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峰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哮喘
  • 3篇动物
  • 3篇哮喘大鼠
  • 3篇大鼠模型
  • 2篇蛋白
  • 2篇血气
  • 2篇血气分析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血液凝固
  • 2篇氧化铝
  • 2篇凝血
  • 2篇氢氧化铝
  • 2篇哮喘大鼠模型
  • 2篇哮喘模型
  • 2篇卵清蛋白
  • 2篇大鼠哮喘模型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液系统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董峰
  • 7篇王成彬
  • 3篇徐菡
  • 2篇兰晓梅
  • 2篇阮向军
  • 2篇毕鑫星
  • 1篇吴小利
  • 1篇向代军
  • 1篇唐红卫
  • 1篇邸平
  • 1篇张洪瑞
  • 1篇夏全成
  • 1篇张立文
  • 1篇王红霞
  • 1篇杨丽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2012北京...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氢氧化铝干粉与凝胶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比较利用佐剂氢氧化铝干粉与氢氧化铝凝胶制作大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的建模效果。方法 3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氢氧化铝凝胶造模组)和C组(氢氧化铝干粉造模组),每组10只。建模后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变化、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价模型效果。结果 1)B组与C组均出现哮喘症状,但C组发病程度轻于B组。2)B组与C组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百分比均高于A组(P<0.05),且B组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EOS百分比显著高于C组(P<0.05)。3)B组与C组肺组织匀浆中IFN-γ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1)。4)B组与C组都表现出哮喘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其中以B组更为显著。结论氢氧化铝凝胶增强由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所致的过敏反应模型效果优于氢氧化铝干粉模型。
董峰唐红卫吴小利向代军兰晓梅徐菡王成彬
关键词:哮喘卵清蛋白氢氧化铝
不同类型佐剂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的效果观察
董峰王成彬
关键词:哮喘卵清蛋白氢氧化铝动物
哮喘大鼠模型血液系统指标的改变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血液系统指标的改变。方法将2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每组10只)。哮喘组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氢氧化铝凝胶致敏3次后OVA激发1次建模,正常组以0.9%氯化钠溶液(normal saline,NS)为替代品致敏和激发。建模成功后通过血流变、血气及凝血四项指标评价哮喘大鼠血液系统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大鼠血浆及全血凝血黏度增加(P<0.05,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显著下降(P<0.05,P<0.05),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延长(P<0.01,P<0.05),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增高(P<0.01)。结论哮喘大鼠模型存在凝血平衡紊乱及血气等指标的改变。
董峰徐菡毕鑫星张洪瑞王成彬
关键词:哮喘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血液凝固
哮喘与凝血
2012年
哮喘是一种以阵发性气道梗阻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刺激性因素可诱发气道梗阻。目前,哮喘只能对症治疗,没有根治方法。近年来,对哮喘病理生理过程所涉及的止血、抗凝、纤溶等的了解日益增多。哮喘和支气管肺泡腔内的凝血前状态有关,抗凝和纤溶系统局部活性的损伤进一步加剧哮喘。本文概括了目前关于哮喘与肺部凝血平衡紊乱有关的知识。
董峰王成彬
关键词:哮喘凝血
Immulite 1000化学发光仪检测IL-6的性能验证
2012年
目的研究Immulite 1000检测IL-6的性能与特点,验证其是否能够用于IL-6的临床检测,为检验同行提供相关信息。方法对Immulite1000测定IL-6的精密度、可比性、线性、稳定性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 Immulite 1000测定IL-6精密度批内CV<2.31%,批间CV<6.1%,总体CV<6.6%,均能满足日常工作要求。Immulite 1000与Cobas e 411测定IL-6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二者测定结果之间相关系数为0.926(P<0.05),差值与均值的95%置信区间为(-154.94,128.21)。线性范围为6.23 pg/ml^971.3pg/ml,线性回归方程为y=1.0746x-11.191,R^2=0.9944。携带污染率为1.13%。结论对IL-6的检测建议在采血后24h内完成,Immulite1000检测IL-6显示了良好的精密度、线性、与Cobas e 411测定IL-6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用于临床IL-6的检测。
阮向军董峰王红霞杨丽余伟王成彬
关键词:IL-6
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董峰徐菡毕鑫星兰晓梅王成彬
关键词:哮喘动物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血液凝固
哮喘发生机制及葛根素干预研究
目的:  1.构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  2.在哮喘大鼠第一次哮喘发作前给予药物干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实验性哮喘有无预防作用。  3.在哮喘大鼠第一次哮喘发作后给予药物干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实验性哮喘有无治疗作用。...
董峰
关键词:哮喘病动物模型葛根素药理作用
哮喘大鼠凝血指标变化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大鼠凝血指标的改变。方法将28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哮喘组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氢氧化铝凝胶致敏3次后OVA激发1次建模,正常对照组以0.9%氯化钠溶液(normal saline,NS)为替代品致敏和激发。建模后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炎性细胞构成,肺组织病理学,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评价造模效果,通过检测血浆凝血四项,血浆及灌洗液中凝血因子活性对哮喘大鼠凝血平衡紊乱进行探讨。结果①哮喘组大鼠激发后可见喘息、口唇紫绀等典型的哮喘症状。②哮喘组大鼠肺组织HE染色见血管及气道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嗜酸细胞浸润增多最为特异,同时伴随有气道狭窄。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3.40±0.53×105/ml vs 10.69±0.84×105/ml)及嗜酸细胞(2.15±0.33%vs 27.79±2.58%)明显增多,肺组织匀浆中IFN-γ水平明显下降,TNF-α水平明显上升。④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大鼠血浆aPTT显著缩短,PT显著延长,Fbg增高;血浆中FⅡ、FⅤ、FⅧ活性显著降低,FⅫ活性显著升高;BALF中FⅡ、FⅤ、FⅦ、FⅧ、FⅫ活性显著升高,FⅪ活性显著降低。结论哮喘大鼠存在凝血平衡紊乱。
董峰阮向军张立文邸平夏全成王成彬
关键词:哮喘大鼠模型凝血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