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绮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癫痫
  • 6篇变应原
  • 5篇启动子
  • 5篇免疫
  • 5篇尘螨
  • 4篇拉莫三嗪
  • 4篇SCN1A
  • 3篇血药
  • 3篇血药浓度
  • 3篇药浓度
  • 3篇印迹
  • 3篇螨变应原
  • 3篇免疫印迹
  • 3篇钠通道
  • 3篇海马
  • 3篇病理
  • 3篇尘螨变应原
  • 2篇代谢产物
  • 2篇蛋白
  • 2篇定点诱变

机构

  • 33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市刑事科...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中山市小榄人...
  • 1篇鸡西市人民医...

作者

  • 35篇赵绮华
  • 15篇廖卫平
  • 8篇龙跃生
  • 8篇易咏红
  • 8篇王锡忠
  • 7篇陈丽金
  • 7篇赖荷
  • 7篇刘永平
  • 6篇李文
  • 5篇石奕武
  • 4篇邓维意
  • 4篇宋志彬
  • 4篇蔡阳林
  • 4篇蒲蜀湘
  • 4篇孙卫文
  • 4篇陈盛强
  • 3篇宋一璇
  • 3篇邓平
  • 3篇郑德枢
  • 3篇姚青松

传媒

  • 6篇广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色谱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5
  • 1篇199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与癫痫相关SCN1A基因的启动子及其构建方法和临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与癫痫相关的SCN1A基因的启动子及其构建方法和临床应用,其特征是:1)基因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1的DNA序列;2)由核心启动子及其上游调控区序列和5’非翻译区外显子序列构成,其中,序...
廖卫平龙跃生赵绮华蔡阳林石奕武易咏红曾扬
文献传递
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剂量及血药浓度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有效血药浓度、剂量与疗效三者之间关系以及和/或丙戊酸等其它抗癫痫药合用时的相互影响。方法:83例患者分为3组,即拉莫三嗪组、拉莫三嗪+丙戊酸组及拉莫三嗪+丙戊酸+其它抗癫痫药组。拉莫三嗪的起始剂量拉莫三嗪组为2mg/(kg·d),联合用药组为0.2mg/(kg·d),丙戊酸成人起始剂量为负荷量。结果:联合用药组中的部分病例拉莫三嗪剂量高于国外推荐剂量。当拉莫三嗪剂量在2~7mg/kg、血药浓度在1~6mg/L,丙戊酸的剂量在4~28.19mg/kg、血药浓度在37.46~113.79mg/L时,癫痫有效控制率在67.6%~86.4%之间。结论:国外推荐的拉莫三嗪有效血药浓度及与其它抗癫痫药合用时的剂量可能偏低。
王成绪宋志彬廖卫平赵绮华蒲蜀湘
关键词:拉莫三嗪丙戊酸血药浓度疗效
利用ELISA技术检测尘螨变应原的生物活性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分析尘螨变应原溶液中抗原含量与ELISA结果的关系,探索利用ELISA技术分析变应原生物活性的方法。方法采用ELISA技术对变应原的生物活性进行动态分析,利用Excel软件分析抗原浓度与变应原活性的关系。结果当抗原含量在一定范围时,抗原含量与ELISA结果成正相关,利用双对数曲线分析抗原浓度与ELISA结果的关系,既能反映变应原的相对含量和活性,又能预测不同变应原溶液中变应原组成成分的差异。结论该方法可以用来比较尘螨变应原溶液的生物活性。
李文赵绮华王锡忠赖荷刘永平陈丽金
关键词:尘螨变应原ELISA生物活性
梭子蟹过敏原致敏组分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分析梭子蟹[Portunus pelogicus(Linnaeus)]的致敏组分,为蟹过敏原的纯化和标准化变应原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常规方法制备的梭子蟹浸出液,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其抗原蛋白的组分,同时用对蟹过敏的病人血清进行免疫印迹。结果SDS- PAGE显示梭子蟹可辨有19条蛋白带,分子量在13kD-90kD之间,其中主带有9条,分子量是20.9kD、24.2kD、27.1kD、29.2kD、33.7kD、38.9kD、48.7kD、74.7kD、89.1kD。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16例蟹过敏患者血清全部呈阳性反应,浸出液中共有5条致敏条带,其中分子量在74.4kD、48.7kD的是主要致敏组分,阳性反应率均为100%。结论梭子蟹74.4kD和48.7kD组分为主要过敏原。
赵绮华赖荷陈丽金王锡忠邹泽红
关键词:梭子蟹免疫印迹分析
钠通道SCN1A基因短发夹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HEK293细胞中的沉默效果
2009年
目的采用人SCN1A基因非保守区DNA构建短发夹RNA(shRNA)稳定表达的重组质粒,在HEK293细胞中抑制SCN1A基因表达。方法PCR分别正反向扩增SCN1A基因特异序列,构建成一个绿色光蛋白(GFP)与发夹结构RNA(shRNA)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EGFP-SCN1A-shRNA;该质粒和对照质粒(pCMV-EGFP)分别与SCN1A基因表达质粒(pCMV-SCN1A)共转染HEK293细胞株,采用半定量RT-PCR及双荧光共定位法鉴定SCN1A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相比较,shRNA表达质粒转染的培养细胞中SCN1A基因mR-NA表达量下调90%;双荧光共定位显示实验组阳性细胞中只检测到GFP蛋白,未能检测到Nav1.1,而对照组阳性细胞中能同时检测到GFP蛋白和Nav1.1。结论shRNA表达质粒在培养细胞中能有效地抑制SCN1A基因的表达。该质粒可进一步改造成腺病毒表达载体,在动物脑组织中进行永久性表达,建立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动物模型,可望成为致病机理研究和开发新治疗途径的工具。
