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平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山西省委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军事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大力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 2004年
- 建立健全教员竞争激励机制,是关系到院校发展的长远大计,应在公正公开、奖优罚劣、合理流动、尊师重教的前提下,实行教员资格竞争制度、教员德才考评制度、教员奖惩福利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邓正东王雷平
- 关键词:教员竞争激励机制公正资格
- 自圆其说应变诗
- 2006年
- 金龙变嫦娥
明代大学士解缙才华横溢,聪慧机敏。相传有一天,明成祖突然对解缙说:“你知道昨夜宫中有喜吗?你就此吟首诗吧!”
- 王雷平
- 关键词:解缙语文背景知识备课参考
- 论抗洪精神的美学特征及时代意义
- 1998年
- 本文运用美学基本原理,对’98抗洪抢险进行审美,论述了抗洪精神蕴含的壮美、崇高、悲壮等美学特征及其时代意义。
- 席印章杨浩王雷平
- 关键词:抗洪精神抗洪抢险美学特征
- 全文增补中
- 毛泽东与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被引量:1
- 2015年
- 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与形成与毛泽东的谋划、决策、指导是分不开的。1935年12月,他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将红军的发展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在山西开辟新的根据地。1936年2月,红军东征战略第一步完成之后,毛泽东开始谋划并实施在山西全省创建根据地的战略。东征战役中期,毛泽东明确系统提出"经营山西",在山西全方位建立发展抗日根据地。在发展山西根据地的同时,毛泽东不失时机地通过多种渠道对阎锡山进行争取工作,促使阎锡山作出联共抗日的决定。毛泽东及时与阎锡山商定八路军入晋抗日和国共两党两军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有关事宜,精心部署八路军在山西的战略展开,真诚与友军同舟共济,协同作战,推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战略,真正实现了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
- 王雷平
- 关键词:抗日战争统一战线毛泽东阎锡山
- 新中国建立初期山西省党政对转变领导方式等问题的探索
- 2009年
-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适应从夺取政权到执掌政权的历史性转变,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好准备,刚刚走上执政地位的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不失时机地对转变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这些探索,对于60年后的今天我们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仍然具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 王雷平
- 关键词:新中国党政人民政权执政地位历史性转变
- 太行精神: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伟大象征被引量:4
- 2009年
- 巍巍太行山,是伟岸的山,英雄的山,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伟大象征——太行精神的孕育发祥地。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4周年之际,本刊推出由省委党史办组织的关于太行精神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纪念那段不朽的历史,缅怀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并献给新中国六十华诞。
- 王雷平
- 关键词:抗战精神中华民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抗日战争胜利革命先烈
- 军事美育的构成与发展被引量:2
- 2011年
- 改革开放以来,军事美育经历了30余年的探索与发展,先后集中于军人生活美育、军事人生美育、军校美育等内容的研究,逐渐构成了部队美育、军校美育和地方军事美育等三个相互关联的实践领域。军事美育的发展,提高了军人审美文化素质,塑造了军人精神人格美,使军人能够从更高、更生动、更形象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自己从事的军事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但相对于地方美育,军事美育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军事美育必须坚持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军人的审美理想,通过广大军队美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学习和借鉴地方先进的美育理念、优秀的美育成果和研究方法,扩大军事美育的影响,从而推动其全面健康的发展。
- 黎洪银王雷平罗艳
- 论审美化教学在军事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2003年
- 本文结合军事教育特点,从教学审美化入手,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军事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即把军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艺术处理,使其转化为学员的审美对象,从而在审美愉悦中完成军事素质教育。重点论述了教学审美化对军事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
- 王建宏王雷平阎瑞平
- 关键词:审美化教学军事素质教育奉献精神爱国主义
- 军校美育课程体系构建被引量:1
- 2001年
- 本文设计了军校美育课程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解析。
- 王雷平王建宏徐锋胡玲
- 关键词:军校美育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创新教育课程设置
- 培养人文精神 深化创新教育
- 2003年
- 人文精神是创新的动力,是创新人才的精神家园。创新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员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培养学员的非智力品质,培养学员的团队精神,才能走向深入,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军事创新人才的目的。
- 陈兆海王雷平
- 关键词:军事教育人文精神创新教育非智力品质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