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旭

作品数:36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骨折
  • 17篇关节
  • 7篇肱骨
  • 7篇脱位
  • 7篇钢板
  • 6篇肘关节
  • 6篇肩关节
  • 5篇远端
  • 5篇内固定
  • 5篇近端
  • 5篇后外侧
  • 5篇骨头
  • 4篇入路
  • 4篇三踝骨折
  • 4篇切开
  • 4篇切开复位
  • 4篇肱骨近端
  • 4篇踝骨
  • 4篇踝骨折
  • 4篇外侧入路

机构

  • 35篇天津医院
  • 2篇天津市宝坻区...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骨科医...

作者

  • 36篇田旭
  • 24篇东靖明
  • 10篇刘俊阳
  • 8篇刘林涛
  • 6篇王烨明
  • 6篇杨建华
  • 5篇阚世廉
  • 5篇马宝通
  • 2篇刘忠玉
  • 2篇张福江
  • 2篇李健
  • 2篇郭强
  • 2篇崔鹏
  • 1篇王贵忻
  • 1篇李秀兰
  • 1篇韩力
  • 1篇裔欣
  • 1篇曹清
  • 1篇张庆宇
  • 1篇宋国敏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中华肩肘外科...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护理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第十九届全国...
  • 1篇第二十四届中...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复杂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的再选择被引量:6
2017年
尺骨鹰嘴骨折是上肢创伤中的常见疾病,约占所有上肢骨折脱位的10%[1]。致伤原因通常是直接暴力,但也存在许多间接暴力,如三头肌强烈收缩导致的关节外撕脱骨折。大多数尺骨鹰嘴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因此,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则是尽可能避免后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必要条件[2-3]。另外,对于尺骨鹰嘴骨折的固定必须足够坚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肘关节僵硬。
东靖明刘林涛田旭王烨明王广宇张博刘俊阳马宝通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骨折内固定成人间接暴力肘关节僵硬
双钢板固定治疗伴肱骨距粉碎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治疗伴肱骨距粉碎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期间采用前侧锁定钢板联合外侧解剖锁定钢板(Philos钢板)固定治疗,且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伴肱骨距粉碎肱骨近端骨折2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3岁(范围33~79岁);右侧13例(均为优势手),左侧12例(均为非优势手)。致伤原因:跌倒12例、交通伤11例、高坠伤2例。按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门诊复查,记录患者肩关节功能,摄X线片观察复位及骨折愈合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颈干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124.3 min(范围75~18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78.4 ml(范围100~350 ml),均未输血。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24.7个月(范围14~36个月)。术后即刻颈干角为132.88°±8.11°,末次随访时为132.68°±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4,P=0.424)。25例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7个月(范围3~5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上举为161.20°±13.01°(范围140°~180°),体侧外旋为37.60°±7.65°(范围20°~45°),内旋范围为T4~L4水平。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36±0.81)分(范围0~3分),ASES评分为(87.32±8.78)分(范围57.7~100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89.40±8.37)分(范围60~100分)。总体满意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优23例,良2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前侧钢板和外侧Philos钢板固定治疗伴肱骨距粉碎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稳定的固定,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刘俊阳田旭刘林涛张博东靖明
关键词:肩骨折肱骨
绞锁性肩关节后脱位的诊疗及体会
目的:绞锁性肩关节后脱位非常少见但是处理起来却非常棘手。造成肩关节后脱位的受伤机制很多,因此要明确诊断肩关节后脱位也非常困难。误诊、漏诊以及错误的治疗均会造成肩关节严重功能障碍。所有怀疑肩关节后脱位的损伤均应进行详细的体...
田旭赵骁虎刘官磊东靖明马宝通
关键词:肩关节后脱位绞锁
桡骨头骨折的诊疗策略被引量:11
2022年
桡骨头骨折是上肢创伤中的常见疾病,最主要的致伤原因是沿前臂的纵向暴力,常合并尺骨冠突骨折、肘关节韧带损伤、前臂骨间膜损伤、下尺桡关节损伤等。治疗桡骨头骨折时应根据具体的骨折类型决定采用何种方法。绝大多数的MasonⅠ型骨折通常可采用保守治疗,而对于MasonⅡ、Ⅲ型骨折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桡骨头切除、切开复位内固定、桡骨头置换等。对不合并肘关节或前臂纵向不稳定的单纯粉碎性桡骨头骨折,可采用桡骨头切除的方法治疗,但如果合并肘关节或前臂纵向不稳定,则禁忌采用桡骨头切除术,建议使用内固定或桡骨头置换。鉴于目前对于桡骨头骨折的治疗逐渐规范化,本文将对桡骨头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解剖与生物力学、损伤机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等内容进行综述,为临床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田旭东靖明
关键词:桡骨头骨折桡骨头切除切开复位内固定诊疗策略流行病学调查生物力学
