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明

作品数:2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心脏
  • 13篇手术
  • 10篇术后
  • 10篇外科
  • 9篇心脏外科
  • 9篇心脏外科手
  • 9篇心脏外科手术
  • 9篇外科手术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5篇血流
  • 5篇血流动力学
  • 5篇先天性心脏
  • 5篇先天性心脏病
  • 4篇心功能
  • 4篇心脏病
  • 4篇心脏手术
  • 4篇心脏手术后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机构

  • 21篇武汉亚洲心脏...

作者

  • 21篇祁明
  • 16篇郑萍
  • 10篇袁辉
  • 5篇黄维勤
  • 4篇田青
  • 2篇韩霞
  • 2篇汪洋
  • 2篇周欣
  • 1篇龙艳丽
  • 1篇王誉霖
  • 1篇曾祥军
  • 1篇柳梅
  • 1篇刘洋
  • 1篇李师亮
  • 1篇陈峰
  • 1篇周榕

传媒

  • 8篇心脏杂志
  • 2篇全国第十三届...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第二届中国心...
  • 1篇第三届中国心...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RRT对2岁以下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MODS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持续肾替代疗法(CRRT)在心外科术后婴幼儿MODS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2008年我院PICU应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和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的临床
祁明郑萍
文献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两种麻醉药物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心内直视手术中,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快通道麻醉对婴幼儿血流动力学,及对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躁动情况和ICU逗留时间的影响。方法:2011年2月~2012年3月择期行单纯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132(男70,女62)例,年龄8个月~5岁,术前NYHA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n=66)和瑞芬太尼组(n=66)。两组均用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诱导麻醉,舒芬太尼组诱导用舒芬太尼1μg/kg,术中维持持续泵入舒芬太尼2~2.5μg/(kg.h);瑞芬太尼组诱导用瑞芬太尼2μg/kg,术中维持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1~1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吸入七氟烷,持续泵入维库溴铵80~120μg/(kg.h)。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记录患儿闭眼入睡(基础,T0)、气管插管后(T1)、切皮(T2)、劈胸骨(T3)、开始转机(T4)、转机10 min(T5)、复温5 min(T6)、停机即刻(T7)、停机10 min(T8)、穿钢丝(T9)、手术结束(T10)和拔除气管插管时(T11)的心率(HR)、血压、脑电双频指数(BIS)及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躁动情况和ICU逗留时间的影响。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插管间时间为拔管时间。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8、T9、T10、T11 HR明显增快(P<0.05),T1、T5、T6、T8平均血压(MAP)下降(P<0.05));苏醒情况:舒芬太尼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较瑞芬太尼组长(P<0.01),瑞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较舒芬太尼组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或瑞芬尼复合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婴幼儿单纯ASD或VSD等心内直视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术后能早期拔管等特点,均能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提供安全、快捷的快通道麻醉。
袁辉黄维勤祁明
关键词: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两种血管升压药物治疗婴幼儿复杂心脏手术后血管舒张性休克的疗效比较
:比较血管加压素(AVP)和去甲肾上腺素(NE)对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血管舒张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6月~2012年10月32例心脏术后早期使用小剂量AVP的复杂婴幼儿心脏手术患者(试药组)...
祁明郑萍黄维勤袁婷袁辉
关键词:血管加压素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婴幼儿患者
两种血管升压药物治疗婴幼儿复杂心脏手术后血管舒张性休克的疗效比较
2013年
目的:比较血管加压素(AVP)和去甲肾上腺素(NE)对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血管舒张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6月~2012年10月32例心脏术后早期使用小剂量AVP的复杂婴幼儿心脏手术患者(试药组),与2008年8月~2010年5月实施的另外35例早期使用去甲肾上腺素(NE)的复杂婴幼儿心脏手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最高乳酸值、最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尿量、胸引量组间差异不显著;AVP组血管活性药物评分更低、心率失常发生率更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监护室时间减少。结论:AVP改善体外循环下术后血管舒张性休克患者的疗效优于NE。
祁明郑萍黄维勤袁婷袁辉
关键词:血管加压素心脏外科手术血流动力学
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2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发IE2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8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心内赘生物清除术。常见并发症为低心排18例(7.9%),肾功能不全10例(4.4%),残余分流14例(6.1%),Ⅲ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2.6%)。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0.9%;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住院(26.4±8.5)d;其中145例术后随访3年,4例因IE复发再次住院治疗,3例因出现残余分流加重及赘生物,再次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其余患者术后心功能Ⅰ~Ⅱ级,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功能明显改善,无IE复发。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IE者应抗感染的同时积极手术治疗,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祁明郑萍袁辉周欣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外科手术
