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钢

作品数:22 被引量:73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6篇选择性脊神经...
  • 6篇切断术
  • 6篇外科
  • 6篇脊神经
  • 6篇脊神经后根
  • 6篇脊神经后根切...
  • 6篇根切
  • 6篇后根
  • 6篇后根切断
  • 5篇选择性脊神经...
  • 5篇痉挛
  • 5篇痉挛性
  • 5篇脊神经后根切...
  • 5篇后根切断术
  • 4篇外科手术
  • 4篇显微外科
  • 4篇显微外科手术
  • 4篇脑瘫
  • 4篇痉挛性脑瘫

机构

  • 2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南宁市第二人...
  • 2篇钦州市第二人...
  • 1篇医学部

作者

  • 22篇程钢
  • 16篇劳镇国
  • 14篇朱家恺
  • 11篇刘小林
  • 10篇刘均墀
  • 9篇许扬滨
  • 6篇于国中
  • 5篇朱庆棠
  • 4篇庞水发
  • 3篇秦允
  • 3篇谭样清
  • 2篇黄粹业
  • 2篇黎志明
  • 2篇李平
  • 2篇江宏
  • 1篇黄帆
  • 1篇侯国庆
  • 1篇徐评议
  • 1篇李智勇
  • 1篇李晓曦

