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轮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结肠炎误诊1例分析
- 2011年
- 对缺血性结肠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87岁。因入厕时发现大量鲜血样便1 h急诊入院,不伴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史10 a余,5 a前因病窦综合征、阵发性房颤心脏置入双腔永久性起搏器,
- 苏轮刘雪
- 关键词:误诊
- 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40例被引量:1
- 2009年
- 陈昕白颖李晓利苏轮王亚真
- 关键词:稳心颗粒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液动力学参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左室功能
- 肺吸虫病误诊3例
- 病例1:女性,三岁半,间断发热1年余,于1999年8月入院.入院前一年出现间断性发热,每次间隔 5~6d,发热持续7~8d,发热前有轻度畏寒,体温最高40.1℃呈弛张热型.用退热药可降为正常,发热间歇期无临床症状,曾查胸...
- 苏轮王亚真李彬李松根刘琳张俊红
- 文献传递
- 托拉塞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托拉塞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托拉塞米,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7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O/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速度指数(VI)、加速指数(ACI)、预射血期(PEP)、收缩时间比率(STR)做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经4周托拉塞米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明显提高(P<0.05),预射血期、收缩时间比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速度指数、加速指数改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拉塞米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 陈昕刘雪薛俊仙李晓利苏轮王亚真
- 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心力衰竭心功能
-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对房颤病人血流动力学的临床评价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应用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评价持续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06年3月—2010年1月住院的房颤病人57例为研究对象,同期住院非房颤病人57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18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速度指数(VI)、加速指数(ACI)、液体水平(TFC)、左室功能/左室功能指数(LCW/LCWI)、预射血期(PEP)、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时间比率(STR),对其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房颤病人的CO/CI、SV/SI、VI、ACI较非房颤组低下(P<0.0 5);房颤组的PEP较非房颤组延长(P<0.0 5);房颤组LVET较非房颤组缩短(P<0.05);房颤组的STR较非房颤组增大(P<0.05)。结论房颤病人的左室功能低下。
- 苏轮薛俊仙陈昕孙沛白秉学李晓利李彬张金花武若君王亚真
- 关键词:房颤血流动力学左室功能
-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评价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九医院收治的老年CHF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观测两组用药前后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6 min步行试验(6MWT)等指标。结果用药前,两组BNP、hs-CRP、LVEF、SV、6M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5 d,试验组BNP、hs-CRP低于对照组;LVEF、SV和6MWT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CHF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分级且未增加明显风险。
- 郭玉松陈昕胡超许洪玲苏轮肖军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西孟旦B型脑钠肽老年
- 倾向值匹配法分析老年人群阿司匹林剂量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倾向值匹配法分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是否对阿司匹林剂量存在依赖性。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10年7月驻京干休所530例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剂量分为3组:未用阿司匹林40例为空白对照组,25~50mg组24例,75~100mg组466例。用花生四烯酸诱导光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率≥20%诊断为血小板高反应性。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将3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基础疾病、服心血管病药物等14个协变量完全匹配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25~50mg组,75~100mg组的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分别为72.50%,37.50%,13.7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5,P〈0.01)。经倾向值匹配后,每组各17例患者临床基线完全匹配,空白对照组,25~50mg组,75~100mg组的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分别为82.35%,47.06%,11.7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0,P〈0.01)。结论服用阿司匹林剂量在0~100mg变动,抗血小板作用对阿司匹林剂量有依赖性,多数口服≤50mg/d的阿司匹林患者达不到抗血小板作用。
- 李晓利王永吉范利陈昕张金花马聪张荣强苏轮胡超
- 关键词:阿司匹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血小板聚集
- 长期间断发热2例分析
- 2010年
- 苏轮薛俊仙陈昕王亚真
- 关键词:发热
- 冠脉介入术并发腹膜后血肿3例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苏轮薛俊仙陈昕
- 关键词:腹膜后间隙
- 阿尔马尔与波依定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比较阿尔马尔和波依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采用平行、对照、开放的方法 ,选取门诊和住院成年高血压患者 6 3例 ,年龄 36~ 6 9岁 ,舒张压 (DBP)在 90~ 110mmHg之间。选取符合条件者随即录入阿尔马尔组 5~ 10mgbid ,或波依定组 5~ 10mgbid ,治疗 8周 ,观察降压效果、副作用、QT离散度 (QTd)、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对轻、中度高血压者以每日 10~ 2 0mg的阿尔马尔治疗 8周后 ,SBP可由 15 7± 6降至 139± 6mmHg ,DBP由 10 1± 3降至 84± 4mmHg。总有效率分别为 77.4 %、87.1%。阿尔马尔对血压、心率、QTd的降低均明显优于波依定 (P <0 0 1)。结论 与波依定组相比 ,阿尔马尔不仅降压上有明显疗效 ,而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王亚真李彬李松根苏轮
- 关键词:波依定高血压QT离散度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