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觉安
- 作品数:34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共刺激分子OX40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上共刺激分子OX40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4月至l2月收治的75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招募的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36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组受试者肘静脉血中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上OX40的表达,并分析病例组的OX40^+Treg细胞比例与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缺血半暗带体积、核心梗死灶体积、梗死灶体积的相关性,同时比较病例组的OX40^+Treg细胞比例在血管内治疗或静脉溶栓前后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OX40^+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外周血OX40^+Treg细胞比例与其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s=0.271,P=0.018),与其缺血半暗带体积、核心梗死灶体积、梗死灶体积亦均呈正相关关系(rs=0.435,P=0.000;rs=0.343,P=0.003;rs=0.245,P=0.034)。病例组中血管内治疗患者的术后第7天外周血OX40^+Treg细胞比例较术前明显降低,静脉溶栓患者的术后第3、7天外周血OX40^+Treg细胞比例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40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上异常表达,并与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表现及再灌注治疗密切相关。
- 张陆陆刘翠平方琪薛群蒋建华韩春茹蒋觉安
- 关键词:脑梗死调节性T细胞OX40缺血性脑损伤共刺激分子
- 雷帕霉素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行为学、氧化应激水平及线粒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大鼠均分为5组:C组作为空白对照;其余4组采用6-羟基多巴(6-OHDA)两点注射法制备PD大鼠模型。LR、MR和HR组造模前7d开始用雷帕霉素0.05、0.5和5m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P组给予生理盐水作为模型对照。术后3周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检测纹状体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p47pho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P组相比,LR、MR和HR组大鼠旋转圈数减少、纹状体MDA含量降低、GSH含量、SOD、GSH-PX活性以及Bcl-2mRNA表达升高、Bax和p47phox 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雷帕霉素可以有效改善PD大鼠模型行为学表现。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病灶相关部位的氧化应激水平及线粒体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有关。
- 蒋建华顾振纶蒋觉安
- 关键词:帕金森病雷帕霉素氧化应激
- PD-1负性和OX40正性共刺激信号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病理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累及关节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的关节疼痛和肿胀,伴发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造成残疾,部分RA患者还同时合并肺部、眼部、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
- 蒋觉安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 B7-H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研究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累及关节滑膜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B7-H3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属于B7/CD28家族,在...
- 刘翠平蒋觉安常新武剑张学光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共刺激分子B7-H3
- 中国汉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症与PDCD1基因SNPs的关联性研究
- 刘翠平高犁蒋觉安沈怡敏蒋敏张学光
- 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D-1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 观察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中负性协同刺激分子programmed death-1( PD-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MG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45例MG患者和33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D-1及其配体PD-L1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可溶性PD-1的水平。结果 (1)MG患者表达PD-1的CD4^+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CD14^+PD-L1^+的单核细胞比例增加,但在不同性别及眼肌型与全身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胸腺异常MG患者中CD4^+PD-1^+T细胞增加,CD14^+ PD-L1^+的单核细胞比例减少;早发型MG患者(年龄<40岁)CD4^+PD-1^+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晚发型(年龄≥40岁)。(2)MG患者血浆中sPD-1浓度为(6.92 +0.72) 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28±0.42) ng/ml,但在性别、MG眼肌型与全身型不同类型间和有无胸腺异常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sPD-1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r=-0.526,P=0.000)。结论 PD-1及PD-L1途径参与了MG的发病,异常升高的sPD-1可能干扰了正常的细胞膜上PD-1与PD-L1的结合,从而促使疾病进展。
- 薛群鲍民强蒋觉安陈永井薛利敏方琪王明元顾国浩董万利张学光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凋亡调节蛋白质类
