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群
- 作品数:15 被引量:14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脉穿刺误入动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静脉穿刺误入动脉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2010年1-11月护士行静脉穿刺时误入动脉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误穿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应用留置针穿刺误入桡动脉2例,误入足背动脉1例;应用头皮针穿刺误入足背动脉1例,误入手背动脉1例。误穿的原因与护士不熟悉动脉的解剖位置、危急情况下未做好血管的评估、穿刺技术不熟练有关。结论护士应熟悉四肢动静脉的解剖结构,选择正确的进针角度,提高自己的穿刺和沟通技巧,从而提高静脉穿刺质量。
- 石群康明
- 关键词:静脉穿刺动脉护理
- 雪后摔伤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教育
- 2013年
- 雪后地面湿滑,会给出行的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跌倒摔伤较为常见。2010年2月—2011年12月我们对来急诊科就诊的雪后摔伤病人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以了解雪后摔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现报道如下。
- 刘红英石群张玉勤
- 关键词:流行病学健康教育
- 非药物干预缓解早产儿疼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3年
- 文章综述了非药物干预缓解早产儿疼痛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非营养性吸吮、袋鼠式护理、口服甜味剂、母乳喂养、音乐疗法及体位护理等非药物干预措施,以期为早产儿疼痛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 石群勾洋
- 关键词:早产儿疼痛非药物疗法
- 急诊手外伤患者就诊流程再造的实践与效果
- 2013年
- 目的:对急诊手外伤患者的就诊流程进行再造,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设计新就诊流程,并增加改进措施。结果:就诊过程中部分可控流程的平均耗时缩短,护患纠纷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再造后的就诊流程整合了医疗资源,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勾洋石群
- 关键词:手损伤急诊护理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3
- 2011年
- 文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现状进行分析,从患者和医护人员方面探讨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知识宣教,增强自我管理;心理干预;提高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积极性,加大指导力度;增强锻炼方案的个性化;辅助仪器的研究与应用等提高依从性的对策。
- 石群康明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锻炼依从性
- 细节护理在急诊老年Colles骨折手法整复者的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现今急诊老年Colles骨折患者日渐增多,笔者对于采取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石群郭莹
- 关键词:细节护理急诊COLLES骨折手法整复
- 降低急诊科室内PM2.5浓度的措施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护理措施在降低急诊室PM 2.5浓度上的效果。方法对某院内科急诊室实施降低急诊科室内PM 2.5浓度的一系列护理措施,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实施护理措施前(2012年5月)及实施护理措施后6个月(2012年12月)分别选取某院急诊输液大厅、留观室、重症监护室、医生办公室、男洗手间5个监测区域,每个区域按照梅花布点选取5个监测点,于白天急诊高峰时段监测PM 2.5浓度,分别检测2次,两次间隔1周。结果实施护理措施前各监测点除男洗手间外,PM 2.5浓度均低于65μg/m3,但其中输液大厅和留观室的PM 2.5浓度较高,分别达到了52.15μg/m3和54.12μg/m3。而男洗手间的PM 2.5浓度水平达到了74.71μg/m3,超标情况相对严重。在实施护理措施后,各监测点的PM 2.5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以男洗手间为著,降至47.84μg/m3。实施护理措施前后PM 2.5浓度对数值比较,实施后输液大厅、留观室、重症监护室、医生办公室、男洗手间PM 2.5浓度对数值分别为(1.49±0.09),(1.51±0.05),(1.61±0.04),(1.40±0.11),(1.68±0.03),低于实施前的(1.69±0.06),(1.73±0.08),(1.64±0.04),(1.43±0.10),(1.9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549,13.437,2.408,5.322,22.855;P<0.05)。结论医院室内空气污染主要与烟草烟雾、通风方式、人员活动及室外大气颗粒物的渗透有关,从这几个因素入手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尤其加强控烟对降低室内PM 2.5浓度有一定效果,值得推广。
- 许梦怡石群勾洋
- 关键词:护理细颗粒物
- 急诊老年患者静脉采血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
- 2009年
- 石群高小雁
- 关键词:老年人
- 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规范化流程的建立与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探索一种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皮内试验的规范化流程,以降低皮试阳性率.方法 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建立TAT皮试的规范化流程.将1 062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前后分成对照组542例和实验组52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操作;实验组按规范化流程进行操作.比较2组皮试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TAT皮试阳性率分别为29.70%(161/542)和18.85%(98/5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7,P< 0.01.结论 本研究中的操作流程规范了TAT皮试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降低了皮试阳性率,为进一步规范TAT皮试操作提供了参考.
- 张玉勤石群金晔杨志梅陈毓霞勾洋
-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
- 急诊重症监护室构建患者安全文化的实践与成效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构建患者安全文化的成效。方法通过识别护理风险,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及护患之间有效地沟通交流,并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来构建患者安全文化。比较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前后部分护理质量指标及护理缺陷的情况。结果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后护理文件、护理操作、仪器操作、压疮管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均较构建前明显提高(94.6%比83.2%,96.2%比88.7%,99.0%比91.2%,97.3%比86.6%,98.6%比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58,4.03,4.96,7.73,3.95;P均〈0.05)。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后护理事故、护患纠纷、一般护理差错明显减少,分别为:0与1件、1与4件、2与10件,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情况明显增加(14与3件)。结论通过在EICU构建安全文化,护士的安全意识增强,对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提高,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 石群刘辉勾洋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急诊护理管理研究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