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东帝汶海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正>印度尼西亚穿越流是西太平洋暖池和印度洋之间热量传输的重要载体,也是北大西洋热传送带在低纬地区惟一的连通渠道,其强弱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岁差调控下的太阳辐射量变化引起的季风活动,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现象等密切相关,因此印...
- 丁旋王铎
- 文献传递
- ~300ka以来的印度古季风活动记录——来自IODP 353航次两个站位的有孔虫证据
- 东北印度洋作为印度季风活动的核心区,该区的古季风研究,对于认识季风活动规律,预测未来印度季风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53航次于2014.11-2015.1在孟加拉湾这一印度季...
- 丁旋王铎巩利沈涛
- 关键词:印度季风
- 文献传递
- 现代介形虫组合与水深的关系以及在重建湖泊古水深中应用的初探--以洞庭湖为例
- 湖泊古水深的重建是古湖泊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为油气藏潜力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湖泊古水深的定量恢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介形虫作为淡水中常见的甲壳动物,在湖水中各个深度都有分布且数量较多。介形虫对水深等环境因子的变化...
- 王铎丁旋
- 关键词:转换函数
- 雷州半岛红树林边缘效应及其对海岸有机碳库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2年
- 作为滨海湿地与邻近海区之间物质循环、能量和物种流动及其相互作用的重要界面,红树林的边缘效应对研究海陆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滨海湿地生物地貌形成过程以及海岸带有机碳库分布格局等方面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雷州半岛东岸红树林4种典型地貌分布区为重点,通过调查红树林前缘光滩,林缘及林内植被及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探讨红树林边缘效应的表现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貌类型红树林边界区的群落结构及土壤理化因子分布特征有所不同。边界区群落特征表现为林缘的冠层低于林内,叶面积指数低于林内,物种丰富度林内高于林缘(除河口区外),且林缘的植被盖度受风浪影响显著,表现出河口区>内湾区>岛屿区>前沿浪击区。土壤理化性质边缘效应表现为林缘的pH值、粒度低于光滩,氧化还原电位、盐度高于光滩(除内湾区外),而林内的土壤理化性质波动较大,可能受林缘植被演替及地貌双重影响。不同地貌单元红树林边界区的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均表现为林内>林缘>光滩。综合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的主要生物及非生物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与环境第一主成分呈显著负相关,即受植被盖度,叶面积指数和土壤pH因子影响密切。红树林土壤有机碳沉积虽然受到不同水文地貌的影响,但总体而言,红树林初级生产输入和土壤酸性环境对红树林林下土壤有机碳库的富存贡献显著。
- 杨娟JAY Gao刘宝林ALAN Cheung王铎张苇
- 关键词:红树林有机碳库雷州半岛
- 东帝汶海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组合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印度尼西亚穿越流是西太平洋暖池和印度洋之间热量传输的重要载体,也是北大西洋热传送带在低纬地区惟一的连通渠道,其强弱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岁差调控下的太阳辐射量变化引起的季风活动,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现象等密切相关,因此印尼穿越...
- 丁旋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