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丽 作品数:16 被引量:81 H指数:5 供职机构: 西安市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渗盐水雾化治疗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目的高渗盐水雾化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疗效的评估。方法2012年1月-12月间,在我院呼吸一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开放的方法分为高渗盐水组50例,对照组50例。以两组症状及综合症状评分在治疗第3天改善情况,总... 孙欣荣 潘建丽 张进军 王立军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 高渗盐水 雾化治疗 一种血液净化端盖清洁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液净化端盖清洁机构,包括分离器,所述分离器由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净化膜和两个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端盖本体组成;导管,所述导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管分别与相邻的端盖本体连通;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有两个,两... 李志娟 潘建丽 樊逸 张敏 王莹 牛云鹤儿童坏死性肺炎病原学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坏死性肺炎(NP)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不同病原学NP的临床特点。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中国13家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494例NP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根据年份分为2008至2011年、2012至2015年、2016至2019年3组,根据地域分为南方和北方,分别比较病原学的分布特点;根据感染的病原菌不同分为单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单一细菌感染组,进行临床特征和炎症指标的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结果494例NP患儿(男272例、女222例)年龄4.7(0.1~15.3)岁,其中494例NP中病原菌不明确147例,病原菌明确347例。常见的病原菌分别为肺炎支原体238例,肺炎链球菌6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1例,铜绿假单胞菌13例,流感嗜血杆菌10例,腺病毒10例,流感病毒A 7例。3个年份组最主要的病原均为肺炎支原体,2016至2019年组肺炎支原体比例高于2012至2015年组[52.1%(197/378)比36.8%(32/87),χ^(2)=6.654,P=0.010],2012至2015年组肺炎支原体比例与2008至2011年组[31.0%(9/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4,P=0.575)。南方组与北方组患儿最主要的病原均为肺炎支原体,北方组肺炎支原体的比例高于南方组[60.5%(92/152)比42.7%(146/342),χ^(2)=13.409,P<0.01],而肺炎链球菌的比例则低[7.9%(12/152)比14.3%(49/342),χ^(2)=4.023,P=0.045]。单一肺炎支原体组(200例)与单一细菌感染组(98例)均以发热(分别为197、98例)和咳嗽(分别为200、96例)为主要临床表现,单一肺炎支原体组较单一细菌感染组胸痛症状更常见[17.0%(34/200)比6.1%(6/98),χ^(2)=6.697,P=0.010],而气促、喘息症状更少见[16.0%(32/200)比60.2%(59/98),4.5%(9/200)比21.4%(21/98),χ^(2)==60.688、20.819,均P<0.01];单一细菌感染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明显高于单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4.7(1.0~67.1)×10^(9)/L比10.5(2.5~ 周云连 刘金荣 易秋维 陈莉娜 韩志英 许长娣 刘素燕 郝创利 刘静 李巧玲 王立军 王超 车广华 张园园 童琳 刘业卿 赵顺英 郑跃杰 黎书 刘瀚旻 常洁 赵德育 邹映雪 张新星 农光民 张海邻 潘建丽 陈艳妮 董晓艳 张云峰 王颖硕 杨德华 陆权 陈志敏关键词:坏死 儿童 细菌 血清25-OH-D_3水平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和毛细支气管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儿童哮喘(BA)急性发作和毛细支气管炎相关性。方法:选择BA急性发作患儿78例作为哮喘组,同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2例作为毛支组,健康体检儿童7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25-OH-D_3及TIgE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和毛支组患儿血清25-OH-D_3明显下降、TIgE显著上升(P<0.05),且病情越严重变化幅度越大;Pearson分析显示:哮喘组和毛支组血清25-OH-D_3与TIgE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儿童BA与毛支组患儿均存在血清25-OH-D_3缺乏,且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潘建丽 王立军 余宏川 孙欣荣 欧灵 方萍关键词:儿童 高渗盐水雾化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估高渗盐水雾化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开放的方法分为高渗盐水组50例,对照组50例。以两组症状及综合症状评分在治疗第3天改善情况、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均有显著临床疗效。高渗盐水组治疗前后症状综合评分差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P<0.05)。两组间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4、-2.60,均P<0.05)。结论高渗盐水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孙欣荣 潘建丽 王立军 张进军关键词:高渗盐水 雾化 毛细支气管炎 维生素A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A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1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维生素A辅助治疗。连续治疗15 d后,评估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hood-asthma control test,C-ACT)、哮喘控制问卷(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ACQ)];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5 d后,肺通气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_(1)/FVC)、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及血清炎症因子(TGF-β1、EOS、IL-17)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辅助性T细胞17(T-helper 17 cells,Th17)、辅助性T细胞2(T-helper 2 cells,Th2)、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水平。