龙跃生孙卫文赵绮华曾涛廖卫平
关键词:RNA干扰钠通道
粉尘螨变应原的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变应原进行分离和鉴定其特异性变应原组分。方法采用ELISA检测粉尘螨变应原的生物活性。按常规方法制备粉尘螨浸出液,经SDS-PAGE分离,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MT);同时用对螨过敏的60例病人混合血清(建立血清库)作探针进行Westernblot,鉴定其特异性变应原组分。结果SDS-PAGE显示粉尘螨有15条蛋白带,MT在14×10^3~109×10^3之间,其中主带有9条,MT分别为109×10^3、100×10^3、86×10^3、62×10^3、56×10^3、36×10^3、28×10^3、19×10^3、14×10^3;Westernblot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共有5条致敏条带,其MT分别为109×10^3、100×10^3、36×10^3、28×10^3、14×10^3;经ELISA检测粉尘螨浸出液具有生物活性。结论粉尘螨的特异性变应原有5条,分别为109×10^3、100×10^3、36×10^3、28×10^3、14×10^3.其浸出液有稳定的生物活性。该研究为开发适合我国人群的粉尘螨标准化试剂提供了试验依据。
赵绮华李文陈蕴光周萍于陆王锡忠
关键词:粉尘螨变应原免疫印迹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补体C_4别型的检测
1993年
本文对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补体C4别型进行了检测,并与98例正常人作了对照,结果是:SLE病人的C4*AQo和C4*BQo频率明显增高,C4A3频率明显下降。(P<0.001)
陈盛强赵绮华邓维意王增慧陈明春
关键词:全身性红斑狼疮HLA补体
色氨酸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分离和在生物样品中的测定被引量:7
1999年
建立以乙酸缓冲系统和甲醇作流动相、电化学和紫外检测器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了色氨酸经5-羟色胺和犬尿酸原两条主要代谢途径的8种代谢物。使用三氯乙酸作离子对试剂以延长3-羟犬尿酸原的保留时间,分析了流动相pH值和三氯乙酸浓度对各物质分离的影响及检测条件。结果表明,pH值及三氯乙酸浓度对各物质保留时间有明显影响,可作为控制分离的主要因素。此外,对生物样品中各物质分离和检测条件进行了讨论。
易咏红廖卫平赵绮华陆雪芬
关键词:色氨酸羟色胺生物组织
脑干损伤早期一氧化氮含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机械性脑干损伤早期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建立机械性脑干损伤大鼠模型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的一氧化氮含量 ,并用白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脑干组织的一氧化氮含量在伤后 10~ 15min显著升高 ,并可见大量白蛋白免疫阳性神经细胞 ;而小脑和大脑组织无明显改变。结论 :在机械性损伤早期 ,脑干组织的一氧化氮含量增多 。
赵绮华邓平郑德枢姚青松宋一璇
关键词:脑干损伤一氧化氮血脑屏障
癫痫相关基因SCN1A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SCN1A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基因,该基因的精确表达对于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非常重要.为了认识SCN1A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保守性及其功能意义,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目前已发表位于SCN1A启动子区的11个SNPs,分别命名S1~S11.分析结果表明,S3、S5和S7等位基因频率没有人种差异性.其余SNP等位基因频率均有人种差异性;接近核心启动子的SNPs要比远离核心启动子SNPs的保守程度高.提示靠近核心启动子的SNPs影响SCN1A基因表达的概率可能越大;大部分SNPs祖传等位基因在哺乳动物中是保守的(S3除外)。暗示这些SNPs新生等位基因有可能在人类进化过程起到一定的作用:启动子分析软件预测发现。含S2、S4、S8及S9等4个SNPs不同等位基因的同一序列分别存在不同转录因子结合元件.而含S1和S11不同等位基因的同一序列都只能预测到含其中一个等位基因的序列存在转录因子结合元件.这些差异可能是SNPs影响SCN1A表达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分析将为进一步研究.SCN1A启动子区SNPs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互关系打下基础.
龙跃生石奕武林绍鹏曾涛赵绮华廖卫平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启动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