-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因子(NGF)双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shRNA)真核表达载体用于胶质瘤基因治疗。方法分别设计并体外合成靶向基因VEGF、NGF的特异性编码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克隆到经BglⅡ-HindⅢ酶切线性化的pSUPER质粒H1启动子下游,构建shRNA重组质粒,进而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胶质瘤细胞系U251,半定量RT-PCR检测VEGF mRNA、NGF mRNA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过酶切鉴定和测序,插入片段的序列大小、位点和方向均与已合成的寡核苷酸的序列完全一致,在瞬时转染胶质瘤细胞后下调了VEGF mRNA、NGF mRNA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靶向基因VEGF、NGF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应用RNAi技术,研究其对胶质瘤的抑制作用奠定基础。
- 王元元胡锦董万利蒋觉安
- 关键词:RNA干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重组质粒
- 共刺激分子OX40和OX40L在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中共刺激分子OX40和OX40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自2013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39例MS患者为MS组,同期健康志愿者37例为对照组。收集2组成员外周血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标本中CD4^+T细胞上OX40的表达,以及CD14^+单核细胞和CD19^+B淋巴细胞上OX40L的表达。分析MS患者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评分(EDSS)与OX40和OX40L表达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临床分型及性别对OX40和OX40L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8例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复发期MS患者治疗前后EDSS评分及OX40和OX40L表达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MS组患者外周血CD4^+OX40^+、CD14^+OX40L^+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MS患者CD4^+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与EDSS评分呈正相关(r=0.684,P=0.000)。(3)与缓解期MS患者比较,复发期MS患者中CD4^+T细胞OX40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MS患者之间OX40和OX40L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接受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治疗的复发期MS患者ED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40在MS患者外周血中异常表达,并与神经功能缺损、临床分型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提示该共刺激分子在MS的免疫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蒋觉安刘翠平薛群方琪俞立强张陆陆蒋建华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OX40OX40L免疫调控
- 诱导共刺激分子和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检测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和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的表达,以及血浆中可溶性ICOSL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SLE患者和39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ICOS及CD14+单核细胞、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ELISA检测血浆可溶性ICOSL的表达,分析临床意义.采用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SLE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均显著升高[(19.1±1.7)%与(14.0±1.5)%,t=2.156,P=0.035]、[(10.0±1.0)%与(6.4±1.0)%,t=2.587,P=0.012].CD14+单核细胞上ICOSL的表达高于健康志愿者个体[(2.94±0.88)%与(0.89±0.21)%,t=2.152,P=0.04],且与患者血浆C3、C4水平呈正相关(r=0.401,P=0.031;r=0.44,P=0.017).活动期组SLE患者血浆sICOSL的浓度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362±25) ng/ml与(278±15) ng/ml,t=2.356,P=0.025],且与CD14+单核细胞和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4243,P=0.022;r=-0.4099,P=0.025).MMPI可显著抑制sICOSL产生.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ICOS和ICOSL,以及血浆sICOSL异常表达,且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提示ICOS/ICOSL信号通路可能参与SLE免疫病理进程.
- 胡筱涵安竞男沈宇蒋觉安武剑刘翠平张学光
- 关键词:共刺激分子
- 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检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中协同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5例MG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HC)外周血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模型B7-H3(mB7-H3)的表达,ELISA法检测MG和HC血浆中可溶性B7-H3(sB7-H3)的含量。结果: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上mB7-H3低水平表达,与HC无差异;MG患者外周血sB7-H3浓度为(2.166±0.958)ng/mL,显著低于HC(3.379±0.768)ng/mL;全身型MG(GMG)sB7-H3的浓度为(1.664±0.699)ng/mL,低于眼肌型MG(OMG)(2.396±0.985)ng/mL;并发胸腺异常的MG sB7-H3浓度为(1.593±0.441)ng/mL,低于胸腺正常MG(2.364±1.014)ng/mL;MGsB7-H3含量与QMGS评分呈负相关(r=-0.4189,P=0.012);免疫细胞mB7-H3与血浆sB7-H3无相关性。结论:MG患者sB7-H3表达下调,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在不同病理类型MG患者体内存在差异性表达,提示该分子可能参与了MG的免疫病理进程。
- 蒋觉安薛群刘翠平高犁张光波陈永井张学光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B7-H3自身反应性T细胞免疫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