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彩花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盾蚧
  • 2篇香樟
  • 2篇黄圆蹄盾蚧
  • 2篇寄生
  • 2篇寄生蜂
  • 1篇有效积温
  • 1篇园林
  • 1篇园林植物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研...
  • 1篇天敌
  • 1篇介壳虫
  • 1篇积温
  • 1篇保护利用研究

机构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陈国华
  • 5篇王彩花
  • 5篇陶玫
  • 5篇时玉娟
  • 1篇孙跃先
  • 1篇张娟
  • 1篇李金秀
  • 1篇杨永波
  • 1篇黄燕辉
  • 1篇李强

传媒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昆明地区黄圆蹄盾蚧在香樟上的危害特点及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系统调查,得出黄圆蹄盾蚧在香樟上的危害特点。并采用扩散系数C、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分析法模型,对黄圆蹄盾蚧在香樟树上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圆蹄盾蚧在香樟上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
时玉娟陶玫陈国华王彩花
关键词:黄圆蹄盾蚧香樟
昆明地区伪角蜡蚧寄生蜂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昆明地区伪角蜡蚧的寄生性天敌有5种,其中蜡蚧扁角跳小蜂和绵蚧阔柄跳小蜂是主要寄生蜂,占寄生蜂总数的88.1%。寄生蜂的平均寄生率为13.4%。寄生蜂在大叶黄杨上部枝条的寄生率高于下部;阴面寄生率高于阳面和中间。伪角蜡蚧寄生蜂的种群空间分布用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的m*-m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伪角蜡蚧寄生蜂为聚集分布。
王彩花陈国华陶玫时玉娟
关键词:寄生蜂
昆明市园林园艺植物介壳虫天敌生存环境与保护利用研究
陶玫陈国华李强孙跃先黄燕辉时玉娟王彩花李金秀张娟杨永波
该成果为基础性研究成果。  该研究历时5年,应用生物多样性和昆虫学原理和方法,系统研究了介壳虫天敌昆虫种类、生物学特性、控制效能、时空动态,环境因素、管理措施对天敌生存的影响。提出了充分发挥主要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保护利用...
关键词:
关键词:介壳虫天敌
伪角蜡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伪角蜡蚧(Ceroplastes pseudoceriferusGreen)严重危害多种园林植物,幼虫和成虫吸食寄主汁液,影响其生长和观赏价值。该虫在昆明一年发生一代,雌成虫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中旬始见初孵若虫,5月下旬为卵孵化高峰期,8月上旬进入成虫期,以雌成虫或老熟若虫越冬。准确预测该虫的卵期是防治该虫成败的关键,经恒温和室内变温饲养测定,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46±1.23(℃)和10.33±1.01(℃),有效积温为296.94±22.10日度和319.04±20.29日度。其结果符合实际发生情况。
王彩花陶玫陈国华时玉娟
关键词:有效积温园林植物
黄圆蹄盾蚧寄生蜂的空间分布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得出,云南省安宁市香樟上黄圆蹄盾蚧(Aonidiella citrina)的寄生蜂共有3种,即双带巨角跳小蜂[Comperiella bifasciata(Howard)]、盾蚧长缨蚜小蜂[Aspidiotiphagus citrinus(ctaw)]和双带花角蚜小蜂[Azotus perspeciosus(Girault)]。黄圆蹄盾蚧寄生蜂在香樟不同方位上的分布不同。在层次上,寄生蜂在外层的平均寄生率要比内层高;在方位上,寄生蜂在南面的平均寄生率最高,而在北面的平均寄生率最低,东西方位的平均寄生率差别不显著。通过Talor幂法和Iwao的回归分析对黄圆蹄盾蚧寄生蜂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均一致,即黄圆蹄盾蚧寄生蜂种群在香樟上的空间分布型为均匀分布,且种群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
时玉娟陶玫陈国华王彩花
关键词:黄圆蹄盾蚧香樟寄生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