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杰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世博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体化便携式净水器
- 本发明涉及一体化便携式净水器,净水器壳体(19)内设置进水管路(1)、膜组件(7)、排污管路(8)、产水管路(12)及反洗管路(13),膜组件(7)为柱状结构,内部设有超滤膜,顶部设置排污口,侧面的上部设置产水口,侧面的...
- 李伟英谢良杰张明陆俊宇许京晶陆辉
-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联用去除水体藻类被引量:2
- 2011年
- 针对日益严重的水体藻类污染问题,分别选用粉末活性炭(PAC)、超滤(UF)及其组合工艺对富藻水体藻类物质(铜绿微囊藻)去除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独的粉末活性炭工艺即使在高投加量情况下(PAC投加量为120 mg/L)对藻类物质去除效果不佳;单独的超滤膜工艺虽然对藻类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到95%),但是膜污染较为严重;粉末活性炭与超滤联用工艺在PAC投加量为15 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不低于99.99%.该工艺运行稳定,且可有效减缓膜污染.
- 郭金涛李伟英许京晶谢良杰桂学明
- 关键词:藻类污染粉末活性炭超滤膜去除率
-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联用工艺去除水体藻毒素的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针对饮用水中藻毒素污染问题,本文对超滤膜(UF)、粉状活性炭(PAC)及其组合工艺去除藻毒素(MCs)的效果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的超滤膜工艺对水体中溶解性藻毒素的去除率较低,一般低于5%。单独的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在投加量高于20mg·L-1时对MCs的去除效率较高,可达82.16%;粉末活性炭与超滤联用工艺在PAC投加量为20mg·L-1时,产水中未检测出微囊藻毒素。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可有效减缓膜污染。
- 谢良杰李伟英陈杰陈清董秉直蒋福春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粉末活性炭超滤去除率
- 世博园区直接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
- 2010年
- 水对人类生命健康至关重要。人体内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绝大多数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的。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是因为饮用不卫生的水而引起的.由此造成的死亡超过500万人/年。在中国,因饮用水问题引起和传播的疾病有50多种。因此,保证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是减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 李伟英陆辉谢良杰
- 关键词:超滤颗粒活性炭直接饮用水紫外消毒上海世博会
- 一体化便携式净水器
- 本发明涉及一体化便携式净水器,净水器壳体(19)内设置进水管路(1)、膜组件(7)、排污管路(8)、产水管路(12)及反洗管路(13),膜组件(7)为柱状结构,内部设有超滤膜,顶部设置排污口,侧面的上部设置产水口,侧面的...
- 李伟英谢良杰张明陆俊宇许京晶陆辉
- 文献传递
-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联用工艺去除水体藻毒素的特性研究
- 针对饮用水中藻毒素污染问题,本文对超滤膜(UF)、粉状活性炭(PAC)及其组合工艺去除藻毒素的效果和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独的超滤膜工艺对水体中溶解性藻毒素的去除率较低,一般低于20%.单独的粉末活性炭吸附...
- 谢良杰李伟英陈杰陈清董秉直蒋福春
-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粉末活性炭超滤膜微囊藻毒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