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敏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多模态
  • 1篇颠覆
  • 1篇多模态隐喻
  • 1篇隐喻
  • 1篇语法
  • 1篇语篇
  • 1篇视觉语法
  • 1篇系统功能语法
  • 1篇竞选
  • 1篇狂欢
  • 1篇狂欢化
  • 1篇狂欢节
  • 1篇功能语法
  • 1篇广告语篇
  • 1篇PPT

机构

  • 3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篇王敏
  • 1篇尚晓进

传媒

  • 1篇海外英语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社科纵横(新...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意义的多模态构建——竞选PPT的多模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该文以Kress&Van Leeuwen视觉图像分析框架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依托,从意义的多模态构建角度,以上海大学研究生会第28届60名竞选委员的PPT为研究对象,探讨PPT是怎样利用多模态手段传递信息、体现意义,验证意义的构建是多模态的。
王敏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视觉语法PPT
重释历史的一场狂欢节——解读罗伯特·库弗《公众的怒火》被引量:3
2006年
《公众的怒火》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借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去重新解读这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可以看出,通过对官方话语的颠覆,文本实现了对“罗森堡间谍案”的重新建构。
王敏尚晓进
关键词:狂欢节狂欢化颠覆
广告语篇中的多模态隐喻及意义构建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首先以概念转喻和隐喻为切入点,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一则多模态广告语篇的意义构建,探讨多模态广告语篇中多模态隐喻两域之间的抽象与具体性,以及图文关系,旨在表明隐喻性多模态语篇意义构建过程是转喻与隐喻相互整合的动态过程。本文认为多模态隐喻研究更有助于彰显隐喻的动态构建本质,从认知角度对广告语篇加以研究有助于从根本上了解多模态广告实现劝说和审美功能的心理动因。
王敏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多模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