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征保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组蛋白修饰改变在亚砷酸钠毒性效应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组蛋白H3修饰在亚砷酸钠暴露引起的毒性效应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在HBE细胞中构建组蛋白H3赖氨酸修饰位点突变的细胞株,用亚砷酸钠作用于细胞,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其细胞毒性;用微核实验检测组蛋白H3K4突变后对亚砷酸钠诱导DNA损伤的影响;用蛋白印迹检测亚砷酸钠对H3K4甲基化蛋白表达的影响并用qRT-PCR筛查了其上游修饰酶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组蛋白修饰缺陷细胞株中,H3K4修饰缺陷后的HBE细胞在1 mol/L亚砷酸钠染毒作用下细胞活力降低60%左右(P<0.01),且可致HBE细胞双核微核率升高2倍以上(<0.01);1 mol/L亚砷酸钠处理HBE细胞可引起H3K4me2/3蛋白水平升高(P<0.05),同时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修饰酶1(LSD1)的表达下降(P<0.01)。结论:亚砷酸钠染毒诱导细胞组蛋白修饰发生改变,其中H3K4甲基化修饰水平上调,可能参与砷引发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过程,其修饰改变可能受到LSD1的调控。
- 牛林梅章征保曾晓雯朱小年陈雯李道传
- 关键词:亚砷酸钠DNA损伤
- 多环芳烃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修饰与DNA损伤的关系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多环芳烃(PAHs)暴露对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s)的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修饰(p-H3S10)改变与DNA损伤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辽宁省本溪市某钢铁厂75名焦炉作业工人作为PAHs暴露组,并以年龄、工龄、劳动强度和高温作业为匹配因素,选取当地50名热轧厂工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尿1-羟基芘(1-OHP)水平.采用彗星实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s)DNA的损伤程度,测量彗星尾距(OTM)、彗星尾部DNA百分比(Tail DNA%),用ELISA分析特异组蛋白p-H3S10水平.采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组间人群PAHs暴露、DNA损伤程度和组蛋白p-H3S10水平的关联.采用bootstrap的方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分析尿1-OHP、DNA损伤和组蛋白修饰之间的关联调控关系.结果 对照组和PAHs暴露组人群的年龄分别为(45.32±8.32)、(43.87±5.67)岁(P=0.284).PAHs暴露组的组蛋白p-H3S10水平M(P5-P95)[4.54(1.85-23.91)]高于对照组2.21(0.68-4.71)(P〈0.001).以暴露人群的尿1-OHP进行分组后发现,P0-P25、P26-P50、P51-P75、P76-P100组蛋白p-H3S10水平分别为(2.59±1.19)%、(3.24±2.81)%、(5.55±3.25)%、(8.77±7.84)%(P趋势〈0.001).p-H3S10水平、OTM值、Tail DNA%与尿1-OHP均存在线性关联,β(95%CI)值分别为0.264(0.167-0.360)、0.500(0.299-0.702)、0.510(0.384-0.671)(P〈0.001),且p-H3S10水平与OTM值和Tail DNA%呈正相关,β(95%CI)值分别为0.149(0.073-0.226)、0.220(0.132-0.308)(P值均〈0.001).DNA损伤对PAHs诱导p-H3S10修饰改变的中介效应值为0.054(P=0.040).结论 PAHs暴露可致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以及组蛋白p-H3S10修饰升高,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修饰改变可能在调控细胞DNA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 王方萍朱小年章征保陈丽萍樊俊灵黎青叶陈燊陈雯
- 关键词:DNA损伤1-羟基芘
- microRNA在苯并(a)芘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检测miRNA在苯并(a)芘(BaP)致癌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功能。方法利用BaP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获得了不同转化阶段的细胞模型(HBER、HBERNT、HBERT),并利用生物芯片对这些细胞中的miRNA表达进行检测,筛选可能参与BaP致癌过程的miRNA。结果在可检测到的856个miRNA中,我们发现20个miRNA与细胞转化相关,其中12个miRNA在BaP诱导细胞转化早期就有表达变化,进一步筛选发现miR-638在细胞转化时表达下调,并且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可能参与细胞转化的过程。结论 miRNA参与了BaP诱导细胞转化的过程,并发挥了重要功能,提示可作为BaP致癌早期的生物标志。
- 漆光紫刘彩霞章征保周敏韦连登庞雅琴
- 关键词:MIRNA支气管上皮细胞
- 组蛋白修饰在亚砷酸钠抑制细胞双链断裂修复中的作用
- 目的 筛选出参与亚砷酸钠抑制DNA双链断裂(DSB)修复过程的组蛋白H3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位点并初步探讨组蛋白修饰参与DSB修复的机制.方法 用0.1μmol,L-1,0.25, 0.5和1 μmol,L-1的亚砷酸钠处...
