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德辰

作品数:77 被引量:57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地震
  • 13篇地质
  • 13篇古地震
  • 9篇沉积物
  • 8篇龙门山
  • 7篇火山
  • 6篇盆地
  • 6篇层序
  • 5篇地貌
  • 5篇地质学
  • 5篇大陆科学钻探
  • 4篇地质公园
  • 4篇叠层石
  • 4篇中国大陆科学...
  • 4篇三叠
  • 4篇三叠世
  • 4篇前陆
  • 4篇前陆盆地
  • 4篇青藏高原
  • 4篇晚三叠世

机构

  • 69篇中国地质科学...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四川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建筑材料...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山西省地质调...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76篇苏德辰
  • 16篇孙爱萍
  • 8篇李海兵
  • 8篇乔秀夫
  • 7篇颜照坤
  • 7篇梅冥相
  • 7篇李勇
  • 5篇闫亮
  • 4篇杨经绥
  • 3篇赵国华
  • 3篇董顺利
  • 3篇郭宪璞
  • 3篇周荣军
  • 2篇云锟
  • 2篇陈荣坤
  • 2篇和政军
  • 2篇张晓西
  • 2篇葛铭
  • 2篇刘树根
  • 2篇吕洪波

传媒

  • 19篇知识就是力量
  • 7篇地质学报
  • 6篇地球
  • 6篇地质论评
  • 5篇中国地质
  • 5篇岩石学报
  • 4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建材地质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矿业
  • 1篇中国非金属矿...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桂林冶金地质...
  • 1篇国土资源科普...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学钻探——深化岩石学研究的金钥匙被引量:7
2013年
岩石学的研究对象是岩石,但离开具体的岩石标本是无法进行岩石学研究的,而要开展深入的岩石学研究,仅仅依靠从地表获取的岩石样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获得来自地球深处的岩石标本,这就只能依靠钻探工程了。科学钻探可以为岩石学研究提供来自地球深部的岩石样品,而开展对这些来自地球深处、携带大量信息的连续岩心进行系统研究,必然会促进岩石学的发展。而岩石学研究成果又能够为钻探施工提供设计依据,同时,深入的岩石学研究对钻探工程提出的要求还能够促进钻探技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只有充分重视钻探工程才是真正重视地学研究、重视岩石学研究。
张晓西杨经绥张惠胡郁乐苏德辰
关键词:岩石学岩石可钻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在地勘行业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6年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信息产业中一个相对独立并且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解决资源、环境、人口、减灾防灾等等重大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GIS的概念、功能及其在地勘行业中的应用。
苏德辰
关键词:GIS地勘行业矿产资源勘探
北京永定河谷中新元古界雾迷山组叠层石生长控制因素探讨
2017年
北京永定河谷庄户洼剖面中新元古界雾迷山组产出大量叠层石。本文对其形态进行分析测量,获得叠层石优势生长方向的雷达图,结合雾迷山组时期古板块方位、波痕构造所指示古水流方向及当时的构造应力方向等信息进行分析,对叠层石形态生长控制因素进行综合探讨。分析表明,因雾迷山组形成时期华北板块位于赤道附近,永定河谷庄户洼剖面雾迷山组叠层石形态不受阳光控制,控制其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古水流。另外,构造应力活跃所引起的古地震频发导致了软沉积物向深海滑塌也影响了叠层石的生长形态,硅质填充物在后期破坏了叠层石的形态。对叠层石形态生长控制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可帮助理解叠层石形态生长机理和古环境,具有重要的地球生态学意义。
黄敏苏德辰蒋子堃刘本培陆晨明赵彦旭孙爱萍褚智慧
关键词:叠层石生态学雾迷山组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概括了中国非金属矿工业的现状 ,分析了中国非金属矿工业面临的矿产资源相对匮乏、环境问题突出以及技术落后、贸易秩序混乱等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对中国非金属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措施。
苏德辰王维
关键词:非金属矿工业矿产资源贸易秩序资源勘查深加工
