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红
-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CGR2B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本研究探讨FCGR2B232I/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易感性的相关关系。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直接测序方法检测76例ITP患儿及37例正常对照儿的FCGR2B-232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发现,患者组中,I/I基因型42例,占55.3%;I/T基因型32例,占42.1%;T/T基因型2例,占2.6%。对照组中I/I基因型30例,占81.1%;I/T基因型7例,占18.9%;未发现T/T基因型。基因型表达在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等位基因Ile及Thr在患者组和对照组所占比例分别为76.3%和90.5%及23.7%和9.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等位基因Thr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等位基因Thr危险度,发现OR为2.97,95%可信区间为1.25-7.05。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等位基因Ile与Thr的分布符合遗传规律。结论:人群中FCGR2b基因I232T多态性与ITP易感性具有相关性,等位基因232T很可能是儿童ITP发病的危险遗传因素。
- 何丽雅黄鈺君赖冬波赵明博张文英徐涛王嘉怡石军赵玉红许秀贤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基因多态性
- GZ-2002ALL化疗方案治疗儿童非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中心协作的远期追踪报告
- 目的:观察GZ-2002ALL化疗方案的远期临床疗效、远期副作用,总结多中心合作的经验.
方法:GZ-2002方案以BFM2002方案为基础,基本按照BFM2002的分型标准,把儿童ALL进一步分为SR、IR和...
- 方建培林愈灯柯志勇赵玉红何岳林甄子俊何政贤周敦华官晓清张玉明何丽雅罗学群黄绍良屠立明赖冬波吴学东孙晓菲陈健良李志光陈纯
- 关键词:化学治疗远期疗效
- 文献传递
- 伊马替尼治疗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二例被引量:5
- 2005年
- 佟莉贞赵玉红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查体腹股沟淋巴结髋关节疼痛
- 儿童急性白血病42例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在院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儿童医院1999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的42例AL患儿死亡病例资料。男19例,女23例;年龄4个月~12岁5个月。42例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1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18例,未分型3例。结果12例患儿未经治疗早期死亡者10例,分别死于疾病浸润和颅内及肺出血。接受化疗的30例中早期死于出血者4例,中后期多死于骨髓抑制并发的感染,其中败血症14例,真菌感染3例,病毒感染1例,不明病原4例。23例化疗后完全缓解者中,复发16例(70%),累计28例次,50%发生在初治1a内。治疗相关死亡27例,占治疗总数的90%,主要死因为感染,其次为出血。细菌居感染病原之首。初诊时出血及高白细胞血症是白血病早期死亡的2大危险因素。结论应重视并纠正儿童AL治疗早期出血倾向,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积极防治诱导化疗中感染并发症,降低化疗相关病死率。
- 赵玉红佟莉贞
- 关键词:儿童
- GZ-200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治疗非高危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中心协作临床研究被引量:2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中心合作开展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的可能性和提高ALL治愈率的新策略。方法协作组由广州市7家大型医院组成,各单位指定负责人1人,并设立专职资料管理员1人。协作组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为顾问单位。各单位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新诊断标准危险型(SR)和中度危险型(IR)ALL患儿均采用GZ-2002 ALL化疗方案,所有病例按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根据发病时的年龄、外周血白细胞、第8天的泼尼松反应、t(9:22)或t(4;11)、BCR/ABL和MLL/AF4融合基因,以及化疗第33天是否完全缓解确定临床类型。GZ-2002方案以BFM2002方案为基础,总疗程共104周,由诱导期、巩固期、再诱导期和维持期组成。结果 2002年10月~2009年6月,协作组共收治ALL患儿617例,随访至2009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44.5个月(范围:4~84个月)。按协作组诊断标准,把儿童ALL分为SR、IR和高危型(HR)。入组采用GZ-2002 ALL化疗方案的SR和IR患儿共446例,男227例,女169例;年龄1~14岁(中位年龄6岁)。诱导期的总完全缓解率为99.8%(445/446)。SR组3年和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90.5±5.0)%和(82.0±4.0)%。IR组3年和5年EFS分别为(88.0±6.0)%和(78.0±5.0)%,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至随访终止日,共随访到回复病例413例,占总例数的92.6%。可随访例数中无事件生存者339例(82.1%),其中停药无病生存者267例(78.8%),进入维持阶段72例(21.2%)。有"事件"者78例(18.9%),其中复发47例(11.4%),非复发死亡20例(4.8%)。远期毒副作用8例(1.9%),第2肿瘤3例(0.7%);复发者已死亡24例(含6例复发后放弃),带病存活23例。死亡的中位时间为治疗后7.9个月(1.5~23个月)。失访33例,其中停药后失访5例,维持期间因出国、搬家、原联络地址变更和回原籍(广东省�
- 方建培罗学群屠立明赖冬波吴学东孙晓菲陈健良李志光陈纯林愈灯柯志勇赵玉红何岳林甄子俊何政贤周敦华官晓清张玉明何丽雅黄绍良
- 关键词:儿童化疗
- 儿童不典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 2007年
- 患儿女,5岁10个月,因腹胀伴面色苍白10d,发热2d入院。无出血、骨关节痛,家中有养犬史。查体:体温37.5℃,中度贫血貌。双侧颈淋巴结可触及数个,直径约1cm,活动质软。咽充血,双扁桃体Ⅱ度大。心律齐,心尖处闻及Ⅱ/6级SM。双肺无异常。肝大肋缘下4.5cm,剑下3cm,质中。
- 赵玉红张力佟莉贞区小冰赖冬波
- 关键词:白血病单核细胞性急性儿童
-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06年
- 赵玉红佟莉贞
-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儿童血小板降低皮肤瘀斑疗效不佳
- 新生儿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
- 2004年
- 李佩青赵玉红
- 关键词:新生儿症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病例分析住院治疗
- 儿童急性白血病死亡42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在院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儿童医院8年问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儿中42例死亡病例资料。结果42例中 ALL 21例,AML18例,未分型3例。12例患儿未经治疗早期死亡者 10例死于疾病浸...
- 赵玉红佟莉贞
- 文献传递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12月广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HSP患儿304例(其中男176例,女128例;年龄3-14岁)分为Hp感染(A组)91例,无Hp感染(B组)213例,采用χ^2验比较二组间肾损害发生率;对HSP伴Hp感染患儿,进行驱Hp治疗,予2周的三联疗法:奥美拉唑(7岁及以下10mg/d,7岁以上15mg/d)分2次口服。克拉霉素片15mg/(kg·d),分2次口服。A组中有肾损害60例,经治疗Hp转阴45例(C组),未转阴15例(D组),采用χ^2验,比较C、D二组间肾损害恢复情况。结果A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为65.9%(60/91例),B组为35.2%(75/213例),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4.378P〈0.01)。C组肾损害完全恢复38例将恢复率为84.4%,D组肾损害完全恢复7例,恢复率为46.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563P〈0.01)。结论Hp感染对HSP患儿肾损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及时发现和处理Hp感染有助于患儿肾损害的恢复。
- 赖冬波王嘉怡何丽雅张文英赵玉红
-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