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白细胞
  • 3篇细胞
  • 2篇血浆
  • 2篇血液
  • 2篇溶血
  • 2篇输血
  • 2篇输血反应
  • 2篇全血
  • 1篇新鲜冷冻血浆
  • 1篇性细胞
  • 1篇血袋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悬液
  • 1篇血型
  • 1篇血型抗体
  • 1篇血型抗体效价
  • 1篇血液制剂
  • 1篇血液质量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细胞

机构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重庆市血液中...

作者

  • 9篇王泽荣
  • 9篇赵树铭
  • 4篇王世春
  • 4篇林武存
  • 4篇成晓玲
  • 3篇任德惠
  • 3篇刘凤君
  • 3篇曾杰
  • 3篇郭辉
  • 3篇黎儒青
  • 3篇王甜甜
  • 2篇易中梅
  • 2篇林放
  • 2篇彭君
  • 1篇隆晓秋
  • 1篇黎儒清
  • 1篇何小利
  • 1篇肖瑞卿
  • 1篇胡建
  • 1篇王燕燕

传媒

  • 4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重庆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全血放置4℃制备24h冰冻血浆的质量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24h冰冻血浆(FP24)质量及其制备程序。方法 24份(400ml/份)全血于采后<6h用无菌接驳机一分为二:1份6h内过滤去除白细胞(简称滤白),在其中设对照组[12份滤白后立即制备血浆(FFP)]、实验组1[12份滤白后置4℃过夜(18~24h)后制备血浆(Ⅰ-FP24)];另1份作为实验组2,置4℃过夜后滤白并立即制备血浆(Ⅱ-FP24)。所有血浆分别制备好后立即保存至-30℃冰箱,并于采血后d337℃解冻后做体外质量评估:观察外观、检测FⅤ、FⅦ、FⅧ及Fib,以及主要生化指标含量。结果对照组FFPFib、FⅤ、FⅦ及FⅧ依次为(2.08±0.16)g/L、(86.57±18.73)%、(91.71±25.53)%和(97.65±25.99)%,与之相比,实验组1依次下降22.6%、29.38%、32.89%和40.71%,实验组2相应下降1.9%、-2.09%、14.91%和32.86%。实验组2与对照组的FⅧ分别为(65.56±13.93)%和(97.65±25.99)%(P<0.05),实验组2与实验组1的FⅤ分别为(88.38±15.97)%和(61.14±13.76)%(P<0.05);实验组2的K+、LDH、FHb分别为(4.33±0.28)mmol/L、(145.70±26.00)mmol/L和(129.96±34.33)mg/L,较对照组和实验组1明显增高(P<0.05)。结论全血采后<6h滤白并置4℃过夜再制备的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损失较多;全血采后置4℃过夜(18~24h)后滤白并随后制备的冰冻血浆,则能很大程度地保持凝血因子的效果。
王甜甜王世春夏代全黄扑王泽荣林放刘凤君黎儒青郭辉赵树铭
关键词:凝血因子
全血室温放置过夜对血浆制品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全血室温放置过夜制备的24h冰冻血浆(FP24)质量。方法选取12份自愿捐献的400ml新鲜全血放置室温,将每份全血(采集6
易中梅王世春夏代全黄扑王泽荣王甜甜林放刘凤君黎儒青郭辉赵树铭
关键词:全血血浆
白细胞滤除对不同时间制备的血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白细胞滤除对不同时间制备的血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例400ml全血(4℃)采集6h内用无菌接驳机一分为二,1份6h内过滤去白再制备血浆(对照组,新鲜血浆,FP),另1份置4℃过夜(18~24h)后过滤去白再制备血浆(实验组,24h血浆,P24)。2组均于滤前滤后留取血浆标本,并立即置-30℃保存。3d后于37℃解冻后进行体外质量评估:观察外观、检测主要不稳定凝血因子(FⅤ、FⅦ、FⅧ)及Fib,以及主要生化指标含量。结果过滤处理对FP和P24均无明显影响;与滤后FP比较,滤后P24的FⅧ含量显著偏低,其他凝血因子含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生化指标中K+、LDH及FHb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除FⅧ外,白细胞滤除对FP24质量无显著影响。
夏代全黄扑王世春王泽荣刘凤君黎儒青郭辉赵树铭
关键词:白细胞滤除
3种方法测定血液中微量白细胞计数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比较牛鲍式计数板、血球计数分析仪和Nageotte血细胞计数板 3种白细胞计数法测定血液中微量白细胞的效果。方法 将 1份血液标本重复用 3种方法计数 ,得出标准计数值 ,并将此标本稀释至不同浓度 ,以 3种计数法分别测定这些样品中白细胞的含量 ,比较测试值与期望值。同时 ,用这 3种方法检测了 3 0份过滤白细胞的血样中的微量白细胞。结果 牛鲍式计数板、血球计数分析仪在白细胞 <2 0 0× 1 0 6/L时 ,牛鲍式计数板测试值为“0” ,血球计数分析仪测试值为 2 0 0× 1 0 6/L ,无法准确反映低含量样品中白细胞的真实结果 ,Nageotte血细胞计数法则可准确测定血液中 >1 2× 1 0 6/L的白细胞。
曾杰成晓玲王泽荣任德惠林武存赵树铭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血液制剂