乌龙峡——大同盆地上的地质奇观
2024年
峡谷是因河流强烈下切形成的狭窄幽深的谷地,多发育在新生代以来的地质构造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两侧多为陡坡或峭壁。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牙雅鲁藏布大峡谷、晋陕交界的黄河大峡谷等都是典型实例。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桑干河上的乌龙峡是一个由火山熔岩喷发,后经桑干河水冲刷形成的规模不大但较为特殊的峡谷。从高空俯瞰,它犹如一条黑色的巨龙。
苏德辰冯仕达
关键词:地质构造运动雅鲁藏布大峡谷大同盆地火山熔岩新构造运动
黄土高原上的“魔鬼城”——大同土林被引量:1
2021年
相信大家都对石林有所耳闻,最著名的莫过于云南石林景区。云南石林由坚硬的石灰岩在风化作用,特别是地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数十米高锥状、尖塔状岩柱,密密匝匝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蔚为壮观的石林。土林则是由松散的沉积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景观。如果说石林是凝固的雕塑,那土林就是流动的油画。土林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在整个华北,被开辟为地质公园的土林景区只有大同土林。与云南元谋盆地、西藏阿里札达盆地的土林相比,大同土林并非孤立在荒原之上,而是在地平线以下,平视远望与广阔大地无异,但低头俯视,土林却藏匿于其中。形成千姿百态的土台、土柱、土崖、土岭、土墙等地貌,行走其中,仿佛置身"魔鬼城"中。
苏德辰孙爱萍郑文君
关键词:地质公园风化作用
跟着地质学家走读西山(一) 揭秘雪球事件与生命大爆发
2020年
如果你是一个地质迷,你一定会知道"北京西山"。北京境内的西部山区统称北京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北京西山是中国现代地质学的诞生地,被誉为中国的地学摇篮。2020年恰逢中国地质事业的开篇之作——《北京西山地质志》正式出版100周年。《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编辑部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苏德辰老师为大家精心推出了地质科考研学课程——跟着地质学家探秘地球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让我们跟随苏老师的脚步,沿着109国道和108国道,一起走读西山,探索地球奥秘。
苏德辰
关键词:千里之行地质事业
土林揭秘
2023年
20世纪60年代,为了研究元谋盆地的冰川和新构造活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的钱方多次到云南元谋盆地进行野外地质调查,他在元谋盆地的上新统一更新统地层分布区,发现多片被流水冲刷后形成的土柱,这些土柱“高低参差、密密层层,层见叠出,远看如一片森林”1977年,钱方将这种地貌形态命名为“土林”并写进了他公开发表的篇科研论文中。从此,“土林”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地貌类型,逐渐被地学界所接受。
苏德辰苏德辰
关键词:元谋盆地新构造活动地貌形态地貌类型更新统地质力学
Fischer图解及其在旋回层序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西山张夏组为例被引量:41
1995年
Fischer图解(又称为容纳空间图解)为人们研究沉积旋回在空间上的叠置规律、相对海平面变化、层序级次的划分以及地层层序对比等提供了一种客观实用的方法。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该图解的绘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运用该图解,将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张夏组划分为1个大的三级旋回层序和4个四级旋回层序,根据图解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讨论了旋回层序与构造运动间的关系,提出华北板块晚寒武世之前的"翘翘板运动"应始于中寒武世张夏期之早期到中期。
苏德辰李庆谋罗光文梅冥相
关键词:旋回层序张夏组地层寒武纪
高山仰止三江源--记三江源国家公园
2022年
2021年10月12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等5个国家公园,标志着我国全面开启了国家公园建设的新篇章。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三江之源源远流长“天上流下来一条河,是黄河母亲河,天上流下来两条江,是长江、澜沧江,天上玉龙飞舞是连绵的雪山,这源远流长的三江源哟,是我美丽家园……”一首由藏族作家昂旺文章创作的《守望三江源》歌曲。
苏德辰陈锐(文/图)丁弘(文/图)卓鹏(文/图)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公约》母亲河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