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杰

作品数:73 被引量:657H指数:15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生物学
  • 8篇天文地球
  • 6篇经济管理
  • 6篇建筑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城市
  • 12篇土壤
  • 8篇土壤侵蚀
  • 7篇植被
  • 7篇流域
  • 7篇黄土丘陵
  • 6篇遥感
  • 6篇山地城市
  • 6篇土地利用
  • 6篇丘陵
  • 6篇丘陵沟壑区
  • 6篇景观
  • 6篇黄土丘陵沟壑...
  • 6篇沟壑
  • 6篇河流域
  • 5篇延河流域
  • 5篇生态风险
  • 5篇绿地
  • 5篇课程
  • 5篇教学

机构

  • 58篇贵州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陕西理工大学
  • 4篇教育部
  • 2篇学研究院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水利部海河水...
  • 1篇中国计量科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茅台学院

作者

  • 73篇王志杰
  • 14篇焦菊英
  • 10篇苏嫄
  • 8篇喻理飞
  • 8篇王志泰
  • 5篇魏艳红
  • 4篇谭伟
  • 4篇包玉
  • 3篇严令斌
  • 3篇寇萌
  • 3篇王巧利
  • 3篇焦峰
  • 3篇李玉进
  • 3篇杜华栋
  • 2篇朱乐天
  • 2篇刘源鑫
  • 2篇雷波
  • 1篇李锐
  • 1篇王东丽
  • 1篇张福平

