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纪兰
- 作品数:95 被引量:2,029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渤海冬夏季环流的数值研究被引量:41
- 1998年
- 用三维陆架海模式(HAMSOM)对渤海的冬夏季环流进行了研究。指出:就垂向平均而言,渤海的冬夏季环流结构基本一致,且与垂向平均的潮余流相似。渤海环流(潮余流、冬季和夏季环流)有显著的三维结构:冬季,上层主要为风漂流,下层为补偿流;夏季,潮、风和密度对环流的贡献都较大,表现为复杂的三维结构。文章对渤海环流作了深入的探讨,并给出了渤海潮余流、冬季和夏季环流的流场结构。
- 黄大吉苏纪兰张立人
- 关键词:潮余流冬季环流夏季环流数值模拟环流
- 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被引量:6
- 2013年
-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对自然界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此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活动不应超越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宜损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提供。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中,不少工程项目高消耗、低水平、重复建设,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的牺牲品。即使在经济已经起飞的今天,这一势头也并未得到很好的遏制。因此,
- 苏纪兰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安全人类社会经济建设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 如何正确认识Argo计划被引量:11
- 2001年
- 苏纪兰
- 关键词: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漂流浮标剖面浮标气候预测
- 世界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对浙江海洋开发的启示被引量:1
- 1998年
- 80年代以来,围绕海洋经济的发展,浙江省先后提出并制定了有关的规划与措施,尤其是在1992年,为大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政府颁发了《浙江省海洋开发规划纲要(1993~2010年)》,提出了在下个世纪初把浙江建设成为以国际深水大港为依托,港口、渔业、工业贸易和旅游综合发展的“海洋经济大省”的战略目标。这一跨世纪的纲要为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描绘了壮阔的前景。但从浙江所拥有的海域面积和资源量来看,其当前的发展态势与“海洋经济大省”的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事实上.我国海洋经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远。因此,认识和总结它们的发展道路与经验,可以为浙江在建设“海洋经济大省”
- 苏纪兰
-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开发
- 杭州湾水位低频波动机制分析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利用谱方法分析了杭州湾海区1973—1974年冬夏季水位低频波动的特征。所建立的复谱响应模式,基本上能将影响湾内水位波动的各动力因素及其贡献大小有效地分离开来。结果表明,沿岸风的Ekman输运效应对湾内水位波动的影响比当地风摩擦作用更为重要,陆架自由波动的影响效应亦明显存在。此外,一个近似估算还表明,湾内0.4cpd的水位波动特别明显,可能与黄、渤海海湾的共振有关。
- 陈伟苏纪兰
- 关键词:水位低频
- 中国的赤潮研究被引量:71
- 2001年
- 赤潮 (有害藻华 )这种海洋灾害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近年来我国赤潮的发生频率、规模和面积不断增大 ,对我国沿海养殖业、渔业资源、渔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的危害和威胁 ,严重影响了沿海经济。因此 ,加强与赤潮相关的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 ,才能认识赤潮的发生机制 ,并结合建立的监测网络 ,进行赤潮灾害预报预警 ,对减少赤潮的危害 ,保障我国沿海经济的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苏纪兰
- 关键词:赤潮有害藻华海洋污染
- 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端点延拓被引量:237
- 2003年
- 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时间序列信号分析方法.该文在对HHT深入研究与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发展了信号的镜像闭合延拓和包络的极值延拓两种方法.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检验了两种方法,并与Huang等(1998,1999)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镜像闭合延拓法根据信号端点的分布特性,把镜子放在具有对称性的极值位置,通过镜像法把镜内信号映射成一个周期性的信号,不存在端点,从根本上避免了经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的端点问题.极值延拓法简单易行,具有与镜像闭合法相当的效果,在处理非对称波形信号时更显其优越性.
- 黄大吉赵进平苏纪兰
- 关键词:镜像法EMD
- 1995年以来我国对黑潮及琉球海流的研究被引量:56
- 2000年
- 袁耀初苏纪兰
- 关键词:黑潮海洋动力学
-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进入21世纪,我国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凸显。海洋为中国人提供了约20%的动物蛋白质食物23%的石油资源和29%的天然气资源,以及多种休闲娱乐及文化旅游资源。人类海洋开发活动依附于生态系统,同时又对生态系统造成...
- 苏纪兰
- 关键词:海洋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风险预警
- 文献传递
- 南黄海西北部夏季潮锋的观测和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根据2001—2004年逐年6月多学科综合调查资料和同期NASA的MODIS/Terra卫星遥感SST资料,对南黄海西北部夏季潮锋的不连续分布现象做了分析;并通过三维潮流数值模式计算Simpson-Hunter参数(以下简称S-H参数)分布,对不连续分布的形成机制做了讨论。层化季节南黄海西北部的苏北浅滩-海州湾外侧和山东半岛东部的成山头-石岛外海存在显著潮锋现象,而在两海域之间、青岛以东的山东半岛南部121°~122°E的近岸海域无显著潮锋持续存在;较高分辨率的潮流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潮锋的不连续性分布主要是由潮混合和地形的共同作用而形成。潮锋不连续处海域潮混合较弱,层化现象更为显著。南黄海西北部底层锋形态较为显著,位于通过潮流模式计算的Simpson-Hunter参数1.8~2.4之间,与2.2等值线分布较为一致;表层锋则在海州湾外侧和石岛沿岸海域较为明显。潮锋不连续的分布特征对该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叶绿素a、中华哲水蚤、鳀鱼卵子等的数量分布都在潮锋显著的苏北浅滩-海州湾外侧和成山头-石岛外海海域形成较为密集的分布。
- 周锋黄大吉万瑞景苏纪兰张涛丁涛周蓓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