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的一些新认识被引量:2
- 2013年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新近的欧洲指南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的适应证不断扩大。但有20%~30%的患者在安装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之后,效果不明显,称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合理地定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应答,应该更注重患者症状和改善,而不片面追求临床指标的改善。关注新的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应答的方法,选择最优的预测方法,如QRS波时限等预测方法,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效果,将加深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的认识,降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率,使更多的心力衰竭患者受益。
- 王涛夏云龙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
- 通过体表心电图评价不同部位起搏时心脏整体复极离散的变化
- 2011年
- 目的观察心脏不同部位起搏时体表心电图评价心室肌复极指标的变化,了解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肌整体复极离散的影响。方法 10只健康猪,分别在右心房(RA)、右心室心尖部心内膜(RVEndo)及左心室心外膜(LVEpi)起搏,记录并测量体表心电图12个导联的T波峰-末间期(Tpe)和QT间期,计算Tpe平均值(Tpe-AVE)、Tpe最大值(Tpe-MAX)以及QT间期离散度(QTd),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时上述各参数的差异,进一步评价不同起部位对心室整体复极离散的影响。结果 LVEpi、RA、RVEndo起搏时的QT间期分别为(328±24)ms、(295±13)ms、(304±17)ms,LVEpi起搏时的QT间期明显长于RA及RVEndo起搏时的QT间期(P<0.05),RA与RVEndo起搏时QT间期没有明显差别。LVEpi、RA、RVEndo起搏的QT离散度(QTd)分别为(33±6)ms、(17±3)ms、(18±3)ms,LVEpi起搏时的QTd明显大于RA及RVEndo起搏时的QTd(P>0.05),RA与RVEndo起搏时QTd没有明显差别(P>0.05)。RA起搏时Tpe-AVE及Tpe-MAX分别为49±6ms及58±8 ms,与RVEndo起搏相近(49±8)ms及(60±8)ms,P>0.05);LVEpi起搏时Tpe-AVE及Tpe-MAX明显增大(63±7)ms及(71±8)ms,与RA、RVEndo起搏时比较两者(P<0.05)。结论与RA及RVEndo起搏时比较,LVEpi起搏时的QT间期、QTd、Tpe-AVE及Tpe-MAX均明显增大,LVEpi起搏可能会增加心室整体复极离散。
- 李世军夏云龙尹晓盟王涛谢泽宙马裴裴王尹曼张树龙高连君杨延宗
- 关键词:起搏体表心电图间期复极心室肌
- 高血压对心房颤动患者电解剖特征影响
- 目的研究高血压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电解剖特征的影响。方法入选213例在我院心内科接受由Carto系统引导的环肺静脉隔离术的房颤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77例,阵发性房颤于窦性心律下标测88例,阵发性房颤于房颤发作时标测48...
- 王涛张荣峰张树龙高连君夏云龙
- 关键词:心房颤动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高血压房颤患者
-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后的护理和健康管理
- 2019年
- 本文探讨了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或修复术后的康复方法及注意事项。10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或修复手术,术后做好康复指导及出院后随访。随访1年内,102例患者中97例依照健康管理内容锻炼,患者均康复顺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满意;另外5例患者未坚持锻炼,愈合后存在不适感,如大角度膝关节弯曲活动受限、轻微疼痛、活动量大时酸痛明显等,易产生并发症或者二次损伤。对于膝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后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康复。
- 王彬王涛
- 关键词:膝关节镜半月板康复锻炼出院指导膝关节稳定性
- 体位相关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对策
- 2010年
- 体位相关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定义为直立性不耐受的症状伴站立或直立倾斜10min内心率增加≥30次/min或心率≥120次/min,持续时间≥3个月,不伴慢性虚弱性疾病,长期卧床或应用其他降低血管紧张度或降低自主神经张力的药物。体位相关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是直立性不耐受的一种,直立性不耐受定义为站立时脑灌注不足或交感神经兴奋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运动不耐受、头晕、注意力下降、恶心、复发性晕厥等,于卧位后缓解。
- 王野王涛张树龙
- 关键词:心动过速综合征发病机制体位自主神经张力
- 高血压对心房颤动患者电解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高血压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电解剖特征的影响。方法入选213名在我院心内科接受由CARTO系统引导的环肺静脉隔离术的房颤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患者77人,阵发性房颤于窦律下标测患者88人,阵发性房颤于房颤发作时标测患者48人。每组再按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无高血压组,在CARTO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前标测得到电解剖图像,记录平均电压幅度,并进行组间比较。随访观察高血压对射频消融成功率的影响。结果阵发性房颤窦律标测组中无高血压组与高血压组相比,左心房平均双极电压更高(1.90比1.29mV,P<0.05),而低电压区的比例低(0.064比0.136,P<0.05)。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标测组及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无高血压的双极电压测定也有类似结果,即无高血压组双极电压更高(1.27比1.03mV,0.72比0.47mV;均P<0.05),低电压区比例低(0.101比0.129,0.545比0.687;均P<0.05)。消融后随访(6.5±2.3)月,各组房颤患者中无高血压组与高血压组射频消融成功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的房颤患者显示更加明显的左心房电解剖特性改变,提示高血压可以导致房颤基质改变,进而参与房颤的发生及维持。但是这些改变仍未显示出对房颤消融结果的影响,其具体的机制和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王涛夏云龙解泽宙林玉壁高连君张树龙杨延宗
- 关键词:高血压心房颤动射频电流导管消融
- 影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应答的新认识被引量:12
- 2010年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心力衰竭终末期治疗的重要手段,但20%~30%的病人CRT后无应答。合理地定义CRT的应答,更注重患者症状改善和获益,关注新的预测有应答的方法 ,严格地掌握CRT的适应证,合理拓展CRT的适应证,合理选择心室电极植入位置,术后做好优化AV/VV间期等管理措施,都将有效地提高CRT的应答率。而对于CRT能否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王涛王野张树龙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与自主神经的关系被引量:8
- 2010年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以睡眠中反复发生低通气、觉醒为主要表现的并发多器官损害的全身疾病,可累及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是其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夜间猝死。其发生与自主神经密切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以减慢心率,交感神经兴奋在夜间可以诱发室性早搏,两者都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窦性停搏和猝死。目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中以持续呼吸道正通气的效果较为肯定,但是否每个患者都需要,以及合并心律失常是否需要特殊处理仍待进一步研究。
- 王涛王野张树龙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律失常自主神经
- 高血压对心房颤动患者电解剖特征影响
- 目的研究高血压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电解剖特征的影响。方法入选213例在该院心内科接受由CARTO系统引导的环肺静脉隔离术的房颤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患者77例,阵发性房颤于窦律下标测患者88例,阵发性房颤于房颤发作时标测...
- 王涛夏云龙解泽宙高连君张树龙杨延宗
- 关键词:心房颤动持续性房颤高血压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
- 文献传递
- 年龄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电解剖特征影响
- 目的先前的研究表明在60岁以上的患者,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血管事件增加的一个危险因素。年龄对房颤的心房基质影响的材料是有限的。方法入选21名阵发性房颤患者,61±24岁,男15例。在我院心内科接受由Carto系统引导的环...
- 谢泽宙王涛张树龙夏云龙高连君杨延宗尹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