传媒

  • 13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2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6
  • 3篇199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腹部岛状皮瓣被引量:4
1996年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侧腹部岛状皮瓣可移转到达的部位、临床价值和改进的手术方法是否可行。通过5例(4例乳癌根治术后放疗致腋部放射性溃疡,1例骶部纤维肉瘤术后复发需再次广泛切除)的修复实践均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认为侧腹部皮肤的血运主要由第9,10,11肋间动静脉外侧皮支供给,各支间相互吻合交通,由其中任何一条动静脉为蒂均可保证岛状皮瓣的成活。血管蒂可分离得较长,皮瓣能移转到达的部位较广,并可带有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成为有感觉的皮瓣。经实践证明改进的手术方法也切实可行。
于国中劳镇国刘均墀程钢
关键词:侧腹部岛状皮瓣
臂丛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8
199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从1984年5月至1994年5月共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患者105例,手术方法包括神经松解术、神经直接缝合术、神经移植术和神经转移术。结果:54例经1年以上随访,功能恢复优良率达58.25%。结论:临床资料表明,(1)开放性臂丛损伤应尽早修复,而闭合性的可保守治疗观察3~6个月;(2)当神经断裂时应尽量利用近端残留的神经根或干优先修复远端重要的神经束,同时,即使长度超过10cm的神经段移植亦可获得较好的效果;(3)术后要作长期的随访观察,以便检查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和决定是否需要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劳镇国刘均墀朱家恺江宏程钢刘小林许扬滨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显微外科手术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节段和比例对解痉疗效的影响
2000年
李智勇程钢刘小林劳镇国黄东锋卓大宏朱家恺
关键词:痉挛性脑瘫SPR疗效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50例临床报告被引量:40
1995年
从1992年12月至1994年10月,对50例痉挛性脑性瘫痪施行了选择性行神经后根术。手术降低了异常增高的肌张力,解除了痉挛,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介绍了手术要点,并讨论手术适应证,神经切除比例等影响临床疗效的有关因素。
刘小林朱家恺程钢刘均墀劳镇国于国中庞水发张自杰许杨滨曾路平
关键词:痉挛性脑性瘫痪脊神经后根切断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早期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8
1995年
自1992年以来对50例下肢痉挛患者施行L_2~S_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术后早期出现严重并发症2例,占4%,包括喉头水肿和神经元性膀胱。其他井发症有双下肢乏力20例、皮肤感觉异常15例、伤口愈合不良1例、皮下积液2例、不明原因腹痈4例、短暂性尿潴留2例等。SPR是创伤性较大的手术,应严格适应症的选择,抓好术前、术中和术后各环节,才能减少或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程钢朱家恺刘小林刘均墀劳镇国
关键词:下肢痉挛显微外科手术并发症痉挛性脑瘫
用荧光PCR对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进行早期诊断及携带者检测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 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s disease,WD)进行早期诊断和携带者检测。方法 在 6 6例 WD患者、5 5名健康的家系成员和 30例其他疾病患者 (作为非 WD对照组 )中 ,检测了中国人 WD基因的突变热点 Arg778L eu;随机抽取 3例样本 (2例来自 WD患者组 ,1例来自对照组 )进行 DNA测序以验证结果。结果 在 6 6例 WD患者中检出 5例 Arg778L eu突变纯合子和 2 1例突变杂合子 ,总检出率为 39.4% ;在 5 5名 WD家系成员中检出了 12例杂合子 ,并确定其中 11例是 WD致病基因携带者而不是症状前患者 ;DNA测序结果与荧光 PCR结果一致。结论  8号外显子 Arg778L eu突变是中国人 WD的高频突变点 ,荧光 PCR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检出率高等优点目的 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s disease,WD)进行早期诊断和携带者检测。方法 在 6 6例 WD患者、5 5名健康的家系成员和 30例其他疾病患者 (作为非 WD对照组 )中 ,检测了中国人 WD基因的突变热点 Arg778L eu;随机抽取 3例样本 (2例来自 WD患者组 ,1例来自对照组 )进行 DNA测序以验证结果。结果 在 6 6例 WD患者中检出 5例 Arg778L eu突变纯合子和 2 1例突变杂合子 ,总检出率为 39.4% ;在 5 5名 WD家系成员中检出?
黄帆梁秀龄徐评议林正周向平王莹侯国庆程钢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基因突变基因诊断
股神经与股四头肌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被引量:8
1998年
目的:通过对股神经和股四头肌的解剖学研究,并结合临床应用的结果,研究在股前部手术中如何保存伸膝关节的功能。方法:对10例20例男性尸体下肢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股神经肌支的分布、数目和长度,及其与股四头肌各头的关系。并对22例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效果进行随访。结果:(1)股神经在腹股沟终点偏外约4.5mm以总干或分束形式进入股部,分支向下呈放射状分布,支配缝匠肌和股四头肌各部分,多有独立的血管神经供应系统;(2)股神经和旋股外动脉降支到股直肌、股外侧肌的分布模式有神经-血管-神经血管和神经血管-神经-神经血管两种。结论:切取股前外侧皮瓣,对股四头肌的功能无明显的影响,但在手术中要注意保护神经分支。股直肌偶有单一血管神经分支支配,亦要保存其血供。
劳镇国于国中刘均墀刘小林程钢许扬滨
关键词:股神经股四头肌
手外伤病因、发病学特点与社会学后果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83
2000年
目的 了解广州及周边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急诊手外伤的病因、发病学特点与社会学后果。方法 对 1998年度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手外伤住院患者 86例 ,进行前瞻性调查和随访分析。结果 中重度手外伤占同期住院治疗的骨科急诊总数的 3 3 .6%。每天在 12~ 18时最易受伤。机械制造业、木工、建筑工和农民是手外伤的高发工种 ;冲压机床、电锯、电刨和刀及摩托车是几种最常见的致伤物。人为因素仍是手外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构成上以工业性手外伤最多。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中的劳动保护制度较差。每例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平均为 $10 5 92元 ,缺岗时间为 12 6.3d。仅有 44.6%患者的手功能可恢复到优良级。结论 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手外伤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社会学后果严重 ,但发病学特点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因此 ,手外伤的预防工作和劳动保护制仍应加强 ,医疗资源的配置应适应新的情况。
秦允刘小林程钢向剑平朱家恺劳镇国许扬滨
关键词:手损伤流行病学医学社会学
输精管显微外科吻合术后复通效果临床研究被引量:14
1999年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输精管吻合复通的临床效果。方法从1978年8月起,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无创伤缝针线,在手术显微镜下施行一层和二层方式的输精管显微外科吻合,术后得到随访252例,其中作一层吻合133例,二层吻合119例。术后不留置腔内支架。结果共作输精管吻合277例,随访率91.2%。复通效果以射出精液中出现活精子作为依据者有248例,复通率达98.4%,以配偶妊娠作为判断标准者有208例配偶已获妊娠,妊娠率达82.5%。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输精管吻合手术,可得到良好的吻合,并发症少,可大大提高术后的复通率和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庞水发于国中程钢劳镇国劳镇国谭样清许扬滨刘兴民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输精管吻合术
运用组织工程学原理构建许旺细胞三维培养体系被引量:24
2001年
目的 探讨普通重力和模拟微重力条件下构建许旺细胞三维培养体系的方法。 方法 对聚羟基乙酸细丝支架进行化学改性处理后再以层粘连蛋白进行生物学修饰 ;分别在普通重力和模拟微重力条件下把原代许旺细胞悬液接种在支架材料上 ,观察许旺细胞的粘附生长情况。 结果 两种重力条件下许旺细胞在聚羟基乙酸支架表面都能良好贴壁生长 ,培养 2 d时细胞生长稳定、密度适中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许旺细胞在支架表面的分布更均匀。 结论 普通重力和模拟微重力环境都适宜构建许旺细胞的三维培养体系 ,模拟微重力环境可能更为有利。
黎志明朱家恺程钢朱庆棠秦允李志勇成少安
关键词:许旺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