的卫星遥感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着手对建立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平台的必要性和所提供的数据作一详细概述。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共享的基础数据平台,将在数据标准化和系统运行、保障。
- 边多边巴次仁李林
-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卫星遥感数据数字化数据数据标准化环境遥感遥感应用
- 高分卫星在西藏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西藏数据与应用中心成立以来,紧密围绕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求,持续开展高分卫星遥感业务应用、科学研究和培训推广工作,形成了一批高原典型生态系统湖泊、冰川、草地的高分遥感监测应用成果,服务保障了雪崩、金沙江滑坡、冰湖溃决等多起大型地质灾害和森林火情等抢险救援工作,已初步形成了服务保障雪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 牛晓俊黄艳丽边多边多扎西欧珠
- 关键词:遥感生态文明建设
- 近30年藏西北高寒牧区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8
- 2006年
- 利用藏西北高寒牧区1971-2002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皿蒸发量、大风日数、各站≥0℃和≥5℃期间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积温和降水量等32a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30年藏西北高寒牧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藏西北高寒牧区年平均气温表现为一致的升温趋势;(2)阿里地区年降水量总趋势是缓慢下降;那曲地区年降水量总趋势是缓慢增加的。(3)蒸发量、大风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4)那曲地区一带牧草青草期间的降水量缓慢增加,将非常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而阿里地区牧草青草1期间的降水量本就有限,在降水量逐年缓慢下降趋势的背景下,牧草的生长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意味着阿里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将可能造成该地区干旱的加剧。
- 唐洪边多胡军
- 关键词:高寒牧区气候变化
- 西藏那曲县植被变化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
- 利用NASA提供的16天合成MODIS数据,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植被覆盖特征指标,研究了2001-2008年那曲县地表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了温度、降水等气象因子与植被的变化关系。
结果显示:近年来...
- 陈涛边多王彩云
- 关键词:NDVI植被变化气象要素MODIS数据降水
- 藏北高原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被引量:45
- 2008年
-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藏北高原1971-2006年6个气象站年、季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6年藏北高原年蒸发皿蒸发量各站点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减少61.7mm/10a(通过99%显著性检验),以夏季减幅最明显。就地域分布而言,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藏北高原的中西部。蒸发量减少幅度随经度的增加减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加大。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表现为显著增加,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0.54℃/10a)明显比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速率(0.17℃/10a)大,导致气温日较差的减小(-0.37℃/10a)。藏北高原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的显著减小,以及平均相对湿度的明显增加可能是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降水量的增加和平均风速的明显减小在蒸发量减少趋势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 杜军边多鲍建华拉巴路红亚
- 关键词:气候变化蒸发皿蒸发量影响因素藏北高原
- 西藏纳木错景区旅游承载力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文章根据生态旅游的特点,结合前人的研究和西藏特殊地理单元的特点,提出了一套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同时针对纳木错这一青藏高原较有代表性的湖泊景观,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入手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实际研究与应用,对纳木错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
- 李林扎西央宗扎西央宗顿玉多吉边多曾林
- 关键词:旅游承载力纳木错
- 基于MODIS遥感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的藏北高原地表温度变化特征被引量:4
- 2020年
- 为了研究藏北高原地表温度变化特征,利用2002—2015年MODIS/TERRA卫星的地表温度(LST)遥感数据结合同期气象数据,对藏北高原2002—2015年地表温度年际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2—2015年内藏北高原地表温度呈缓慢上升趋势,2013年和2015年夏季均达到极值35.3℃;而最小值出现在2011年冬季,为5.2℃。空间分布变化分析表明,藏北高原的高温区随时间从西部逐渐向东部扩大,高温区主要集中在各县城或乡镇及人口较密集的地方,低温区主要集中在人口稀少的地方及北部无人区域,2002—2015年低温区分布无明显变化。(2)卫星反演的地表温度值与实测的气温数据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与降水量呈负相关。随着藏北高原东部地区城镇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明显增加,高温区覆盖范围面积不断增大,2015年面积达到最大。
- 扎西欧珠边多次珍白玛央宗牛晓俊普布次仁
- 关键词:藏北高原地表温度MODIS气温气象资料
- 1975-2008年西藏色林错湖面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根据1975年地形图、80年代至2008年的TM、CBERS卫星遥感资料和近34年(1975-2008年)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最大冻土深度等气候资料分析得出,西藏那曲地区西部的色林错及其周围的错鄂、雅根错的面积在近3...
- 边多边巴次仁拉巴王彩云陈涛
- 关键词:湖面变化气候变化色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