- 章征保李道传牛林梅陈雯
- 关键词:组蛋白亚砷酸钠DNA双链断裂
- 多环芳烃与苯对焦炉作业工人周围血血象和淋巴细胞DNA损伤影响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焦炉作业工人混合接触多环芳烃(PAHs)与苯对其周围血血象和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毒效应及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以150名焦炉作业工人为接触组,按工作区域分为炉底、炉侧和炉顶亚组;以60名非焦炉作业工人为对照组。采集2组人群周围血样和尿样,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法和HPLC-质谱法检测尿1-羟基芘(1-OHP)和尿苯巯基尿酸(SPMA)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采用协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调整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和烧烤食物摄入等混杂因素后,分析PAHs与苯混合接触对尿中代谢产物、血常规指标和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尿1-OHP水平存在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接触组炉底亚组<接触组炉侧亚组<接触组炉顶亚组的趋势(P<0.05),接触组炉底、炉侧、炉顶3个亚组人群尿1-OHP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9、9.2和29.1倍;接触组炉顶亚组人群尿SPMA分别高于其余3组(P<0.05),接触组炉顶亚组人群尿SPMA为对照组的3.2倍。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3个亚组人群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均下降(P<0.05);接触组的炉顶亚组人群红细胞(RBC)计数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炉底、炉侧、炉顶3个亚组人群淋巴细胞Olive尾距(OTM)和尾部DNA百分率(Tail DNA%)均升高(P<0.05);3个亚组人群的OTM分别为对照组的11.1、12.0和13.1倍,Tail DNA%分别为对照组的15.5、17.2和17.5倍。研究对象的RBC计数和HCT水平均与尿1-OHP水平呈负相关(P<0.01),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尿SPMA水平呈正相关(P<0.01),淋巴细胞OTM和Tail DNA%水平均与尿1-OHP水平呈正相关(P<0.01)。接触组人群的PAHs和苯混合接触对其血液毒性或淋巴细胞DNA损伤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 PAHs和苯混合接触可导致焦炉作业�
- 李霄郑丹雪高晨李婕吴凡章征保柏青高峰张海燕肖勇梅陈雯陈丽萍
- 关键词:多环芳烃苯遗传毒性1-羟基芘
- 毒理学评价试验新策略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目前世界范围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超过10万种,年产量大于1t的化学品约为3万种,其中仅有少数化学物质进行过系统的毒理学评价.化学物质的安全涉及食品、环境和职业安全等领域,其中环境化学物污染、职业环境化学物超标、食品安全等已成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现行的动物试验体系应用于毒理学评价存在很多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动物染毒剂量远远高于人实际接触;小数量实验动物到大量人群外推的不确定性;耗资、耗时多,无法适应实际需求;无法测定化学物的混合暴露和交互作用等.
- 章征保李道传陈雯
- 关键词:毒理学评价环境化学物化学物质实验动物食品安全
- 组蛋白密码——应答环境暴露的基因转录调控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修饰在化学物诱导DNA损伤修复以及细胞恶性转化中的调控机制以及与环境或职业因素暴露相关的特异性改变及其生物学意义,寻找早期应答环境暴露的效应生物标志物。【方法】利用化学致癌物苯并(a)芘(Ba...
- 陈丽萍章征保朱小年高晨李道传邢秀梅曾晓雯王庆肖勇梅陈雯
- 关键词:组蛋白修饰DNA损伤修复生物标志物
- 文献传递
- 慢性低剂量苯暴露血液毒性毒作用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苯是Ⅰ类致癌物。研究表明在慢性低剂量暴露下苯仍然具有血液毒性,识别苯血液毒性毒作用模式中关键事件有助于推动苯职业暴露限值的调整,因此,本文就苯环境暴露、代谢过程、靶器官、表观遗传、毒性效应及中毒结局6个方面对慢性低剂量暴露条件下与苯中毒过程相关的关键事件进行综述。
- 高晨章征保陈丽萍陈雯
- 关键词:毒性作用血液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