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光进
- 作品数:50 被引量:1,531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国耕地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背景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田光进张增祥
- 关键词:耕地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一种城市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待测区域的TM影像数据,所述TM影像数据为利用光学对地观测卫星Landsat-5专题制图仪TM所获得的多波段扫描影像数据;S2.对所述TM影像数据进行预...
- 张力小田光进庞明月葛荣凤
- 文献传递
- 多尺度生态核算与城市生态模拟及调控技术
- 杨志峰陈国谦张妍陈彬徐琳瑜赵彦伟毛建素田光进张力小苏美蓉姜昧茗赵伟姚长青刘桂友刘耕源尹心安
- (1) 任务来源 在世界银行技术援助贷款项目“中国典型城市生态市建设规划”(Loan#:Ln.4473/Cr.3212-CHA)、国家973课题“城市生命体生态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国家863课题“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
- 关键词:
- 关键词:城市生态城市
- 基于遥感与GIS的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94
- 2001年
- 利用1986、1996和2000年三期TM遥感图像,得到海口市1986~1996和1996~2000年土地变化情况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海口市的土地变化规律表现为耕地、林地、滩涂及未利用地转化为城镇、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建设用地。通过分维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海口市林地、水体等自然景观随着人类的干扰,分维度降低;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分维数降低;城镇扩大,斑块数量减小,用地趋于集中;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建设用地增加,用地趋于分散,复杂度增加。海口市土地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城镇面积的扩大,其次是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建设用地的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村用地扩大,海口市土地结构表现为利用程度逐渐深化的趋势。
- 田光进张增祥王长有刘斌魏成阶
-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转移矩阵驱动力GIS遥感图像
-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调控技术
- 本发明针对当前城市生态系统调控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尺度转换的城市生态系统调控技术,通过孔隙度指数计算方法的改进,对城市景观各种组分进行尺度转换,从而分析城市化过程中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该技术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 田光进杨志峰全泉
- 文献传递
- 基于 Agent的城市扩张占用耕地动态模型及模拟被引量:25
- 2014年
- 与传统的在景观尺度上对城市扩张占用耕地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不同,论文从微观层面提出基于Agent的城市扩张占用耕地动态模型(Urban Encroachment on Cropland Dynamic Model,UECDM),多角度深入探索耕地向城市用地转变的驱动机理及其时空动态特征,并提出协调二者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在UECDM模型中引入视域分析,通过模拟地形和观察点将视觉景观的量化评价结果应用到居民居住区位决策过程,从而分别构建包含可视域的能够更全面表征环境要素及其内部关系的元胞自动机层和不同类型Agent相互作用的多智能体层,兼顾人类决策行为和城市空间生长自组织性。应用该模型对天津城市扩张占用耕地进行动态模拟研究,并从数量与空间格局两方面展开精度验证,Kappa系数达到0.795,依据4个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得到模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86%,表明模型具有较高可信度。对不同时期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天津城市扩张占用耕地空间主要表现为"摊大饼"式外延扩展和跳跃式"卫星城",研究结果将为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和耕地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 肖琳田光进乔治
- 关键词:占用耕地多智能体
- 基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被引量:66
- 2003年
- 利用90年代初期至末期中国土地利用矢量数据提取农村居民点用地及动态变化数据,将其与自然区划图叠加,分析了各自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鲁中山地丘陵、辽东胶东山地丘陵、淮河与长江中下游及东北平原。这些地区是重要的农业区,城镇发达,农村居民点密集,人口密度高。淮河与长江中下游、华北平原、粤桂闽丘陵平原、华北山地丘陵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最快的地区,也是农村居民点扩展造成耕地资源流失的主要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造成的耕地流失甚至大于城镇用地扩展造成的耕地流失,并且是在农村人口绝对量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对于节约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 田光进
-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土地覆盖变化自然区划土地资源
- 90年代中国城镇用地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被引量:36
- 2003年
- 9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使了城镇化的快速扩展。该文利用 90年代 1∶1 0 0 0 0 0全国资源环境数据库 ,提取了城镇用地动态变化信息 ,利用城镇用地扩展指数对全国城镇用地扩展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对各省级单位城镇用地扩展的面积变化、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占用耕地面积的比例、城镇用地扩展面积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90年代以来 ,中国城镇用地扩展面积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四川盆地等大中城市群集的地区 ,其中广东、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北京、四川、浙江等省 (市 )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占全国城镇用地扩展面积的 66.7% ,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占用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6.5 3 %。多数地区城镇用地扩展面积以占用耕地为主 ;西北地区城镇用地面积以占用草地为主 ;东北及南方地区城镇用地面积以占用林地为主 ;北京、天津、广东、上海等省 (市 )城镇用地扩展面积来源多元化 ,包括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等。国家在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同时 ,应加强对城镇用地扩展的引导 。
- 田光进庄大方
- 关键词:遥感监测
- 城市热岛效应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周期分析——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14
- 2016年
- 以北京市为例,利用5个气象站点36年(1978—2013年)的气象数据,分析了特大城市热岛效应的年、季、周、时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并借助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其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北京城市热岛强度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年增速为0.24℃·(10a)-1.2)研究期内北京市热岛效应存在多尺度的时序变化特征:冬季最强、夏季最弱、夜间最强、白天较弱且存在典型的逆周末效应.3)小波分析表明,北京市热岛强度在年际尺度上存在4个显著变化周期,21a具有全域性,为主周期;在日变化尺度上同样存在4个显著变化周期,其中120d周期震荡最强,为主周期.
- 葛荣凤张力小王京丽田光进冯悦怡
- 关键词:城市化热岛强度多尺度
- 中国城市职能结构的特征研究被引量:28
- 2004年
- 本文利用 1999年的城市数据库和纳尔逊分类方法分析了我国城市职能的基本特征 ,对各行业的就业频率分布曲线进行了分析 ,并比较了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地域城市职能差异 ,认为我国城市工业职能较强 ,就业比重较大 ;城市工业专业分工程度较低 ;我国城市职能随城市规模变化出现一定变化规律 ,建筑业比重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减小 ,科教文卫等服务业随着规模的增大而增大 ;我国城市职能结构表现在空间上的差异是东部城市工业职能较强 ,西部城市行政、科教等服务业就业比重较高。
- 田光进贾淑英
- 关键词:城市职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