PiCCO技术在Fallot四联症术后早期容量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指导Fallot四联症患者围术期液体治疗,评价其在容量管理中的意义.方法 观察2011.09-2012.09我院收治43例Fallot四联症矫治患者,21例分为PiCCO组(P...
田青祁明
并发主肺侧支的Fallot四联症术后通气功能的改变
2010年
目的:研究侧支循环对Fallot四联症患者根治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我们研究了23例Fallot四联症并发主肺侧支的患者(组A),30例没有侧支的Fallot四联症患者(组B),37例行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修补的患者(组C)。各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一年进行肺功能测试和运动心肺功能,分析肺活量、最大摄氧量、氧脉搏、死腔/潮气量比等。结果:肺功能结果显示各组间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分钟通气量、分钟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在组A和组B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组C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A的FEV1/FVC%显著高于组B和组C(P<0.01)。运动心肺试验显示组A的最大运动功率、峰值运动时的分钟通气量、呼吸商、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最大氧脉搏显著低于组B和组C(P<0.01),而CO2呼吸当量明显高于组B和组C(P<0.01)。结论:组A与组B、组C相比,表现出更显著的限制性通气功能损害,因此术前需积极处理主肺侧支。
柳梅郑萍祁明刘洋陈峰李师亮
关键词:通气功能法洛四联症肺功能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各种手术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TAPVC提出更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2000年8月~2011年4月外科手术治疗60例心上型TAPVC,包括经房间隔手术14例,经左右心房手术19例,心上法27例。结果:术后死亡4例,其中经房间隔手术死亡2例,经左右心房死亡1例,心上法死亡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静脉梗阻、低心排、手术创伤所致心律失常、左心发育不良所致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其中心上法手术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心上径路治疗心上型TAPVC近、中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祁明郑萍
关键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型先天性心脏外科手术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心输出量评估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过术后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70%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mnax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是否能够应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 at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cv-aCO2)作为围术期心输出量评估指标。方法142例术后早期ScvO2〉70%的CABG患者,根据术后即刻Pcv-aCO2是否≥6mmHg(1mmHg=0.133kPa),分为高Pcv-aCO2组和低Pcv-aCO2组。观察2组患者在术后即刻(T0)、8(T8)、12(T12)、24(T24)、48h(T48)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灌注指标,心功能状态,恢复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为高Pcv-aCO2组,余78例患者为低Pcv-aCO2组。两组患者入组时低Pcv-aCO2组动脉血乳酸(lactate,Lac)、心指数(cardiac index,CI)、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分别为(3.7±1.3)mm01]L、(3.54±0.88)lJm2,(9±5),高Pcv-aCO2组Lac、CI、血管潘陛药物评分分别为(6.5±2.5)mmol/L、(2.79±0.68)I/m^2、(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组后均在术后8h出现CI下降,Lac及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上升,低Pcv-aCO2组在T12、T24、T48时CI逐渐上升,Lac及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下降;高Pcv-aCO2组在L时才出现CI逐渐上升,Lac及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下降,低Pcv-aCO2组CI明显高于高Pcv-aCO2组(P〈0.05);低Pcv-aCO2组Lac、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下降时间早于高Pev-aCO2组(P〈0.05o低Pcv-aCO2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pump,IABP)应用率为3.8%、呼吸机辅助时间为(34±22)h、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为(106±26)h、呼吸衰竭发生率5.1%、肾功能衰竭发生率1.3%,高Pcv-aCO2组IABP应用率为12.5%、呼吸机辅助时间为(48±27)h、住ICU时间为(136±45)h、呼吸衰竭发生率17.2%、肾功能衰竭发生率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袁辉祁明黄维勤郑萍王誉霖袁婷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外科手术血流动力学
两种血管升压药物治疗婴幼儿复杂心脏手术后血管舒张性休克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血管加压素(AVP)和去甲肾上腺素(NE)对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血管舒张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6月~2012年10月32例心脏术后早期使用小剂量AVP的复杂婴幼儿心脏手术患者(试药...
祁明郑萍黄维勤袁婷袁辉
关键词:血管加压素心脏外科手术血流动力学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