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乳房
  • 6篇皮瓣
  • 6篇穿支
  • 5篇动脉
  • 5篇动脉穿支
  • 5篇乳房再造
  • 5篇腹壁
  • 5篇腹壁下
  • 5篇腹壁下动脉
  • 5篇腹壁下动脉穿...
  • 3篇支皮瓣
  • 3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 3篇DIEP
  • 3篇穿支皮瓣
  • 2篇腋臭
  • 2篇疗效
  • 2篇腹壁下动脉穿...
  • 2篇SSECKS
  • 1篇胸部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厦门市中医院

作者

  • 14篇王涛
  • 7篇董佳生
  • 6篇徐华
  • 3篇戴传昌
  • 3篇张薇
  • 2篇常利民
  • 2篇王应灯
  • 2篇王毅敏
  • 2篇麻荪香
  • 2篇张亦
  • 2篇何金光
  • 2篇王露萍
  • 2篇冯瑞铮
  • 1篇吴峻松
  • 1篇王庭亮
  • 1篇薛文东
  • 1篇陈笠
  • 1篇钱西汉
  • 1篇赵国伟
  • 1篇尚希福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第四届华东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窥镜辅助腋窝入路Ⅱ、Ⅲ型双平面假体隆乳术的改进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Ⅱ、Ⅲ型双平面技术在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的优势及重要性。方法 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 上海悦目佳容医疗美容门诊要求行隆乳术女性患者49例, 年龄18~45岁, 平均38.7岁。在乳房下皱襞上方离断胸大肌后, 用自制的反向剥离器将胸大肌断端上方乳腺组织从胸大肌上松解分离, 形成Ⅱ、Ⅲ型双平面。结果 49例患者随访13~24个月, 其中31例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和哺乳后乳腺萎缩患者, 术后均获得较理想的乳房外形和手感, 尤其是乳房下极的饱满度, 未见假体包膜挛缩, 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8例伴有下极缩窄和(或)下垂乳房得到基本矫正。结论自制反向胸大肌剥离器改变手术操作的力学方向, 轻松分离松解胸大肌, 形成Ⅱ、Ⅲ型双平面隆乳效果, 可改善乳房下极饱满度, 增加乳房曲线丰盈度, 达到符合美学比例的乳房效果。
吕京陵柴筠王涛
关键词:乳房成形术假体和植入物腋窝切口双平面法
个体化人工关节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戴克戎王成焘朱振安黄孝敏汤亭亭姚振强薛文东赵国伟张峻陈笠尚希福吴峻松钱西汉王涛
该课题提出了一些独有的计算机辅助定制型人工关节的设计思路。480例中国人股骨解剖形态、几何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有效髓腔的概念且对其三维几何形态作了系统研究,为发展定制型个体化人工髋关节打了基础。提出优先区...
关键词:
关键词:个体化人工关节
穿支皮瓣血供基础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
董佳生戴传昌王毅敏祝联王涛冯瑞铮徐华常利民王露萍
本课题完善了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的血供和感觉神经的系统解剖学研究,为重建带感觉的乳房打下基础,在国内建立了首个穿支皮瓣的动物模型,发现单一穿支与多穿支皮瓣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相关药物对穿支皮瓣成活率影响的...
关键词:
关键词:穿支皮瓣
AngⅡ诱导的肾损伤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的表达研究
2011年
目的建立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受损肾脏组织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的表达情况。方法 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假手术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6)。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经皮下埋置药物缓释泵分别向体内灌注AngⅡ和等量生理盐水,释放速度均为200 ng/(kg.min);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各组大鼠均于埋泵后第3天收集24 h尿样后处死,留取肾皮质组织。采用磺基水杨酸法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肾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和分析SSeCKS在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荧光强度;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皱缩、剥脱。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结果显示:SSeCKS表达主要定位于肾小球基膜和部分系膜细胞区,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通过皮下埋置AngⅡ药物缓释泵成功制作大鼠肾损伤模型,受损肾脏组织中SSeCKS的表达明显上调。
王涛王应灯张薇
关键词:肾损伤
脐旁游离皮瓣乳房再造术被引量:3
2004年
王涛戴传昌董佳生
关键词:乳房再造术皮瓣设计血管吻合
腋臭不同手术方式与疗效比较的初步探讨
王涛
双侧蒂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乳房再造的血运重建
目的:提出三种双蒂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inferior epigastricperforator,DIEP)皮瓣重建血供的皮瓣内血管架桥的方法,并对三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回顾了2004年1月到2008年12月...
徐华董佳生王涛麻荪香
文献传递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胸壁皮瓣同期再造乳房和乳头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胸壁皮瓣同期再造乳房和乳头的临床效果。方法切取游离的双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向上折叠对合进行乳房重建。同时,在患侧胸壁切取远端携带皮岛的去表皮局部皮瓣,穿过再造乳房,并将皮岛固定于拟再造乳头位置。3周后胸壁皮瓣断蒂,将皮岛重塑成乳头形态。结果2011年2月至2016年6月,应用该方法对42例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乳房和乳头重建,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即刻再造乳头高度为(16.3±2.4) mm,1年后高度降低至(8.4±1.3) mm。其中35例患者对再造乳房和乳头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胸壁皮瓣进行乳房和乳头再造,可获得较好的乳房形态,乳头能维持足够的高度,患者满意度较高。
何金光王涛徐华张亦董佳生
关键词:乳房再造乳头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局部皮瓣胸部
CT血管造影在延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背景与目的:乳房切除术后自体组织重建中,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越来越受到外科医师的关注,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穿支血管定位、抉择、解剖是制备DIEP皮瓣最大的难点。探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在延期DIEP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进行延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手术患者298例。将其中92例患者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进行皮瓣穿支评估设定为超声对照组(US组),206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CTA组);术前采用CTA进行皮瓣穿支评估,将CTA数据导入HOROS软件分析,进行术前皮瓣优势穿支的选择,明确穿支血管直径、肌肉内走行方式及穿出点位置等解剖信息,从而指导手术。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术前定位穿支数量、术中采用穿支数量、抉择穿支时间、穿支解剖时间、供区皮瓣获取时间、皮瓣重量、总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部切口感染率、脂肪坏死率、二次手术探查率及皮瓣完全坏死率),并进行两组病例影像手术一致率比较。结果:298例患者进行延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手术,皮瓣存活率为99.33%(296/298)。两组病例术前定位穿支数量[观察组(2.90±1.13)vs对照组(3.2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区皮瓣获取时间[(50.05±10.94)min vs(84.8±15.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病例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二次手术探查率的比较中,CTA组低于US组(P<0.001)。对于具有腹部手术史患者,CTA组穿支解剖时间、总手术时间优于US组(P<0.001)。两组病例影像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7.09%和4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延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术中,CTA可以明显地缩短术中皮瓣穿支抉择时间及解剖时间,降�
徐华刘莺张亦王庭亮王涛何金光罗杰董莉萍王海蓉董佳生徐元兵
关键词:CT血管造影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延期
微创钥匙孔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疗效观察及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微创钥匙孔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疗效,以及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56例腋臭患者根据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20)。观察组患者予以微创钥匙孔负压抽吸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切口皮下剪除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记录并分析与微创钥匙孔负压抽吸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P<0.05),手术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男性、肥胖、Park&Shin分级为3级、不遵医嘱是导致微创钥匙孔负压抽吸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创钥匙孔负压抽吸术与小切口皮下剪除手术治疗腋臭相比,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男性、肥胖、Park&Shin分级为3级、不遵医嘱是微创钥匙孔负压抽吸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并提前干预。
林喜风卢艺朴王涛
关键词:腋臭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