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军川

作品数:90 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一般工业技术
  • 42篇理学
  • 28篇机械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0篇隔振
  • 30篇功率流
  • 17篇隔振系统
  • 15篇并联机构
  • 12篇振动
  • 9篇主动隔振
  • 9篇减振
  • 7篇隔振研究
  • 6篇固有频率
  • 6篇浮筏
  • 5篇有限元
  • 4篇有限元方法
  • 4篇元方法
  • 4篇振动控制
  • 4篇主动隔振系统
  • 4篇阻尼
  • 4篇阻尼器
  • 4篇控制策略
  • 4篇隔振器
  • 4篇隔振性能

机构

  • 82篇山东大学
  • 8篇山东工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香港城市大学
  • 2篇山东电力工程...
  • 2篇中铝万成山东...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中国船舶科学...
  • 1篇济南国科医工...

作者

  • 90篇牛军川
  • 26篇宋孔杰
  • 11篇刘玉友
  • 10篇刘知辉
  • 9篇周一群
  • 7篇宋济平
  • 7篇刘乃军
  • 6篇张蔚波
  • 5篇田国会
  • 4篇毛映红
  • 4篇张福亮
  • 3篇孙玲玲
  • 3篇白国锋
  • 3篇葛月
  • 2篇吕冰
  • 2篇徐英锋
  • 2篇贺磊
  • 2篇陈进
  • 2篇赵国群
  • 2篇孙玉国

传媒

  • 8篇噪声与振动控...
  • 7篇机械工程学报
  • 5篇山东工业大学...
  • 4篇振动与冲击
  • 4篇内燃机学报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山东农机
  • 3篇第二十七届全...
  • 2篇汽车工程
  • 2篇机床与液压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机械传动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声学学报
  • 1篇应用声学
  • 1篇机电工程
  • 1篇金刚石与磨料...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7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BRE隔振系统的主动隔振研究
2000年
针对工程实际中的设备上楼问题 ,建立 FBRE主动隔振系统模型。在动态分析中采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 ,考虑了设备、隔振元件和基础的动力耦合作用 ,推求统一的被动与主动控制的力传递率控制函数。并用 PID方法设计控制器的控制律。
牛军川吕冰刘玉友宋济平
关键词:主动隔振
L型耦合板结构能量传递系数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采用功率流有限元等能量方法研究高铁车厢等大型耦合结构的振动传递特性时,能量传递系数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将L型耦合板结构用两耦合的半无限板代替,同时考虑了结构中传递的弯曲波、面内的纵向波和剪切波,采用行波方法对耦合边界处的波型转换进行了研究,对各传递系数进行了求解。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入射波的入射角、板厚、入射波激励频率(20 rad/s^2e6 rad/s)等对波型变换和能量传递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板厚和频率对波型变换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板厚和激励频率的增加会使面内纵向波和剪切波的作用越来越大,不可忽略。
江民圣牛军川郑建华隋富生
关键词:激励频率
舰用柴油机隔振系统建模及隔振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23年
为了对舰艇内的内燃机进行减振,将内燃机及其配套设备安装于多层隔振系统,采用活动标架法(MFM)对多层隔振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及计算,易于描述基础的多样运动方式,简化了动力学方程的复杂性.针对多支撑的复杂隔振系统,定义了基于传递力的振级落差指标,用于理论计算和设计阶段隔振系统的性能评估.研究了不同形式的船体运动对隔振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船体的运动状态会显著影响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随着船体运动幅值或频率增大,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变差,船体横摇或纵摇对隔振性能的影响比垂荡更为复杂.
贾睿昊牛军川郭俊财
关键词:柴油机多层隔振系统活动标架法振级落差
缆索加劲的柔性机械臂振动特性及其边界控制
2024年
针对柔性机械臂末端振动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边缆索加劲被动控制方式,建立双边缆索加劲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柔性机械臂末端振动固有频率以及振动幅度等振动特性。此外,为了控制柔性机械臂的关节定位精度以及提高其末端残余振动的抑制效果,基于双边缆索加劲柔性机械臂模型提出一种考虑缆索参数的边界控制策略,并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该边界控制下柔性机械臂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考虑新型缆索加劲的被动控制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柔性机械臂系统刚度,并降低柔性机械臂末端振动幅值,改善柔性机械臂末端振动情况;提出的边界控制策略能够大幅度提高柔性机械臂关节的定位精度,并减少柔性机械臂达到稳态的时间,提高柔性机械臂运行效率。
吴彦达牛军川常锟
关键词:柔性机械臂
3SPS-(P)S变胞并联机构的振动特性研究
为了实现机械系统的多维隔振,本文基于变胞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球面变胞并联机构,并以此为主体在选定的主动副处安装相应的弹簧阻尼系统建立多维隔振平台。推导了该隔振平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并对其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为将该机...
周一群牛军川刘知辉张福亮
关键词:并联机构变胞机构固有频率
3SPS-(P)S变胞并联机构的振动特性研究
为了实现机械系统的多维隔振,本文基于变胞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球面变胞并联机构,并以此为主体在选定的主动副处安装相应的弹簧阻尼系统建立多维隔振平台。推导了该隔振平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并对其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为将该机...
周一群牛军川刘知辉张福亮
关键词:并联机构变胞机构固有频率
文献传递
基于能量有限元的多板耦合结构分析
能量有限元方法因其适用频率范围广,可得到结构响应的空间分布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使用能量有限元方法对多板耦合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首先使用有限元方法对板的能量密度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并基于行波法对多板耦合结构在边界...
刘知辉牛军川周一群葛月
关键词:振动有限元方法
文献传递
平置板式主动浮筏系统的隔振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建立了浮筏系统的主被动联合控制模型,推导了多机组、多扰动源的平置板式复杂浮筏隔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导纳矩阵表达式,实现了浮筏隔振系统的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统一数学描述。阐释了机器控制、浮筏控制和全控制等各种控制形式的概念,研究了最小功率流控制策略下不同控制形式的主动浮筏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并给出了主动浮筏系统隔振设计的基本准则。
牛军川宋孔杰赵国群
关键词:浮筏系统隔振设计
多绳金刚石串珠锯机振动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为分析多绳金刚石串珠锯机的振动特性,依据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多绳锯机驱动系统样机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多绳锯机在不同结合状态下的动态特性变化规律,得到其固有频率和振型。在此基础上,采用ADAMS/Vibration振动分析模块,分析多绳锯机在受迫状态下,关键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频率的关系,给出了串珠绳振动的诱因,验证了多绳锯机结构设计理论正确性。同时,研究结论可以为结构设计参数动态优化和固有振动特性调控提供方法和依据,有利于提高多绳锯的性能。
王飞黄波张进生牛军川张恒
关键词:多体动力学固有频率
可调频并联减振机构的动力学分析与应用研究
为克服救护车在行驶过程中存在多维振动现象,论文将某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应用于救护车担架,构建了以该并联机构为主体的三平移多维隔振模型.推导了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对其工作空间、调频规律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机...
杨峰牛军川李勇
关键词:救护车动力学性能固有频率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