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波 作品数:20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ECMO治疗严重胸腹部挤压伤合并ARDS 1例 被引量:2 2021年 创伤在我国目前已成为青壮年第一位死亡原因[1]。有研究报道,创伤是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常见原因,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发现临床常见的ARDS发病诱因中,创伤占7%[2],约50%的创伤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胸部损伤,导致创伤性ARDS的发生[3];另有报道ICU创伤患者的病死率约为10%,其中ARDS是主要诱因[4]。笔者报道1例患者被煤矿车挤压胸腹部约10min,出现创伤性湿肺并ARDS,亦合并腹腔活动性出血并意识障碍、面部青紫、间接性眼部病变,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损害控制性剖腹术及ECMO应用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程波 裴辉 徐东 王楠 崔宗朝 王万朋 朱志强 朱长举关键词:胸腹部损伤 挤压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SIAH2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013年 SIAH2是1种E3泛素连接酶,目前的研究表明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参与肿瘤生长的调节。Malz等发现SIAH2与肝细胞癌(HCC)的复发、转移有密切关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是Ras-ERK途径中重要的信号蛋白,Ras蛋白的激活与人体肿瘤的发生有关。SIAI-12在HCC中可能通过Ras—ERK途径影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范正军 孙涛 彭飞 程波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肝细胞癌 ERK途径 RAS蛋白 信号蛋白 3级胰腺损伤1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近年来,腹部脏器损伤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胰腺损伤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多脏器损伤常包含胰腺损伤,因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深,周围有脏器包围,故临床症状不典型,胰腺损伤早期诊断极为困难,易漏诊。现回顾性总结13例既往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级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薛建锋 郝乔 程波 宋盛平关键词:胰腺损伤 损伤发生率 诊治 腹部脏器 多脏器损伤 症状不典型 SiRNA干扰LI-cadherin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研究肝肠粘连蛋白(liver intestine cadherin,LI-cadherin)在荷瘤裸鼠体内对肝癌细胞Hep3B侵袭转移能力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Hep3B,并进行针对LI-cadherin的SiRNA转染.将Hep3B细胞及转染后的肿瘤细胞接种入裸鼠脾脏,建立裸鼠荷瘤模型.观察成瘤及转移效果,免疫组化检测转移灶组织结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荷瘤裸鼠体内肿瘤转移灶中LI-cadherin的表达.结果 (1)SiRNA质粒转染入Hep3B肝癌细胞,转染率达到80%.(2)建立裸鼠荷人肝癌模型,30只裸鼠移植手术后均成活,荷瘤率达到60%以上.SiRNA转染组荷瘤率为80%,转移灶个数为26个,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转染组.(3)裸鼠体内转移灶中Ll-cadherin 的含量SiRNA转染组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转染组.结论 LI-cadherin对肝癌细胞的黏附能力有重要作用,对LI-cadherin进行SiRNA干扰可增强肝细胞癌在裸鼠体内的侵袭转移能力. 范正军 程波 乔师师 薛建锋 房祥杰 刘艳杰动态血小板及凝血相关指标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动态血小板及凝血相关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沈阳)》将其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非SAP组),其中非SAP包括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中度重型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呈正态分布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评分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等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46例AP患者,其中SAP组50例,非SAP组96例。SAP组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71.76±17.62)%和平均聚集率(67.91±18.10)%、PT(12.02±1.33)s、FIB(4.76±2.08)g/L、D-二聚体(3.75±6.04)μg/L、PCT(0.23±0.08)%、BISAP评分(1.42±1.18)均高于非SAP组[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46.65±20.11)%和平均聚集率(42.50±20.71)%、PT(11.50±1.51)s、FIB(3.91±1.48)g/L、D-二聚体(1.00±1.37)μg/L、PCT(0.19±0.06)%、BISAP评分(0.45±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显示,SAP组患者血清中动态血小板(花生四烯酸)最大聚集率和平均聚集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2,灵敏度分别为0.56、0.68,特异度分别为0.99、0.81,其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优于PT、FIB、D-二聚体、PCT、BISAP� 李孟可 陈三洋 刘艳娜 宋耀东 宋耀东 程波 张岩 程波 吴忠卫 张岩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影响闭合性腹部损伤(BAT)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提高BAT存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31例BA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680例纳入研究,排除51例。