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军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伤风
  • 4篇破伤风
  • 3篇破伤风类毒素
  • 2篇球菌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原性
  • 2篇脑膜炎球菌
  • 2篇结合疫苗
  • 2篇荚膜
  • 2篇荚膜多糖
  • 2篇C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疫苗
  • 1篇生物制品
  • 1篇双歧杆菌
  • 1篇培养基
  • 1篇破伤风抗毒素
  • 1篇破伤风类毒素...
  • 1篇小鼠

机构

  • 6篇兰州生物制品...

作者

  • 6篇王志军
  • 4篇崔萱林
  • 2篇刘方蕾
  • 2篇张桓
  • 2篇冯君平
  • 2篇吴兵
  • 2篇杨淼
  • 2篇何星
  • 2篇杜琳
  • 1篇支红梅
  • 1篇田盛举
  • 1篇邝欣
  • 1篇傅思武
  • 1篇杨明
  • 1篇王榕榕
  • 1篇陈作江
  • 1篇杨福军
  • 1篇周俊兰
  • 1篇陆俭
  • 1篇吕存女

传媒

  • 5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群奈瑟氏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TT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将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以ADH作为间隔剂与TT结合形成GCMP-TT结合疫苗,然后用此结合疫苗免疫NIH小鼠,结果显示使用GCMP免疫小鼠后仅能产生较低水平抗GCMP的IgG抗体,而用GCMP-TT免疫后小鼠血清中产生了较GCMP免疫显著增高抗GCMP的IgG抗体,并且GCMP-TT组第二次和第三次免疫后与初次免疫相比,IgG抗体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表明GCMP-TT结合疫苗具有免疫记忆和再次免疫加强应答效应。补体介导的血清抗体体外杀菌试验结果证明,GCMP-TT结合疫苗组免疫小鼠诱导的抗体IgG比GCMP组具有增强的体外杀菌活性。
吴兵刘方蕾崔萱林杜琳杨淼王志军冯君平
关键词: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免疫原性
A群奈瑟氏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溴化氰(CNBr)活化多糖,以无水己二酸二肼(ADH)作为连接剂,1乙基1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AC)为偶联剂制备A群奈瑟氏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AMP)与破伤风类毒素(TT)的结合物,经皮下免疫NIH小鼠,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GAMP及抗载体蛋白的IgG抗体水平。用补体介导的体外杀菌试验检测血清中GAMP抗体的杀菌活性。结果显示,实验中制备的多糖衍生物和多糖蛋白质结合物都具有GAMP抗原特异活性。结合物免疫小鼠后可诱生比多糖单独免疫更高水平的GAMP血清IgG抗体,并能形成免疫记忆,产生再次应答。结合物免疫小鼠所诱生的血清GAMP抗体较之多糖组具有更强的体外杀菌活性。表明此方法制备的结合物可获得优于多糖的、稳定的特异免疫原性。
刘方蕾吴兵杜琳杨淼王志军杨福军罗广
关键词:A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荚膜多糖免疫原性
应用双抗原ELISA夹心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效力的试验
2004年
作者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破伤风抗毒素效力检测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 ,对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后的豚鼠和马匹分别进行了血清效价测定 ,并和传统的小鼠攻毒法的效力检测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该检测方法与小鼠攻毒法对不同水平的破伤风抗毒素效力检测 ,结果是一致的 ,有很好的相关性 ;此法省时、特异、灵敏 。
何星成岩王志军张桓田盛举冯君平支红梅
关键词:破伤风抗毒素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纯化方法的改进被引量:5
2006年
将C群脑膜炎球菌粗多糖的纯化改进为用1:1容量冷酚提取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去除蛋白质效果同样能够达到《中国药典》2005版(三部)的要求,总体结果优于改进前。同时能扩大处理量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规模化生产。
杨明陈作江曹鑫王志军崔萱林
关键词:苯酚抽提蛋白质
聚合破伤风类毒素抗原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由戊二醛脱毒的聚合破伤风类毒素,经高压液相层析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类毒素中多聚体含量占81.9%以上,多聚体分子量为800kD,常规破类多聚体仅占有2.24%。聚合破类免疫豚鼠后,平均心血抗体单位达2IU/ml,常规破类仅为0.75IU/ml(T=13.15,P<0.001),聚合破类免疫马匹后所诱发的抗体水平较常规抗原的高。
崔萱林王榕榕尹克勇王志军何星张桓周俊兰王荫椿
关键词:破伤风破伤风类毒素抗原特性生物制品
培养基及培养工艺对双歧杆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对双歧杆菌生产培养基进行筛选 ,提高双歧杆菌的产量。方法 :使用保蒲培养基 ,采用发酵罐培养工艺。结果 :使用保蒲培养基较西红柿原汁培养基可使双歧杆菌的产量提高 3.0 6~ 5 .36倍。用保蒲培养基采用发酵罐培养工艺较立瓶静止培养工艺双歧杆菌的产量可提高 4.91~ 5 4.8倍 ;发酵罐培养工艺较用西红柿原汁培养基、立瓶培养工艺产量提高 17.33~ 15 4.2 9倍。结论 :用保蒲培养基发酵罐培养可大大提高双歧杆菌的产量。
崔萱林吕存女王志军傅思武邝欣陆俭
关键词: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