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武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4种病原菌复合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建立检测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hyopneumoniae,Mhp)、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的四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Mhp的P36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同时参考文献分别合成SS、HPS和Pm的特异性引物,通过4因素(Taq酶、Mg2+、引物、dNTPs)4水平的L16(44)正交试验优化PCR反应体系,建立检测Mhp、SS、HPS和Pm的四重PCR方法,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验证。运用该方法及单一PCR方法,对PRDC猪的鼻腔拭子及肺脏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另对肺脏组织样品进行SS、HPS和Pm的常规分离鉴定。结果确立了四重PCR方法最适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应用建立的四重PCR方法在568、294、821和457 bp处均可见与预期相符的特异性条带,8次重复扩增后的电泳结果一致,最低检测限量分别为560、260、280和200 pg,表明该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较好;PRDC猪的鼻腔拭子及肺脏组织样品的四重PCR方法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方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重PCR及单一PCR方法的HPS的检出率则显著高于常规细菌分离鉴定(P<0.05)。结论所建立的四重PCR方法,可直接用于临床PRDC 4种病原菌的鉴定,为开展PRDC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赵洪武李郁孙裴刘文赵东魏建忠
- 关键词:链球菌属多杀性巴氏杆菌聚合酶链反应
- 猪2型链球菌安徽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溶血性及耐药性分析
- 为了解猪2型链球菌(S.suis 2)安微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以及溶血性和耐药性,针对19株S.suis 2安徽分离株,采用PCR方法检测cps2.J、mrp、epf、sly4种毒力基因,PA法和microE LIS...
- 许大文赵洪武程谦郑浩刘军军马建华魏建忠孙裴王桂军李郁
- 关键词:猪2型链球菌毒力基因溶血性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猪2型链球菌安徽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溶血性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猪2型链球菌(S.suis 2)安徽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以及溶血性和耐药性。方法对19株S.suis 2安徽分离株,采用PCR方法检测cps2J、mrp、epf、sly4种毒力基因,PA法和micro-ELISA法检测溶血类型和溶血价,K-B法检测对2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1株毒力基因型为cps2J+/mrp+/epf+/sly+,占总菌株的57.9%,为毒力优势基因型;19株均呈α或β溶血,溶血价为1∶4~1∶128;对利福平、头孢他啶、氟苯尼考、头孢唑啉的敏感率较高,平均为84.2%,对强力霉素、四环素、杆菌肽和磺胺异恶唑的耐药率较高,平均为82.9%,且对该4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率为63.2%。结论安徽猪群中流行的S.suis 2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与国内相似,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CPS、MRP、EPF和SLY是重要的毒力因子;S.suis 2的溶血类型与其SLY有关,但sly基因的不完整性并不一定改变S.suis 2的溶血性;S.suis 2安徽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严重,耐药谱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异。
- 焦安心许大文赵洪武程谦郑浩马建华魏建忠孙裴李郁
- 关键词:猪2型链球菌安徽分离株毒力基因溶血性耐药性
-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四种病原菌复合PCR方法建立与应用
-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RespiratoryDiseaseComplex,PRDC)是引起呼吸系统症状的一类重要综合征的总称,近些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迅速发展,临床上出现了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症的猪病,给养...
- 赵洪武
- 关键词:猪肺炎支原体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
- 文献传递
- 猪链球菌2型安徽分离株毒力基因cps2J、mrp、epf、sly的检测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解19株猪链球菌2型(S.suis 2)安徽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型及毒力基因变异情况,通过PCR扩增S.suis 2毒力基因cps2J、mrp、epf和sly,对这4种毒力基因的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株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ps2J、mrp、epf和sly基因在19株S.suis 2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68.4%、68.4%、78.9%;19个受试菌株共分为7个毒力基因型,其中cps2J+/mrp+/epf+/sly+占57.9%,为优势基因型;S.suis 2安徽分离株4种毒力基因的检测序列之间及其与国内其他地区S.suis 2分离株的相应序列同源性均在99.1%以上,与国外S.suis 2分离株的相应序列同源性在87.8%~100%之间;19株cps2J+菌株中有1株菌cps2J基因序列有变异,13株mrp+菌株中有6株菌mrp基因序列发生变异,检测的epf和sly基因序列没有变异。表明cps2J+/mrp+/epf+/sly+是S.suis 2安徽分离株优势毒力基因型,检测的S.suis 2安徽分离株cps2J、epf和sly基因部分序列较保守,mrp基因部分序列存在较大的变异。
- 许大文魏建忠孙裴殷宗俊赵洪武李郁
- 关键词:猪链球菌2型毒力基因
- 肉鸡屠宰加工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调查及ERIC-PCR溯源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了解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及其溯源性追踪,分析沙门氏菌污染的关键环节,以降低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方法:分别采集两家肉鸡屠宰加工厂(FX、GZ)生产链中的肉鸡胴体表面、肉鸡泄殖腔、嗉囊内容物、环境、设备及器具表面样品,应用常规法及PCR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通过基因间重复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分型技术对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利用NTSYS-pc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家加工厂的沙门氏菌总检出率为1.37%(16/1171),FX的检出率较低(0.18%),与GZ(2.39%)间差异极显著(P<0.01);FX仅于净膛后肉鸡胴体体表检出Ⅳ型沙门氏菌;GZ屠宰、煺毛及净膛后的肉鸡胴体体表、肉鸡泄殖腔、嗉囊内容物、脱毛指及净膛工人手套表面均检出Ⅰ型沙门氏菌,煺毛、冷却后肉鸡胴体及净膛工人手套表面均检出Ⅲ型沙门氏菌,运输车表面检出Ⅴ型沙门氏菌,另有脱毛指表面检出Ⅱ型沙门氏菌。结论:肉鸡的宰前及煺毛、净膛过程为引发生产链沙门氏菌污染的重要环节,加强肉鸡的进厂检疫及设备与器具的日常卫生管理有利于降低沙门氏菌的污染。
- 朱恒文方艳红王元兰魏建忠刘军军占松鹤赵洪武孙裴王桂军李郁
- 关键词:屠宰加工沙门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