结果将纳入研究的680例BAT患者分为存活组(n=650)和死亡组(n=30),其中受伤至就诊时间、合并失血性休克、合并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入院收缩压<60 mmHg(1 mmHg=0.133 k Pa)、入院24 h内红细胞比容(Hct)<40%及动脉血碱剩余(BE)<-6 m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合并感染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就诊时间、合并失血性休克、合并多发伤、入院24 h内Hct及BE是影响BA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受伤至就诊时间、入院24 h内Hct<40%、BE<-6 mmol/L、合并失血性休克及合并多发伤是影响BAT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评估BAT患者预后的指标。 王万鹏 刘燕燕 崔宗朝 程波 吴忠卫 王巧芳 刘艳娜 朱长举关键词:闭合性腹部损伤 红细胞压积 碱剩余 敲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因可减轻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2只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8只):野生型对照组(WT+CON组)、野生型SAP组(WT+SAP组)、MIF基因敲除对照组(KO+CON组)、MIF基因敲除SAP组(KO+SAP组)。通过腹腔注射L-精氨酸(4 mg/g)制备SAP模型。在末次注射后72 h取材,通过ELISA检测血清淀粉酶(AM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IF表达,通过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及肺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IL-6、TNF-α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WT+CON组相比,WT+SAP组小鼠胰腺及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AMY,血清及肺组织TNF-α、IL-6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KO+SAP组以上指标水平明显减低(P<0.05)。此外,KO+SAP组肺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较WT+SAP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敲除MIF基因可减轻小鼠SAP相关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有关。 王万朋 程波 杨舒珺 刘艳娜 王巧芳 宋耀东 朱长举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核因子ΚB 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ISO-1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保护急性胰腺炎 被引量:2 2021年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限性,约有20%可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可高达20%~40%^([1])。目前随着时代发展,急性胰腺炎发病呈现升高趋势^([2]),但尚无有效的办法控制急性胰腺炎的进展。ISO-1是一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抑制剂,具有有效的抗炎、抗肿瘤活性^([3]),对脓毒症^([4])、结肠炎^([5])、胰腺癌^([6])等多种疾病模型均具有保护作用。 刘燕燕 程波 张岩 张岩 刘艳娜 陈三洋 王巧芳 朱长举关键词:轻型急性胰腺炎 疾病模型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结肠炎 急腹症 PIWILl蛋白与DICER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P1WIL1蛋白与DICER酶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7例肝细胞癌标本中PIWILl与DICER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31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IWILl与DICER的表达。分析PIWIL1与DICER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P1WIL1在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肝组织中低表达(P〈O.05)。DICER在正常肝组织中高表达,在癌组织中低表达或缺失(P〈0.05)。PIWILl和DICER与肿瘤分化程度、临近组织侵犯相关(P〈O.05),PIWIL1与DICER在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IWILl的高表达和DICER的低表达或缺失与病理分化程度及临近组织侵犯相关,PIWILl与DICER的表达负相关。 范正军 孙涛 杨飞龙 程波 彭飞 周闯关键词:肝细胞癌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严重程度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01-01~2018-12-3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HLAP患者10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共纳入101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两组:重度HLAP组(HL-SAP组,28例)和轻、中度组(NHL-SAP组,73例).评估患者入院24 h内的BISAP评分,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研究BISAP评分、D-二聚体及B-D(BISAP评分和D-二聚体)联合对HL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BISAP评分和D-二聚体水平随着HLAP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5),且BISAP评分和D-二聚体水平间存在正相关性(r=0.245,P<0.05);BISAP评分、D-二聚体和B-D联合对HLAP严重程度的ROC曲线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686、0.8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D联合评估优于BISAP评分或D-二聚体的单独评估.结论BISAP评分及D-二聚体均能较好预测HLAP严重程度,且二者联合对HLAP病情的早期预测价值更高. 朱长举 刘艳娜 程波 宋耀东 王巧芳 刘燕燕 李孟可关键词:D-二聚体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