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悦
- 作品数:2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拼图画册》的创造性开发及功能
- 2012年
- 一、引言
儿童的心灵成长,来自生活中各种快乐的经历,由此可以获得内心的感受和滋养.同样,儿童的心灵成长也经受了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痛苦,当孩子在接受痛苦和挫折的时候,家长和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做好接受挑战的准备,让他们鼓起勇气面对突如其来的心灵压力.拼色画册的创作性开发就是以此为基点,通过画面的情感安排,颜色的合理搭配,故事的积极情节来引导孩子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心灵阴影,享受快乐生活.
- 汪鹏辉袁悦
- 关键词:儿童绘画教学画面主色调儿童美术
-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图画书辅助教学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当今时代,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中国小学美术教育出现了较好的局面: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步被新观念取代,教学内容在更新,教学过程的设计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 袁悦
-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美术教学图画书美术课程标准教育观念
- 诗画互补的审美意象--以元代揭傒斯题画诗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中国的题画诗,可以说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题画诗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它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巧妙结合,构成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使人在读诗看画、看画赏诗之中享受艺术美。而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揭斯则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一位题画诗作家,他的题画诗意义深远,所表现的"幽人高卧"的山水意境、咏物咏怀的人生理想和诗画融合的审美追求堪称艺术典范。
- 袁悦廖少华
- 关键词:题画诗审美意象
- 思维导图在广告图形创意设计中的运用
- 2010年
-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与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提倡放射性思维,能够通过导图的制作,将大量的信息变成有颜色的、易记忆、易组织的图画,与人的大脑处理事物的方式吻合。思维导图通过绘制主干、枝干和分枝,让思想流动、活跃;
- 袁悦
- 关键词:思维导图创意设计放射性思维广告思维工具
- 基于湖南民间美术非遗保护视野的电子书籍设计探索被引量:2
- 2016年
-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化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了新的层面。国务院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也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利用文字、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记录和保护。本文从电子书籍设计的角度着眼,详细探讨了湖南民间美术非遗保护与电子书籍的融合。
- 袁悦
- 关键词:书籍设计电子书籍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元素书籍艺术
- 陈和西风景油画图式品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优秀的风景画应是艺术家情感与形式美感的有机结合,好的风景图式是画家与自然对话和神交的产物。画家描绘的是他心灵所感的自然万象,而非眼前所见各种风光的简单抄袭。作为风景油画的辛勤耕耘者,陈和西把他对三湘大地的热爱倾注于油画笔端而做出了宝贵的探索,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湖南风景油画图式。笔者有感于陈和西风景油画之美,对其图式的独特魅力做四点品析于下。
- 袁悦
- 关键词:风景油画图式形式美感艺术家风景画画家
- 二维动画在改善公益广告传播形式与效果方面的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公益广告是相对于商业广告而言的,尽管对这一概念的阐释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但顾名思义,"公益"即为了维护公众或公共的利益。也就是说,公益广告的显著特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特别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它服务于社会风尚的建设、公众切身利益的诉求表达等,意在用较为委婉的方式规范和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匡正除弊,使社会朝着稳定、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公益广告更被普遍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
- 袁悦
- 关键词:二维动画动画形象动画技术动画艺术电脑动画省级电视台
- 装饰品(鞋形)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装饰品(鞋形)。;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挂饰、摆设、礼品,脸谱部位可以放置笔、手机等物品。;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图案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
- 袁悦
- 动画电影与艺术插画的视觉语言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动画电影和艺术插画都是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分镜头画面是动画电影的视觉化,艺术插画的画面是故事文本视觉化的解读与补充。当今时代,动画电影和艺术插画在视觉语言和叙事方式上的沟通与借鉴,将有益于动画电影和艺术插画的创作。
- 袁悦
- 关键词:动画电影视觉化语言比较镜头画面故事文本叙事方式
-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艺术人才?——对“艺考热”的忧思
- 2010年
- 去年,著名画家和文化评论家陈丹青到南京大学作学术讲座时提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美术教育国家,这么庞大的美院系统每年还在成百上千地招生,这个供求关系是畸形的,我不相信中国需要这么多画家。实际上他们一毕业就面临失业,一定会去干别的,比如装修之类的。”此言一出,立马引起轰动,也引发了人们对“艺考热”的关注。艺考热到底有多热?艺考热对艺术生会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会出现“艺考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艺考热”?本文试将对这四个问题进行逐一的调查探讨。
- 曾琦袁悦
- 关键词:艺术人才忧思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