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男性原发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研究
- 陆国芳任晨春田野秦志华李树宁梁玥宏孙丰涛王文靖史芳
- 课题"男性原发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研究"为天津市教委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男性原发不育是导致人类生育障碍(发病率10%~15%)的重要因素.除染色体畸变外、Y染色体Yq11.22~11.23区的无精子基...
- 关键词:
- 大鼠脑出血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与脑水肿形成机制的探讨
- 目的:1建立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 2对脑出血模型进行评价 3探讨脑出血不同时期脑水肿的形成和发生机制.方法:1根据《大鼠脑立体定向图谱》,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向大鼠脑内囊部位注入自体血制成大鼠脑内囊出血的模型.2观察大鼠手术前...
- 秦志华
- 关键词:脑出血体感诱发电位脑水肿
- 文献传递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出血后不同时期核因子-К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脑出血(ICH)后不同时期核因子-КB(NF-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rhEPO治疗组,制备大鼠脑出血的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周围脑组织NF-КB和MMP-9表达的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出血周围脑组织的NF-КB和MMP-9表达均明显增加(P<0.001);与模型组相比,经治疗后,rhEPO组出血周围脑组织NF-КB、MMP-9明显下降(P<0.001)。结论 rhEPO对脑出血后脑损伤有保护性作用。
- 秦志华
-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大鼠脑出血模型核因子-ΚB
- 米诺环素对大鼠脑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Bcl-2和MMP-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鼠脑出血后脑损伤机制中的作用及米诺环素(minocycline)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及米诺环素组(Minocycline),每组又按时间点不同分为6,12 h,1,2,3,5,7 d亚组。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术,制备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采用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和体感诱发电位对脑出血模型进行评价。并于不同时间点开颅取脑组织对针眼前脑组织进行含水量的测定,针眼后脑组织制成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用于脑组织形态学的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用于检测出血周围脑组织Bcl-2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内囊出血模型制备成功。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出血周围脑组织的Bcl-2和MMP-9蛋白表达增加(P<0.001),脑组织含水量增加(P<0.001);与模型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各时间点出血周围脑组织Bcl-2表达明显增加,MMP-9表达明显下降,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结论米诺环素对脑出血后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Bcl-2表达增加以及MMP-9表达减少有关。
- 秦志华刘锐
- 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质金属蛋白酶-9米诺环素
- 基础医学课程“一体两翼”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被引量:5
- 2022年
- 卫生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已经从学习资源服务模式转变为“互联网+”实体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因其时代契合性,成为时下卫生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点。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阐述了卫生职业院校基础医学课程“一体两翼”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实施过程、特征和策略,并做了总结和展望。
- 袁鹏张硕秦志华沈华杰
-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智慧教学
- 满足临床合理用药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制作模式
- 为提高医学生泛在式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建议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基础,以专业为指导的医学基础课程专业化、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制作模式。
- 秦志华王丽袁鹏李艾珊
- 关键词:教学资源合理用药信息化
- 家兔脑干出血合并消化道黏膜血流应激性改变的探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脑干出血时侧脑室压的动态变化及颅压亢进条件下迷走神经放电的改变 ,并分析其对消化道黏膜血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 5 0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家兔进行活体实验 ,施行颅骨打孔手术做成急性脑干出血动物模型。使用微循环显微镜血管摄像装置及微循环电视录像系统连续测定脑干出血条件下的空肠肠系膜动脉的管径变化及空肠黏膜绒毛充血程度的经时变化。使用记录电极计测颈部迷走神经的放电活动。结果 侧脑室插管法计测颅压 ,观察到急性脑干出血时的侧脑室压的一过性增大。急性脑干出血时的空肠系膜动脉管径的增大 ,红色色度坐标值分析 ,发现急性脑干出血时空肠黏膜充血程度的一过性增大。侧脑室压力负荷后迷走神经放电的增强。结论 家兔脑干出血可致颅压升高 ,进而使迷走神经放电活动增强 ,空肠黏膜充血程度一过性增大。
- 金学隆郑杨沈海明秦志华景文莉
- 关键词:脑干出血创伤性颅内压
- 大鼠脑出血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与脑水肿的形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使用体感诱发电位(SEP)对脑出血(ICH)模型进行评价,并观察ICH后不同时期脑水肿的形成过程。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制备大鼠脑内囊出血的模型。观察大鼠在手术前及手术后不同时期内神经系统功能、SEP、脑组织形态学及脑组织含水量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实验组(6h、12h、1d、5d)、各波潜伏期延长(P<0.05),脑组织含水量增多(P<0.05);实验组(2d、3d)各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多(P<0.01);实验组(7d)各波潜伏期缩短(P>0.05),脑组织含水量减少(P>0.05)。脑组织形态学与神经系统功能呈现相应的改变。结论:SEP是评价脑立体定向术制备大鼠脑内囊出血模型的最客观指标,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
- 秦志华朱学良刘锐
-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脑出血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