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
  • 3篇梗死
  • 2篇血清
  • 2篇皮素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素
  • 2篇反应蛋白
  • 2篇分子
  • 2篇出血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尿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治...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机构

  • 8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许红
  • 1篇张来
  • 1篇蔡卫平
  • 1篇陆云南
  • 1篇刘宇敏
  • 1篇闫丰
  • 1篇陈香美
  • 1篇陈荣全
  • 1篇马涛
  • 1篇华烨
  • 1篇徐德恩
  • 1篇徐南飞
  • 1篇薛菊萍
  • 1篇朱蕴秋
  • 1篇浦忠才
  • 1篇邵珊红
  • 1篇吴双双
  • 1篇冯志强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治疗组予LMWH腹壁皮下注射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 (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等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和 6 3.3 %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副作用轻微。结论 LMWH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效。
徐南飞许红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急性脑梗塞
脑干少量出血治疗与预后关系分析
1998年
分析41例自发性脑干出血临床表现、MRI对其诊断价值、治疗,以及出血部位与出血量对预后的关系。
浦忠才邵珊红许红徐南飞
关键词:脑干出血预后
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相关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99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含量,选8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同时测总胆固醇(TC)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计算TC/HDL值。结果(1)hs-CRP脑梗死组为(4.83±2.14)mg/L,健康组为(1.02±0.91)mg/L,有显著差异(P<0.01),(2)TC/HDL值脑血管组为3.82±1.13,健康组为2.15±0.53,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s-CRP水平升高是脑梗死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hs-CRP和TC/HDL联合分析对于脑梗死的预测和干预处理有一定临床价值。
许红
关键词:脑梗死
阿拓木兰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中的护肾作用
2005年
目的观察阿拓木兰在脑出血应用甘露醇脱水中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302例脑出血病人分为阿拓木兰组(A组,n=150)和对照组(B组,n=152),均用甘露醇脱水,治疗前后检查血肌酐水平,肌酐>97.5μmol/L为有肾功能损害。结果阿拓木兰组中出现肾功能损害为6.67%,对照组肾功能损害为21.05%(P<0.01)。结论脑出血病人用甘露醇脱水的同时使用阿拓木兰,有肾功能保护作用。
许红
关键词:脑出血甘露醇肾功能损害
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抗脑卒中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76.4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NIHSS评分以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以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CRP、IL-6、TNF-(水平,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许红华烨冯志强吴双双马涛刘宇敏陆云南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炎症因子
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 评价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VBI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纳络酮 0 .8mg静滴 ,1次 /d ,7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 ,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 ,对照组为 78.2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许红
关键词:纳络酮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VBI缺血性脑血管病
阿魏酸钠治疗蛋白尿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阿魏酸钠治疗各类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的可能机制。方法确诊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阿魏酸钠治疗组(n=26例,阿魏酸钠0.5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丹参对照组(n=17例,丹参3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以28天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行经皮肾活检,留取肾组织行Nrothern blot及Western blot以检测治疗前后肾组织中内皮素-1(ET-1)的表达差异。结果阿魏酸钠治疗后患者肾组织中ET-1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76、P=0.0093)。结论阿魏酸钠可从mRNA及蛋白水平抑制肾组织中ET-1的表达,进而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陈荣全朱蕴秋陈香美许红蔡卫平闫丰张来薛菊萍
关键词:阿魏酸钠内皮素内皮素拮抗剂蛋白尿
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以及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免疫增强的投射比浊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的含量,同时检测总胆固醇(TC)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并对其进行对比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试验组)血浆中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内皮素含量分别是:4.11±1.39mg/L,15.32±5.61μmol/L,86.27±25.33ng/L,TC/HDL值为3.82±1.13;而正常对照组分别是:1.17±0.30mg/L,8.63±1.67μmol/L,42.17±12.01ng/L2,.15±0.53,对应两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内皮素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2及0.774,均呈正相关。结论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内皮素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联合分析对于脑梗死的预测和干预处理有一定临床价值。
许红徐德恩
关键词:脑梗死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