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贵友

作品数:90 被引量:31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化学工程
  • 19篇理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58篇聚氨酯
  • 20篇力学性能
  • 20篇力学性
  • 18篇树脂
  • 14篇水性
  • 10篇脂肪族
  • 10篇阻燃
  • 10篇环氧
  • 10篇环氧树脂
  • 10篇丙烯酸
  • 9篇多元醇
  • 9篇水分散
  • 9篇水分散液
  • 9篇水性聚氨酯
  • 9篇纳米
  • 9篇分散液
  • 9篇复合材料
  • 9篇丙烯
  • 8篇氢键
  • 7篇乙烯

机构

  • 90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泛亚汽车技术...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江苏罗迈特生...

作者

  • 90篇王贵友
  • 47篇胡春圃
  • 12篇朱芸
  • 6篇徐强
  • 6篇杨娟
  • 6篇丁莉
  • 4篇吴树森
  • 4篇窦东友
  • 4篇邹伟
  • 3篇张长宝
  • 3篇沈泉锦
  • 3篇章圣苗
  • 3篇陈凤婷
  • 3篇陈县萍
  • 3篇李康
  • 2篇朱广超
  • 2篇许祥
  • 2篇管涌
  • 2篇王立平
  • 2篇危大福

传媒

  • 8篇功能高分子学...
  • 7篇合成橡胶工业
  • 7篇高分子材料科...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高分子学报
  • 5篇聚氨酯工业
  • 3篇化学学报
  • 2篇粘接
  • 2篇中国胶粘剂
  • 2篇2003全国...
  • 2篇上海市粘接技...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绝缘材料
  • 1篇塑料工业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弹性体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2004全国...
  • 1篇2007上海...
  • 1篇2010上海...

年份

  • 8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100%可再生聚三亚甲基醚二元醇聚氨酯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100%可再生聚三亚甲基醚(PO3G)和聚乙二醇等与1,6-己基二异氰酸酯(HDI)反应合成了不同PO3G含量的聚氨酯(PU)水凝胶。利用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流变仪、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PO3G含量对PU水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3G质量分数的降低,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PU软段的结晶能力提高,PU的吸水溶胀度增加,初级溶胀行为由Fickian扩散转向non-Fickian扩散,PU水凝胶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降低。随着PO3G质量分数增加,PU及其水凝胶的拉伸强度均显著增加。
刁森森阮朦梦王贵友
关键词:聚乙二醇水凝胶溶胀性能
交联密度对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7
2011年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聚醚二元醇、三羟甲基丙烷(TMP)和1,4-丁二醇反应制备了具有不同交联密度的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研究结果表明,当聚氨酯弹性体的硬段含量为40 wt%时,随着TMP含量的增加,聚氨酯弹性体的交联密度线性增加.随着聚氨酯弹性体交联密度的提高,聚氨酯中硬段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32℃降为21℃,聚氨酯中氨酯羰基的氢键化程度由83%降至63%,这个结果说明聚氨酯中软硬相的微相混合程度增加.聚氨酯弹性体的耐热性能随交联密度的提高而得到明显改善.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交联结构使弹性体的杨氏模量、100%定伸应力和硬度明显提高,断裂伸长率减小.
朱广超王贵友胡春圃
水性聚氨酯基固体电解质的研究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含有Li离子的聚氨酯水分散液,并通过高氯酸锂(LiClO4)对其进行络合,制备了聚氨酯/LiClO4复合水分散液。通过粒径分析,DSC,FTIR,宽频介电谱仪(BDS),拉伸测试对聚氨酯水分散液及其膜和复...
夏佳弟王贵友胡春圃
关键词:电导率高氯酸锂
不同硬段含量脂肪族聚脲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通过端氨基聚醚、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胺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硬段含量的脂肪族聚脲 ,并用DSC和FTIR等考察了硬段含量对聚脲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聚脲呈现部分微观分相的形态 ,随硬段含量增加 ,聚脲中软段和硬段间的相容性提高 ,脲羰基的氢键化程度增加 ,但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 ;此外 ,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硬度等也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 .
杨娟王贵友胡春圃
关键词:脂肪族聚脲硬段含量力学性能氢键
乙醇在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网络中的吸收动力学及传递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采用石英弹簧称重法测定了乙醇在几种聚氨酯(PU)/乙烯基酯树脂互穿网络(IPN)中的吸收动力学数据, 用蠕变传递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 并对IPN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乙醇在PU/含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CBIPN)膜和PU/正丁醇接枝乙烯基酯树脂(HBIPN)膜中的D远大于在PU膜和PU/不含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PIPN)膜中的D, 关联得到的CBIPN和HBIPN膜的杨氏模数也远大于纯PU和PIPN膜,与其它实验结果相吻合, 说明在网络间引入化学键或氢键作用能有效地改善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网络的相容性, 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黄永民窦东友康树华王贵友刘洪来胡春圃
关键词:乙醇动力学互穿聚合物网络蠕变模型
聚酯多元醇对脂肪族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本文通过四种不同的聚酯多元醇与脂肪族异氰酸酯反应制备了脂肪族聚氨酯树脂,通过DSC、FTIR和力学性能等手段表征了它们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和耐黄变性能,这与脂肪族...
Guiyou Wang王贵友Yongrneng Wang王永猛Chunou Hu胡春圃
一种阻燃隔热各向异性复合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隔热各向异性复合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多孔聚合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氨酯丙烯酸酯水分散液、聚磷腈纳米粒子和电解质混合,得到水相;将油相滴加到所述水相中进行乳化...
朱芸王贵友郭永泰章圣苗
有机添加型阻燃剂对聚异氰脲酸酯硬泡阻燃性能的研究
采用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2-氯异丙基)磷酸酯(TCPP)、三-(2一氯丙基)磷酸酯(TDCPP)3种有机添加型阻燃剂,制备了阻燃聚异氰脲酸酯(PIR)硬质泡沫。探讨了阻燃剂的种类及添加量对泡沫压缩...
吴明跃张伟王贵友张杰
关键词:聚氨酯泡沫阻燃性能生产工艺
LiCl对脂肪族聚氨酯脲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2006年
通过FT-IR和DSC等研究了L iC l对脂肪族聚氨酯脲溶液粘度以及聚氨酯脲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 iC l的加入使聚氨酯脲溶液的初期粘度降低,后期粘度升高;含L iC l的聚氨酯脲的Tg和氨酯羰基的氢键化程度提高,但脲羰基的氢键化程度降低;L iC l的加入使聚氨酯脲的拉伸模量、硬度、撕裂强度和吸水率显著升高。
杨娟王贵友胡春圃
关键词:LICL力学性能
一种阻燃聚酯多元醇的制备及其在聚氨酯上的应用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含磷含卤反应型阻燃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及其在聚氨酯上的应用。所述阻燃聚酯多元醇是由含卤多元醇和磷酰氯通过缩聚反应形成,所得阻燃聚酯多元醇的羟值为50-500mgKOH/g。该阻燃聚酯多元醇具有流动性好,反应活...
王贵友张伟丁学文晏义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