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被引量:37
2013年
目的评价行腓骨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尤其是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1年7月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32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2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10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通过12—18个月(平均15.5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AOFAS)问卷调查,平均得分为90.75分,结果为优。根据Kellgren创伤性关节炎分级:0级8例,I级18例,Ⅱ级5例,Ⅲ级1例,疗效满意。结论采用腓骨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可以直接对后踝骨折进行复位与固定,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东靖明田旭马宝通
关键词:踝损伤外固定器后外侧入路
锁定钢板治疗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效果.方法 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用锁定钢板治疗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1-58岁,平均34.8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例,高处坠落伤2例,摔伤1例.术前...
王烨明田旭杨建华东靖明
关键词:尺骨冠状突骨折钢板
蚕丝组织工程肌腱修复肌腱缺损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用蚕丝与同种异体肌腱细胞联合培养植入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可行性。[方法]以罗曼鸡为实验对象分两组,术后第2、4、6、8周进行病理学检查、生物力学和拉伸度的测定。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胞组在胶原的合成以及力学检测均明显优于非细胞组(P<0.05)。[结论]本实验的结果说明蚕丝材料对肌腱细胞的吸附明显,降解缓慢,抗拉性能优越,构成组织工程化肌腱,可能会在肌腱缺损的治疗方面发挥出巨大潜能。
田旭张福江阚世廉
关键词:蚕丝肌腱组织工程肌腱细胞组织工程化肌腱肌腱缺损
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损伤,其治疗一直是临床和研究的焦点。本文回顾了过去几年来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了评估。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干预以及康复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抗炎药物和肩部固定。手术干预方面,包括传统的重建手术和最新的关节镜技术,如锁骨下角切除术、锁骨修复术等。康复治疗在肩锁关节脱位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后,讨论了当前治疗中的挑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有关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的综合资料,以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潘超张博韩磊刘俊阳崔鹏闫兵山田旭刘林涛东靖明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生物力学
经后外侧入路抗滑钢板治疗Danis-Weber B型三踝骨折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人路抗滑钢板治疗Danis-Weber B型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7月~2012年7月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采用抗滑钢板技术治疗的Danis-Weber B型三踝骨折患者共32例(男9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3岁),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腓骨肌腱炎等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1258个月,平均18.2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1年对踝关节功能采用Olerud和Molander的踝关节伤后自我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平均90.3分,优25例(78.1%),良5例(15.6%),优良率为93.7%。[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抗滑钢板治疗Danis-Weber B型三踝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解礼伟东靖明田旭郭知明马宝通
关键词:后外侧入路
垂直与平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20年
目的比较肱骨远端C型骨折使用垂直与平行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2~2019-02该科收治的79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分为垂直固定组32例和平行固定组47例,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0~18(12.85±2.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垂直固定组Mayo评分优15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4.38%。平行固定组Mayo评分优22例,良17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2.98%。肘关节活动度垂直固定组为(102.91±15.65)°,平行固定组为(103.19±13.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远端C型骨折使用垂直或平行钢板内固定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对于外髁粉碎骨折、低切迹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等更适宜平行钢板内固定。
韩磊东靖明潘超刘林涛田旭王广宇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