传媒

  • 13篇水土保持研究
  • 6篇西北林学院学...
  • 6篇山地农业生物...
  • 4篇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贵州林业科技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森林面积测量精度对比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通过在贵州山区(花溪区)不同林地条件下选设的多个点上进行面积测量试验,以全站仪测量结果为参考,对比分析实时动态GPS和罗盘仪在小班面积测量中的精度问题。研究表明,在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小班面积测量时,其罗盘仪测量精度较GPS高;但是随着面积增大,GPS面积测量相对误差减小,而罗盘仪测量误差相对呈增大的趋势,并且测量精度明显低于GPS测量。GPS在对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进行面积测量时,受林分郁闭度影响较大,其精度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大而降低;而在草地和无林地中无明显影响。由于目前采用的GPS单机定位精度不够高,所以不能用单机进行林业用地小地块面积测量,宜用GPS差分定位技术测量。
谭伟张贤王志杰
关键词:面积测量罗盘仪全站仪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带典型小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被引量:17
2013年
以位于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不同植被带的6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小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带典型小流域间的生态脆弱性程度差异明显,森林带整体处于轻度脆弱水平,森林草原带整体处于中度脆弱水平,草原带整体处于重度脆弱水平。各植被带典型小流域生态脆弱等级随坡度变化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微度脆弱主要分布在3°以下,而后随坡度增大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波浪式变化趋势,其他各脆弱等级随坡度变化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均在15°~35°之间达到最大值。典型小流域生态最脆弱的地方不在海拔最高的地方,而在中低海拔段,这与延河流域特殊的地貌特征和侵蚀环境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延河流域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生态恢复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雷波焦峰王志杰刘源鑫朱乐天
关键词:延河流域植被带小流域生态脆弱性
贵阳市1998—2018年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与预测被引量:8
2021年
为揭示和预测快速城市化与生态建设双重背景下喀斯特山地城市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间动态,从耕地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承载力出发,运用熵权法对贵阳市1998—2018年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引入障碍度模型得出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障碍因素,并预测研究区未来10年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998—2018年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逐渐上升,从1998年的0.1809上升到2018年的0.8908,年均增长0.0338,由危机状态转变为富裕状态。各子系统对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程度不一,不同时间段内不同子系统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不同,2005年以前主要是以耕地承载力的贡献最大,2005年以后则是以社会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为主导。城市建成区绿化率、就业人口数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密度是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直接障碍因子,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口密度是潜在障碍因子。未来10年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持续增加,达到富裕状态。研究可为贵阳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土三生空间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代磊王志杰张万胜
关键词:土地资源承载力熵权法子系统
基于遥感和GIS的陕南地区近20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0
2018年
植被覆盖是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为了揭示陕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以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对陕南地区1995—2014年近20年间不同植被覆盖等级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内部转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20年的植被覆盖状况良好,整体上以高植被覆盖度(>75%)为主,随时间变化高植被覆盖度所占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他植被覆盖度等级面积呈波动减少;(2)不同植被覆盖等级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明显。水平方向上,表现为1995—2005年是以中高植被覆盖度(60%~75%)为主,主要分布在汉中市,2005年之后以高植被覆盖度(>75%)为主,主要分布在安康市和汉中市。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海拔>1 000m的低中山区和高山区以高覆盖度(>75%)为主,低山区(500~1 000m)以中等、中高覆盖度(45%~75%)为主,海拔<500m的丘陵以低、中低和中等覆盖度(<60%)为主,即随海拔升高植被覆盖等级随之增加;(3)近20年不同植被覆盖等级之间变化过程频繁,但植被覆盖整体上呈现"恢复—退化—恢复"的变化趋势,这与陕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苏嫄王志杰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归一化植被指数遥感和GIS
基于遥感和GIS的陕南地区近2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5
2017年
陕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其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对于区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调水工程的长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索陕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对陕南地区1995—2015年间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土地利用时空转移情况及土地利用动态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对今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陕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整体上以林地分布最广,其次是农用地和建筑用地,草地分布最少;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随时间变化存在差异,整体表现为农用地与水域波动减少,林地以2005年为界,先增后减,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波动增加;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时空转移特征明显,农用地与林地之间变化剧烈,且农用地向林地转移较明显,变化区域随时间变化先由中部向两侧扩散,之后逐渐向商洛市和安康市的东南迁移;农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变化明显,变化区域主要在汉中市中部,呈带状分布;4)土地利用动态度差异明显,未利用地变化速度最快,其次是草地和建筑用地,林地和水域变化程度缓慢;5)未来的土地利用格局还以林地为主,但林地表现出退化趋势,说明该区土地利用格局不合理。因此,今后应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林地和农用地保护,将有利于陕南地区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王志杰苏嫄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
草海流域景观结构与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动态特征被引量:2
2020年
为全面探明草海流域景观结构变化对其土壤侵蚀/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基于InVEST模型对草海流域2009年和2017年景观结构和土壤保持功能时空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动态评估。结果表明:(1)草海流域2009-2017年景观类型均以耕地和水域为主,但景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耕地、水域、灌草地的减少和林地、沼泽地、建筑用地的增加。(2)2009-2017年草海流域实际土壤侵蚀强度呈加剧趋势,2009年和2017年单位面积潜在土壤侵蚀和实际土壤侵蚀分别为2665.14,125.55 t/(hm^2·a)和11451.19,523.24 t/(hm^2·a)。(3)2009-2017年草海流域及各景观类型的土壤保持量呈增加趋势,总体呈现“总体好转、局部恶化”的特征,2009年和2017年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分别为2539.60,10927.94 t/(hm^2·a),其中,灌草地土壤保持量增速最快,沼泽地增速最慢。因此,优化流域景观结构、降低人类活动干扰、增加植被覆盖有利于提升流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研究可为草海流域生态恢复与建设、流域空间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王志杰柳书俊喻理飞
关键词:土壤侵蚀景观结构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土壤的改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态修复土壤的改良装置,包括高压包、第一导管、增压泵、第二导管、修复液箱,所述高压包一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侧的翻土轮将土壤进行翻起,并通过喷头固定板将修复液均匀的喷洒在土壤上,再利...
王志杰苏嫄
文献传递
基于RUSLE的松花江流域不同侵蚀类型区泥沙输移比估算被引量:12
2013年
为摸清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特征,以松花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侵蚀类型区8个水文站控制区,利用RUSLE模型,结合水文站实测输沙数据,分析了不同侵蚀类型区泥沙输移比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松花江流域各侵蚀类型区均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而草地、旱地和裸地侵蚀模数均呈现依次增大趋势,且大于该区容许土壤流失量,特别是松岭站、碾子山站、大石寨站和大山咀子站水文站控制区裸地土壤侵蚀模数均大于20 000t/(km2·a),达到剧烈侵蚀程度。不同侵蚀类型区之间侵蚀模数表现为丘陵沟壑区Ⅰ>丘陵沟壑区Ⅱ>天然林区>漫川漫岗区。(2)松花江流域不同侵蚀类型区泥沙输移比总体上表现为漫川漫岗区>丘陵沟壑区Ⅱ>丘陵沟壑区Ⅰ>天然林区。(3)同一侵蚀类型区不同年际间泥沙输移比波动起伏,而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天然林区和丘陵沟壑区Ⅱ不同时期平均泥沙输移比相差不大,人类活动剧烈的漫川漫岗区和丘陵沟壑区Ⅰ平均泥沙输移比则表现为波动式递增。研究结果对于了解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和泥沙输移规律,明确该区域土壤侵蚀机理和治理目标具有指导意义。
王志杰简金世焦菊英苏嫄
关键词:RUSLE土壤侵蚀河流输沙泥沙输移比松花江流域
高校生态学专业GIS课程实验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刍议被引量:3
2019年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解决宏观生态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是一门偏重于技术和实践的学科。为切实提升生态学专业GIS课程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运用GIS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技能和综合能力,以贵州大学生态学专业为例,通过深入剖析GIS实验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生态学专业在GIS实验教学中,建立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实验内容的专业性融合为核心,实验平台建设为保障,学生计算机技能水平为前提的GIS实验课程质量系统提升体系,以期全面提高学生GIS技能水平和运用GIS解决生态学问题的综合素质,大力提升高校生态学专业GIS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助力生态学专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水平人才培养。
王志杰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教学质量提升生态学专业
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坡面种子雨特征被引量:13
2015年
在纸坊沟流域3个撂荒阳坡各设置30个种子雨收集器,于2010年10月—2013年4月收集种子,2011和2012年8月进行植被调查,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植被恢复过程中种子雨动态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撂荒坡面种子雨来自于17个科的37个物种,主要有达乌里胡枝子、草木樨状黄耆、狗尾草、糙隐子草、长芒草、白羊草、猪毛蒿、铁杆蒿和阿尔泰狗哇花,占种子雨总量的95.8%;种子雨中仅有3个外来物种,与地上植被物种组成的相似性系数为0.77;2011年5月—2012年4月和2012年5月—2013年4月种子雨的平均密度分别为3737和6449粒·m-2,存在显著的"大小年"现象;收集期间不同位置收集器收集的物种数为7~15个,种子雨密度为3853~37923粒·m-2.研究区种子扩散受到限制,种子雨密度与其他草地相比处于中等水平,种子雨的时空分布受降雨和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于卫洁陈宇焦菊英王东丽王志杰魏艳红寇萌尹秋龙
关键词:种子雨种子扩散黄土丘陵沟壑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