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网膜母细胞瘤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6年
- 视网膜线细胞瘤多发于新生儿和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的突变是其发生的原因,临床上将其分为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期和转移期,Reese和Ellsworth将眼内RB细分为5期10组,大多数患者首先被家庭或朋友发现白瞳症或斜视而就诊,通过症状、CT和MRI,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不难,化学减容法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眼球摘除和外放疗仍可应用于部分病例,基因诊断技术为遗传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 韩非蒋炜张黔义吴燕胡峥邱敏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
- 视网膜脱离内外填压术对眼轴长的影响
- 1994年
- 视网膜脱离内外填压术对眼轴长的影响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蒋炜,江诗安,李祥敏,李燕先,林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以巩膜内填压及巩膜外填压比较常用,且对大多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有效。关于此二种手术方法对眼轴长的影响目前报告不多,相关文章多数从术前后屈光改...
- 蒋炜江诗安李祥敏李燕先林立
- 关键词:视网膜脱落外科手术眼轴长
- 眼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差错统计分析及防范对策被引量:3
- 2014年
- 护理差错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规程等原因,给患者造成了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眼科专科护理操作可能在一般人看来比较简单,很难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但是,很小的差错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影响治疗结果.如何避免和防范眼科护理操作差错的发生,是眼科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的问题[1].本研究对我科去年住院部及门诊患者眼部护理操作工作中出现的差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差错的原因及处理对策,为今后提高护理操作水平提供参考.
- 刘恒吴燕蒋炜段烈英
- 关键词:眼科护理操作
- 先天性瞳孔残膜的手术治疗
- 2001年
- 先天性瞳孔残膜也称永存瞳孔膜,多数无遗传性,少数患者可能有遗传现象.出现此现象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瞳孔处的第一、第二中央动脉弓及周围的中胚胎叶组织萎缩、消失不完全所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瞳孔残膜皆逐步消失或退化.少数不消失者成为先天性瞳孔残膜.此病与虹膜后粘连不同,一般不影响瞳孔的运动,视力影响不大.按瞳孔残膜的位置分为:位于虹膜的瞳孔残膜、附着于晶体的瞳孔残膜.治疗上一般对无视力影响者不手术,有视力影响者手术切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两例,通过手术切除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蒋炜段烈英李燕先王丽娜卢艳鹏
- 关键词:先天性瞳孔残膜手术治疗
- 化脓性角膜炎10天仍配戴隐形眼镜1例
- 2004年
- 吴燕蒋炜邱敏韩非
- 关键词:化脓性角膜炎配镜
- 急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及评价被引量:4
- 2007年
- 胡峥蒋炜邱敏段烈英
- 关键词:青光眼高眼压动物模型
- 眼球筋膜炎误诊为结膜炎1例
- 2015年
- 病例女,54岁,因左眼突然胀痛伴头痛1d到我科治疗。入院时查体左眼睑轻度肿大,视力0.3,眼压21mmHg,球结膜充血(++)、高度水肿,几乎遮盖整个眼表,结膜囊内未见明显分泌物,眼球运动无障碍、疼痛,角膜透明,虹膜纹理清,前房深浅正常、清亮,瞳孔圆约2.5mm,对光反射正常,晶体浑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右眼未见异常。
- 罗涛蒋炜吴燕韩非
- 关键词:筋膜炎误诊
- 小梁切除大小及形态的探讨(附274只眼手术报告)被引量:3
- 1992年
- 小梁切除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手术方法已基本定型,但关于小粱切除大小的问题尚无统一标准,多数作者认为小梁切除大小为2×3,1×4、1.5×4mm^2。我们对我院近年来施行的274只眼小梁切除病例进行了统计,对小梁切除大小及形态进行了探讨。临床资料 274只眼中开角性青光眼98只眼,闭角性青光眼149只眼,继发性青光眼27只眼,所有手术按Cairns术式。小梁切除大小(指截面积,下同)分1—,4—,6—12mm^2三组统计。一、小梁切除大小与术后眼压控制效果的关系,(见表1、2、3),有效指术后眼压<2.73kpa(修氏眼压)。由表可见无论何种青光眼,小梁切除大小与术后眼压控制效果的关系不大。
- 蒋炜江诗安
- 关键词:眼外科手术小梁切除青光眼
- 白内障术后眼球表面温度变化的观察
- 2018年
- 目的了解白内障术后术眼眼球表面温度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取50例白内障患者。利用非接触式红外线电子体温计测量手术前后术眼及健眼眼球表面温度变化。结果白内障术后第1、2天术眼眼表温度明显高于健眼(P<0.05),第3天下降到健眼水平。结论白内障手术后眼表温度升高是术后局部炎症反应的表现,监测术后眼表温度可对术后眼部炎症情况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可推广应用。
- 刘恒吴燕蒋炜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炎症
- 兔眼球内异物伤合并视网膜损伤后视觉电生理改变
- 2010年
- 目的观察兔眼球内异物伤合并视网膜损伤后视觉电生理的变化,并分析引起视力损害的可能原因。方法将射钉打入眼球建立兔眼球内异物伤合并视网膜损伤模型,为观察不同致伤因素对兔眼视功能的影响,特设立阳性对照组,即作巩膜切口,将与实验组相同的射钉植入玻璃体腔;阴性对照组只在巩膜作切口,不植入射钉。按照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的标准化方案,各组分别于伤前和伤后1d、3d、1w、2w、4w和8w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检查,分析各组maxa波和b波的幅值。结果阴性对照组在伤后1d时maxa波和b波幅值较伤前显著下降(P<0.01),伤后3d便恢复到伤前水平(P>0.05)。阳性对照组在伤后各时间点maxa波和b波幅值均显著低于伤前水平(P<0.01)。实验组伤后各时间点a、b波幅值均显著低于两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水平(4w时maxa波较阳性对照组P<0.05,其余P<0.01)。结论球内异物伤合并视网膜损伤对视功能有严重影响,其中压力波的损害是主要因素之一。
- 吴燕林立蒋炜
- 关键词:视网膜损伤视觉电生理压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