符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15 d后的C-ACT评分[(16.20±3.14)分]高于对照组[(14.80±2.62)分],ACQ评分[(30.30±4.14)分]低于对照组[(34.60±6.2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和4.26;P值分别为0.012和<0.001)。治疗15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1.76±0.34)L与(1.54±0.32)L、FEV1/FVC:(76.89±5.76)%与(70.25±6.42)%、PEF(2.89±0.35)L/s与(2.68±0.39)L/s]均高于治疗前[FEV1:(1.12±0.31)L与(1.20±0.33)L、FEV1/FVC:(56.96±4.35)%与(58.12±3.48)%、PEF(2.15±0.66)L/s与(2.34±0.56)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 侯红红 孙艳 潘建丽 罗志娟 李莎莎 刘颖关键词:维生素A 支气管哮喘 转化生长因子Β1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外周血IL-17检测在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外周血IL-17在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科自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间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Asthma)、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以及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 方萍 欧灵 潘建丽 冷琳娟 吴媛媛 明宗娟 邓文静 张德信关键词:IL-17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蛋白酶激活受体1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炎症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在甲型流感病毒(IAV)感染所致的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例甲型流感病毒患者及1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二者血清PAR1表达水平。按照不同感染复数将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分为control组、0.05组、0.1组、0.2组及0.4组,使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使用RT-qPCR检测各组PAR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R1、Toll样受体3(TLR3)及核因子κB(NF-κB) p65蛋白水平。敲低PAR1或过表达TLR3后,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AR1、TLR3、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结果:PAR1在IAV感染患者血清及IAV感染的A549细胞中表达上调。与control组细胞相比,IAV感染细胞中细胞活性降低,促炎因子IL-6水平升高,且PAR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si-PAR1抑制了IAV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IL-6水平的升高。TLR3过表达逆转了由si-PAR1所致的TLR3、p-NF-κB p65蛋白水平降低(P<0.05)。TLR3过表达逆转了si-PAR1所致的细胞活力和炎性因子的水平(P<0.05)。si-PAR1通过介导TLR3/NF-κB信号通路降低IA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结论:敲低PAR1可通过抑制TLR3/NF-κB信号通路降低了IA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发挥抗病毒作用。 高蕊 杨亚荣 袁娟 潘建丽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 炎症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延误诊断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延误诊断的原因及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一科因气管支气管异物住院的患儿342例,在患儿呛咳或出现症状后,≤7天确诊为早期诊断组(228例),>7天确诊则为延误诊断组(11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发病年龄集中在≥1~<3岁(85.7%),男∶女=2∶1,植物性异物占绝大多数(90.4%),1、2月份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0.2%,14.9%。与早期诊断组相比,延误诊断组患儿来自农村的比例及病程中发热的比例均明显升高(χ~2值分别为6.637、42.092,均P<0.05),院外接受抗生素或激素治疗比例、无并发症比例均显著增高(χ~2值分别为129.848、10.206,均P<0.01),住院时间明显延长(t=-4.470,P<0.01),家属提供呛咳史的比例明显减少(χ~2=43.589,P<0.01)。结论患儿家长未主动提供呛咳病史、医生的诊断意识不够、不恰当地使用抗生素或激素是造成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延误诊断可增加肺气肿、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反复喘息的患儿应酌情考虑行支气管镜检查。 陈伟超 余宏川 孙欣荣 李延琪 潘建丽关键词:儿童 气管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镜 西安市毛细支气管炎病原学特点及流行趋势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病原学构成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9至12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住院中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共120例。采集每例患儿鼻咽分泌物1份,用逆转录反应(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rmv)、副流感病毒(piv)、流感病毒(IFA、IFB、TFc)、腺病毒(ADV)、偏肺病毒(HMPV)及博卡病毒(HBOV),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检出为84例(占70.00%);②呼吸道合胞病毒为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毒病原;③人类偏肺病毒有可能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检出率为3.33%;④毛细支气管炎的好发季节为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4月份;@2009至2011年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316.65,P=0.000〈0.05)。结论冬春季节是毛细支气管炎好发季节,以合胞病毒感染为主,人类偏肺病毒感染可致较凶险的IJ盏床症状,需要引起关注。 孙欣荣 张进军 潘建丽 王立军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