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玮琳

作品数:33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糖尿
  • 21篇糖尿病
  • 15篇2型糖尿
  • 15篇2型糖尿病
  • 10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10篇细胞
  • 10篇基因
  • 9篇基因多态性
  • 8篇蛋白
  • 7篇糖尿病患者
  • 7篇病变
  • 7篇病患
  • 6篇认知功能障碍
  • 6篇2型糖尿病患...
  • 5篇凋亡
  • 5篇血糖
  • 5篇轻度
  • 5篇轻度认知
  • 5篇轻度认知功能...

机构

  • 28篇天津医科大学...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作者

  • 32篇汪玮琳
  • 18篇谢云
  • 13篇于德民
  • 7篇韩丽萍
  • 6篇王绍欣
  • 5篇沈芳芳
  • 5篇赵霞
  • 5篇刘德敏
  • 4篇周雪
  • 4篇沙伟伟
  • 4篇王家驰
  • 3篇孟东
  • 3篇孟宪海
  • 3篇齐秀英
  • 2篇张宏
  • 2篇曲小红
  • 2篇李宝毅
  • 2篇尹潍
  • 2篇朱红
  • 2篇陈樱

传媒

  • 3篇天津医药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2008天津...
  • 1篇中国医师论坛...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9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感觉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感觉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4例。测定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及胫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61%的受试者治疗前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治疗后32%的受试者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97%的受试者治疗前胫总神经感觉神经段1传导速度减慢,治疗后65%的受试者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腓总神经感觉神经治疗后其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快,胫总神经感觉神经运动节段1在治疗后其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快。结论口服依帕司他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
汤云昭倪长霖汪玮琳靳建明尹爱莉刘晨淼徐津咏潘从清孟东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依帕司他神经传导
醛糖还原酶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标记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421例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组(DM)320例,其中123例合并背景期视网膜病变B(DR),45例合并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健康对照组C(ON)101例]提取外周血DNA设计引物,PCR扩增含AR基因调控区多态标记的目的片断,以限制性内切酶XspI行酶切RFLP分析。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在2型糖尿病和对照组中均检测到AR基因C(-106T)多态标记,CC、CT、TT3种基因型和C、T2种等位基因;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DM组和CON组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BDR组和PDR组患者与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组(NDR)相比,CT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加。结论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
汪玮琳于德民刘德敏谢云
关键词:醛糖还原酶视网膜病基因多态性
还原型beta2-糖蛋白Ⅰ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泡沫化和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beta2-glycoprotein 1(beta2-GPI)和还原型beta2-GPI对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泡沫化以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RAW264.7巨噬细胞系作为实验材料,以7...
汪玮琳孟振兴于德民于珮
还原型β2糖蛋白Ⅰ抑制ox-LDL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和凋亡的研究
目的:以动脉粥样硬化(AS)为主要特征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动脉硬化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AS的发生是一个多种因素在多层次上综合作用的过程。血脂水平的升高伴随着促炎因子的表达和免疫反应...
汪玮琳
关键词:动脉硬化巨噬细胞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2005年
谢云李瑾汪玮琳王家驰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血压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中老年住院患者轻度认知障碍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中老年住院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量表对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共纳入T2DM患者218例,其中合并MCI患者114例(T2DM合并MCI组),认知功能正常患者104例,以糖耐量正常、认知功能正常的119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multi-ARMS)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ApoE基因型。分析各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特点并比较MoCA评分结果。结果 T2DM合并MCI患者的E4/X基因型(包括基因型ε3/4和ε4/4)频率(37.0%)、ε4等位基因频率(24.6%)均高于患T2DM且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分别为19.8%、12.0%)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6.4%、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ε4等位基因的T2DM患者MoCA测试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与计算力、抽象和定向评分均低于未携带ε4等位基因的T2D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T2DM合并MCI有关,ε4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合并MCI的危险因素。
汪玮琳冯克娜周玉颖谢云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
TNF-α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A/G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及T2DM合并MC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T2DM合并MCI患者40例,T2DM非MCI患者80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TNF-α-308A/G的基因多态性,依据病程、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等临床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MCI的危险因素。结果:TNF-α2等位基因的频率在T2DMMCI组高于非MCI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合并MCI组与非MCI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年龄、病程、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TNF-α基因,其中TNF-α基因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年龄和餐后2h血糖为T2DM合并MCI的危险因素。结论:TNF-α2等位基因与T2DM合并MCI有关,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血糖控制和微血管并发症均与认知功能有关。
沈芳芳谢云赵霞孟宪海汪玮琳韩丽萍齐秀英
关键词:糖尿病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门诊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门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随机选取的281例门诊糖尿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和病案摘录,获得近3个月的饮食、锻炼、自我监测、血糖控制等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改进的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自我管理与血糖控制间的关系。结果 50%以上患者在饮食、锻炼、药物治疗方面执行较好,23%监测间隔过长,监测方式以医院测定和自备血糖仪为主,56%和47%的患者存在血压或血脂异常,男性和60岁以下患者在自我管理方面不及女性和60岁以上者。社会经济地位高、糖尿病积极治疗是血糖控制的保护性因素,胆固醇异常、自我监测差与血糖控制差正相关,其调整后比值比分别为0.59、0.39、1.89和1.83。结论男性和60岁以下患者是加强自我管理的重点人群,自我监测、锻炼、饮食等会对血糖控制产生独立影响。
朱红汪玮琳王建华
关键词:自我管理糖尿病血糖控制
醛糖还原酶基因突变、氧化应激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于德民于珮刘德敏汪玮琳李明珍张景云张亚文张秋梅李春君韩丽萍李晶周赛君
当前临床面临的重大难题:即使严格控制糖尿病(DM)患者糖脂代谢的紊乱,仍然无法完全阻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CC)的发生和发展,提示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另外DCC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如心脑血管、肾脏等...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醛糖还原酶
醛糖还原酶基因突变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于德民刘德敏汪玮琳孙颖张亚文刘小会
本课题选取2型糖尿病有/无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及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依不同并发症分组进行研究。在该课题的工作中,我们建立了人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的测定方法——荧光法;并对受试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进行测定;建立并应用微卫...
关键词:
关键词:醛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2型糖尿病并发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