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雪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ABA能神经元对抗束缚应激后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产生被引量:6
- 1992年
- 我们以前的实验证明,大鼠或小鼠经束缚应激10h后,血清中出现一类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它的产生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本研究主要观察中枢神经系统中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在应激后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产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给小鼠腹腔注射 GABA 降解酶抑制剂氨氧乙酸(AOAA,25mg/kg),升高脑内GABA 含量后,几乎完全阻断应激后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产生。安定可增强GABA 与 GABA_A 受体的亲和性,给小鼠腹腔注射安定20mg/kg,应激后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产生也有明显降低。相反,注射 GABA 合成和释放抑制剂3-巯基丙酸(3-MP 24mg/kg),降低脑内GABA能神经元功能,可加强应激后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产生。以上实验结果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应激时脑内GABA能神经元具有对抗血清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产生的作用。
- 汪静雪梅林陈薇孙长伟查宏斌范少光
- 关键词:GABA应激免疫抑制因子
- 纳曲酮对移植排异反应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1997年
- 以小鼠心肌组织异位移植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为整体和离体模型,观察了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曲酮对移植排异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给动物从术前开始腹腔注射纳曲酮共10天(每日二次,每次5mg/kg)可明显延长移植心肌组织的存活时间;加入纳曲酮(10-4~10-8mol/L)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有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同时还观察到,给正常小鼠腹腔注射纳曲酮3天以上,可引起动物脾细胞由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受抑制。以上结果说明纳曲酮可抑制移植排异反应,此作用有可能是通过阻断内源性阿片肽所致。
- 汪静雪李怡凡邵黎丁桂凤丁桂凤
- 关键词:移植物排斥反应纳曲酮免疫抑制
- 束缚应激血清中免疫抑制因子产生部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大鼠或小鼠经束缚应激10h后,血清中出现一类能抑制正常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因子。我们过去的研究表明,抑制因子的产生与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及阿片受体无关。
- 汪静雪陈薇梅林赖玲唐宏宇范少光
- 关键词:血清免疫抑制因子
- 束缚应激动物血清中免疫抑制因子产生部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 1992年
- 大鼠或小鼠经束缚应激10h后,血清中出现一类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本实验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抑制因子的产生部位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应激后脑脊液中不存在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说明这种因子不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大剂量辐射与环磷酰胺均能降低脾脏有核细胞总数,但前者能降低抑制因子的产生,后者无作用,提示淋巴细胞总数的减少对血清抑制因子的产生可能不起决定性作用。细胞分类的结果表明,辐射能明显降低T、B细胞比例,而环磷酰胺反而使其比例有上升趋势。因而提示抑制因子的产生可能与T、B淋巴细胞的比例有关。当T细胞比例减少时,抑制因子的产生受到阻碍。裸鼠为先天性T细胞功能缺失动物,同样的应激条件抑制因子的产生受到明显抑制。这也说明抑制因子的产生可能与T细胞的作用有关。
- 汪静雪陈薇梅林赖玲唐宏宇范少光
- 关键词:应激免疫抑制因子淋巴细胞
- 应激免疫抑制蛋白降低大鼠动脉血压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探讨应激免疫抑制蛋白对大鼠动脉血压的作用。方法:将部分纯化的应激免疫抑制蛋白作静脉注射,MacLab记录仪记录血压。结果:足背静脉注射部分纯化的应激免疫抑制蛋白200、400和800μg后,血压下降,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应激免疫抑制蛋白可明显降低正常大鼠动脉血压。
- 汪静雪李怡凡黄庆军范少光
- 关键词:血压药物作用动脉血压应激
- 褪黑素对抗小鼠束缚应激血清免疫抑制活性被引量:1
- 2002年
- 为了阐明褪黑素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本文利用束缚应激模型 ,观察褪黑素在整体和离体水平是否能够对抗应激血清抑制正常淋巴细胞转化的活性。结果表明 ,腹腔注射褪黑素 1 2 5~ 50 0mg kg,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对抗应激血清对正常淋巴细胞转化的活性 ;在体外培养中 ,1 0 -1 4 ~ 1 0 -5mol L褪黑素对正常淋巴细胞转化无任何作用 ,生理浓度的褪黑素也不能对抗应激血清对正常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初步提示 :褪黑素对应激血清免疫抑制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不是发生在靶 (淋巴 )细胞水平 ,而是通过药理学机制在束缚应激的早期发挥作用。
- 杨春星汪静雪许晓楠范少光梅林
- 关键词:褪黑素束缚应激淋巴细胞转化免疫抑制活性
- 脑内GABA能神经元对抗束缚应激血清抑制因子的产生被引量:1
- 1992年
- 我们不久前的工作表明,束缚应激10h后,大鼠或小鼠血清中出现一类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以乌拉坦等给动物全身麻醉后,可以完全对抗血清抑制因子的产生,说明它的产生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本文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中枢神经系统中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在应激血清抑制因子产生中的作用。
- 汪静雪梅林唐宏宇查宏斌陈薇范少光
- 关键词:GABA神经元血清
- BXSB小鼠血清抗DNA抗体水平及其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00年
- 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和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观察一种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好发小鼠(BXSB小鼠)在不同月龄时,血中抗DNA抗体水平的变化,并观察该血清对正常LACA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自3月龄起,BXSB雄性鼠血中的抗DNA抗体水平开始升高,4月龄上升至高峰,5月龄仍保持较高水平,各月龄BXSB血清与对照血清相比,P<0.05(ANOVA)。同时,该血清对正常LACA小鼠淋巴细胞转化也有抑制作用,以4月龄血清的抑制作用最大。如果将同一只小鼠血清抗DNA抗体水平的变化与该血清对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做回归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0.232,<一53,尸<O.05)。提示雄性*x8B小鼠可能从3月龄开始表现SLE。发病后,血清中产生某种能够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物质,它的产生与抗DNA抗体有平行关系。
- 梅林汪静雪邓鸿业丁桂凤范少光
- 关键词:DNA抗体淋巴细胞转化
- 环磷酰胺条件性免疫抑制反应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有关机制的分析被引量:3
- 1996年
- 环磷酰胺条件性免疫抑制反应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有关机制的分析李乐群,汪静雪,宋德懋,范少光,梅林(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系,北京100083)在神经免疫调节的研究中,近年来有报道证明某一无关刺激当与一些能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刺激(又称非条件刺激)相结合(强化...
- 李乐群汪静雪宋德懋范少光梅林
- 关键词:环磷酰胺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