白细胞滤器过滤晶体盐红细胞悬液进行血液质量与临床效果评估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用国产滤器制备的去白细胞的晶体盐红细胞悬液 (Salineadenineglucosemannitolredbloodcellsuspension ,SAGMRBCs)进行质量和临床效果评估。方法  2 0 0单位过滤后的SAGMRBCs,测定其过滤前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HCT、Hb、计算白细胞清除率、红细胞回收率、血小板损失率 ;1 5 0例受血者 ,输血前均不使用激素类及抗过敏类药物 ,观察输血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滤去除白细胞的SAGMRBCs,白细胞清除率为 99 3 % ;红细胞回收率为 92 7% ,血小板损失率为 87 2 % ;在接受去白细胞的SAGMRBCs的 1 5 0例受血者中 ,输血≤ 2次的受血者中末发现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 3次曾有过发热性输血反应史 (输注未去除白细胞的SAGM红细胞悬液 )的 3 0例受血者中仅有 1例出现发热性输血反应。结论 使用国产滤器能去除血液成分中99%以上的白细胞 ,能有效地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成晓玲赵树铭林武存黎儒清曾杰任德惠王泽荣彭君
关键词:白细胞滤器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亚甲蓝光化学照射法可降低血浆IgM抗-A抗-B血型抗体效价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血浆经亚甲蓝/光化学照射后血型IgM抗体效价与积分的变化。方法使用一次性血浆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将含亚甲蓝血浆的光照袋及滤器放入医用病毒灭活箱,灭活血浆病毒。比较光化学照射前后抗-A、抗-B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 A型血浆抗-B照射前后比较效价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积分P<0.001);B型血浆抗-A效价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血浆经亚甲蓝/光化学照射后,血浆血型抗体均受影响,活性降低。
肖瑞卿隆晓秋刘风君林武存赵树铭王甜甜王泽荣
关键词:新鲜冷冻血浆
过滤去除白细胞过程中的红细胞溶血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过滤去除白细胞过程中红细胞溶血的原因 ,寻找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不同处理模式 :先过滤后离心 /先离心后过滤、用 /不用生理盐水预浸润滤器制备红细胞悬液。 4 8u全血 ,其中 30u全血 ,每单位分为 3份 (A、B、C袋 )。按A、B、C袋将 30u全血分为 3组 ,并分别给予不同处理。A组为对照组不过滤 ,B组为先离心后过滤组 ,C组为先过滤后离心组。B ,C两组过滤前均未用生理盐水浸润滤器。另外 1 8u全血在过滤前用生理盐水浸润滤器 ,然后采用先过滤后离心模式处理。测定各组RBCs的游离血红蛋白和K+ 浓度。结果 在不用生理盐水预浸润滤器的条件下 ,过滤后的红细胞悬液Hb和K+ 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先过滤后离心模式制备的红细胞悬液Hb和K+ 的浓度明显高于先离心后过滤的红细胞悬液 (P <0 .0 5 ) ,采用生理盐水预浸润处理后过滤的红细胞悬液Hb和K+ 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现用的滤器过滤去除白细胞能引起一定程度的红细胞溶血 ,先过滤后离心模式较先离心后过滤模式更容易导致红细胞溶血 ,预先用生理盐水浸润滤盘 。
成晓玲赵树铭王燕燕蒋天伦何小利王泽荣彭君
关键词:溶血去除白细胞
一次性带取样器的采血袋的应用分析
2015年
目的评价一次性带取样器的采血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00套附加取样器的一次性使用采血袋(实验组)和无取样器的100套一次性使用采血袋(对照组)取样的产品适配性、取样的安全性、取样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 2种一次性采血袋留取样品总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12.49±0.64)s明显少于对照组(12.96±1.0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带取样器的采血袋)留取检测样品的流程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带取样器采血袋留取检测样品更方便。
易中梅王世春王泽荣张红刁荣华王红苹赖秋月罗岚赵树铭
关键词:取样器
白细胞过滤对血小板保存期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效果的评估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考察浓缩血小板悬液 (plateletconcentratesuspend ,PCs)在保存期内IL 1β、IL 6、IL 8和TNF α的浓度变化和过滤对其的影响 ,了解在保存前滤除PCs中的白细胞是否能有效地减少这些细胞因子的积累和降低受血者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febrilenonh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s,FNHTR)发生率。 方法 将 1单位PCs分成两等份 ,分别给予血小板专用白细胞滤器过滤处理和不滤除白细胞处理 ,保存 5d。在 0、3、5d测定IL 1β、IL 6、IL 8和TNF α含量及白细胞计数 ,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临床观察未滤组和过滤组PCs输后FNHTR发生率。结果 PCs中的白细胞计数与保存 5d时IL 1β、IL 6、IL 8和TNF α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未滤组PCs中有较多白细胞混入 [(35 1± 81)× 10 6/袋 ],在保存期间IL 1β、IL 6、IL 8和TNF α水平明显升高 ;过滤组的PCs残余白细胞 <1× 10 6/袋在保存期间诸细胞因子均保持在 0d水平 ;临床观察显示 ,末滤PCs与过滤PCs输注后FNHTR发生率分别为 2 0 .83%和 5 .83% ,P <0 .0 1。结论 保存前用血小板专用去白细胞滤器去除PCs中残留的白细胞能有效地防止细胞因子的积累 ,同时保留 95 %以上的血小板。
成晓玲赵树铭胡建曾杰任德惠王泽荣林武存
关键词:白细胞过滤炎性细胞因子输血反应血小板悬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