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荃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 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应对及预防被引量:11
- 2012年
-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原因可以造成学生的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部位与学生参与的项目及其技术特点密切相关。将运动医学与实际教学经验相结合,分析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有效处理以及预防方法和措施,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并避免因处理不当而加重运动损伤。
- 刘峰白晓荃
- 关键词:体育教学
- 生长激素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贲门癌的关系
- 2008年
- 目的:检测生长激素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2665802T/A与胃贲门癌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22名胃贲门癌患者和463名正常对照进行基因分型,并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rs2665802与胃贲门癌发病的关联性。结果:rs2665802与胃贲门癌的发病没有关联。结论:rs2665802在胃贲门癌的发病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 贾彦彬张建祖白晓荃闫艳
- 关键词:胃贲门癌生长激素单核苷酸多态性
- 高校足球教学中发生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
- 2002年
- 影响高校足球教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运动损伤的发生不仅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创伤,而且对足球教学训练也起着潜在的制约作用。因此,本文就足球教学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尽可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对足球教学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刘峰白晓荃高静
- 关键词:高校足球教学
- 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的体外扩增
- 2004年
- 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很多,如构建cDNA文库,构建基因组文库,人工合成目的基因,PCR(聚合酶链反应)合成及差异显示与基因陷阱等。本实验采用PCR法从已知TNF(肿瘤坏死因子,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获得)的全基因序列中扩增获得。
- 王海龙白晓荃杨静
- 关键词:TNF肿瘤坏死因子体外扩增目的基因聚合酶链反应基因组文库
- C-erbB-2在贲门癌中的扩增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贲门癌C-erbB-2癌基因扩增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差别PCR技术检测32例贲门癌C-erbB-2癌基因扩增。结果:贲门腺癌C-erbB-2扩增率为50%;贲门癌C-erbB-2基因扩增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均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erbB-2癌基因扩增与贲门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原癌基因C-erbB-2扩增可作为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标志。
- 杨文杰王学智岳秀兰白晓荃
- 关键词:贲门癌C-ERBB-2差别PCR癌基因扩增
- 从医生和医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分析医学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需求被引量:1
- 2011年
-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不仅承担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目的,还要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健康观念、保健知识和对身体自我评价的能力。目前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还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把体育课仅仅作为一门非专业的普通课程,不能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功能,由此导致了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课堂练习,
- 刘峰白晓荃
- 关键词:体育锻炼医学院校医学生学校体育教育医生
- 三硝基甲苯对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调查
- 1996年
- 三硝基甲苯对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调查吴骏,高静,张虹,白晓荃,武少春TNT(三硝基甲苯)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中,其对人体的损害,已被近年来的许多报道所肯定,尤其是对肝脏损害严重,本文旨在了解石拐化工厂工人肝损害情况,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采取有效的防...
- 吴骏高静张虹白晓荃武少春
- 关键词:三硝基甲苯肝损害
- 血清mTOR检测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10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 TOR的含量。结果:血清m TOR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结论:血清m TOR检测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及判断预后有意义。
- 韩丽红闫斌秦艳晶白晓荃于跃利
- 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酶联免疫吸附
- pH对大鼠肝DNA制备效果的影响
- 2004年
- 白晓荃崔珊娜周立社岳秀兰秦艳晶
- 关键词:PH
- 散发性大肠癌BRCA1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BRCA1抑癌基因第2外显子、第11外显子和第20外显子在大肠癌中的突变情况,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合银染的方法,对41例无血缘关系的大肠癌患者BRCA1抑癌基因第2、11、20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在外显子2、11、20的序列中未发现有突变。结论:在Ashkenazi犹太妇女中发现的两个突变热点185delAG和5382 insC以及在家族性乳腺癌中报道较多3232A→G(导致1038号密码子由G lu变为G ly)这三个突变点,可能对中国人群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影响不大;BRCA1抑癌基因的突变可能与大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无关。
- 杨文杰董立慧岳秀兰白晓荃
- 关键词:大肠癌BRCA1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