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灵和 作品数:45 被引量:265 H指数:8 供职机构: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7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情况报告及其并发症防治要点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1980年由 Gauderer 等介绍并应用于临床,其操作简便,创伤小, 并发症少,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长期肠内营养首选的治疗途径。作者自2003年~2006 年,收集浙江省立同德... 吕丹杨 陈军贤 刘海燕 赵秋枫 夏亮 钟燕敏 罗灵和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诊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罗灵和 陈明显 刘海燕 赵秋枫 王双珠 庄永卫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AP又可根据病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关键词: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参麦注射液佐治急性重症胰腺炎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6年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多有胰腺实质广泛坏死、出血和炎症反应的特征,且多发生严重的全身并发症,对人体危害大。笔者通过联合参麦注射液对SAP患者治疗20例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消化科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1]诊断标准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9例,病因无显著性差异,根据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 黄超 罗灵和 陈军贤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 参麦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佐治急性胰腺炎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佐治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二组,对照组患者45例,治疗组42例;观察二组患者用药前后观察患者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及腹痛缓解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腹痛缓解... 罗灵和 陈军贤 钟燕敏 赵秋枫 夏亮关键词:参麦注射液 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 文献传递 干燥综合征合并慢性假性肠梗阻一例 被引量:4 2005年 郑小娟 高敏 罗灵和 刘芊 李江波 马阿火关键词:慢性假性肠梗阻 干燥综合征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 反复上腹痛 腹部立位平片 浆细胞浸润 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 :观察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胃镜检查分两组,无痛胃镜组为2009年1月-2010年5月每周三在我院行丙泊酚麻醉下胃镜检查的所有患者,普通胃镜组为同一时期每周一在我院行利多卡因胶浆口服局麻下胃镜检查... 刘海燕 陈军贤 罗灵和 夏亮 徐平珍 计东霞 丁丽清文献传递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大球囊扩张治疗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大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大球囊扩张(EPLBD)治疗憩室旁乳头合并胆总管大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共87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大结石的患者,EPLBD组45例采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大球囊扩张术取石;EST组42例行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观察2组患者Ⅰ期取石成功率、取石时间、术中碎石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EPLBD组Ⅰ期取石成功率为91.1%,EST组为92.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石时间EPLBD组为(25.48±7.92)min,EST组为(35.56±9.23)min,碎石率分别为16.3%和34.6%,EPLBD组明显少于EST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LBD组及EST组术后出血、术后胰腺炎、胆管炎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穿孔及死亡病例。结论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大球囊扩张术治疗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大结石可以缩短取石时间,减少术中碎石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罗灵和 陈军贤 赵秋枫 夏明星 徐平珍 计东霞 徐婵 楼飞燕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括约肌切开术 气囊扩张术 清胰汤为主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清胰汤为主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灌胃。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淀粉酶、超敏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清胰汤治疗肝郁气滞型AP临床疗效较好。 庄永卫 夏亮 罗灵和 陈明显 陈军贤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清胰汤 肝郁气滞型 抗菌药物对肝硬化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对肝硬化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2013年收治的3 60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抗感染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600例患者发生感染803例,感染率为22.30%,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100例,感染率为12.45%;首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肝硬化分级ChildpughA在死亡组和生存组感染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感染中,有效与无效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分级Child-pugh C与菌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在生存和死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疗效较低,其中喹诺酮类药物比三代头孢更适合作为一线用药,抗感染并积极进行保肝治疗,同时及时提供细菌鉴定以及药敏报告,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罗灵和 赵建民 夏亮 刘海燕关键词:抗菌药物 肝硬化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基于16S rRNA序列分析肠道菌群失调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分布,挖掘与UC形成和发展显著相关的菌属结构,促进UC的研究和新药开发.方法提取各研究样本染色体DNA,并进行DNA片段长度检测和定量.对提取的DNA样本进行16S r RNA V3区基因扩增及焦磷酸测序.结果 U C患者的肠道菌群整体结构与健康对照人群具有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丰度降低.其中在11个代谢通路中二组平均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肠道菌群结构的异常改变与UC的发生发展存在较强相关性.多个代谢通路参与了UC的形成发展.通过分析疾病相关的关键菌群结构,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分子病理基础,并为新药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姜洋 赵秋枫 王实 罗灵和 徐平珍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RRNA 测序 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