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文
-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 激光作用质粒DNA和小牛胸腺DNA的AFM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激光作用质粒DNA和小牛胸腺DNA产生损伤效应,导致DNA结构变化,利用一种改进的试样制备过程和纳米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能够获得可重现的激光作用质粒DNA和小牛胸腺DNA的AFM图象,显示它们的特殊的表面结构。
- 宗仁鹤白春礼李振刚汪新文聂焰龚为穗杨安庆龚立三
- 关键词:激光质粒胸腺原子力显微镜
- Loop环对分子内三螺旋DNA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用分子力学方法研究了 4个分子内三螺旋DNA ( 5′ d(TC) 6 d(T) m d(CT) 6 d(C) n d(AG) 6,m ,n分别为 4,3)的稳定性 ,并与相应的分子间三螺旋d(TC) 6 d(AG) 6·d(CT) 6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Loop环对分子内三螺旋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但是Loop上碱基和糖环构象的变化依赖于Loop环的长度 .Loop使分子内三螺旋DNA嘌呤链的碱基堆积作用降低 ,链长增加 .三螺旋DNA的糖环构象大部分是S型 ,同时也存在N型以及其他构象 .
- 杨林静白春礼李任植汪新文王琛
- 关键词:DNA稳定性三螺旋DNA
- 三链核酸的结构研究,核酸凝聚现象与生物大分子精细结构的SPM研究
- 白春礼王琛汪新文邓文礼杨林静李建伟朱传凤田芳林璋周纯青许博吴际
- 该项目围绕三链核酸的结构和性质展开了一系列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取得了明显进步,逐步形成实验和理论研究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在利用化学及生物方法诱导核酸分子的有序凝聚研究之中,采用扫描探针显微方法探...
- 关键词:
- 关键词:三链核酸
- ArF准分子激光作用超螺旋PUC18 DNA的AFM研究
- 1997年
- 激光对DNA作用的机理研究,国内外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深入.龚立三等用YGA四倍频激光(265nm,30ps,50mJ)和准分子激光(KrF的248nm,Laser Roman的512nm)处理λ-DNA和λ-DNA/Hind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增色效应和拖尾的出现表明DNA的结构键被激光脉冲切断.作者用YAGQ开关二倍频激光(532nm,1.5mJ,20ns)照射λ-DNA/HindⅢ、鱼精 DNA、小牛胸腺DNA和酵母RNA,测定了DNA的UV谱,并讨论了激光辐照导致DNA链断裂的分子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没见到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为手段研究激光对DNA作用机理的报道. 我们在文献中报道了AFM观察CO2激光作用后的质粒DNA和小牛胸腺DNA样品的结果.本文中用ArF准分子激光(193nm,单脉冲能量为220mJ,20ns)作用超螺旋PUC18 DNA,并用AFM获得了它们的结构图象,讨论了激光和DNA的可能作用机理.
- 宗仁鹤杨安庆白春礼汪新文李振刚聂焰龚为穗龚立三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超螺旋DNA
- 中介相碳小球及其热处理产物的研究
- 中介相碳小球(MCMB)的碳化和石墨化产物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产物结构直接影响电极性能。本文主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同时配合透射电镜(TEM)以及密度测定研究了 MCMB 及其不同温度下的碳化和石黑化...
- 白春礼谭忠印汪振霞朱传凤汪新文景遐斌王佛松Y.Matsumura
-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
- 原子力显微镜针尖和变性DNA链间相互作用被引量:6
- 1997年
-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适时记录了扫描针尖对变性DNA链的搬移和切割作用。发现不同扫描范围,影响程度并不一样。针尖对DNA链的破坏程度亦与扫描时间长短有关。由此讨论了AFM成象时各种作用力的影响。
- 汪新文白春礼朱传凤王乃新曹恩华
- 关键词:DNA原子力显微镜AFM
- 激光对DNA作用机理的AFM研究被引量:13
- 2001年
- 激光作用质粒DNA和小牛胸腺DNA产生损伤效应 ,导致DNA结构变化。利用一种改进的试样制备过程和纳米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 (AFM)能够获得可重现的激光作用质粒DNA和小牛胸腺DNA的AFM图象 ,显示它们的特殊的表面结构 。
- 宗仁鹤白春礼李振刚汪新文聂焰龚为穗杨安庆龚立三
- 关键词:激光作用DNA原子力显微镜
- DNA原子力显微镜成象方法研究被引量:8
- 1996年
- 采用Sephadex色谱柱分离,保温稀释的DNA溶液,不仅可除去DNA链上吸附的盐,而且可使盘绕一起的DNA链部分展开;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苯二甲基辛基溴化胺(BAB)-甲酰胺微量展层技术,可使纳克级DNA完全展开到云母基底上。通过无菌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样品表面,不仅可除去杂质颗粒,而且可使展开的DNA链有效地固定到基底上。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以上较为系统的样品制备方法,可获得满足原子力显微镜(AFM)成象的DNA样品,并且再现性好。我们比较了不同环境,例如空气、正丁醇、无水乙醇、95%乙醇和水,AFM成象DNA样品时的力曲线,发现AFM针尖和DNA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成象分辨率亦受到影响。
- 汪新文白春礼朱传风
- 关键词:DNA原子力显微镜成像
- 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对DNA大分子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6
- 1997年
- 详细讨论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基本原理和针尖-样品间相互作用力.大量实验结果表明,AFM这个高分辨成像技术对DNA大分子进行应用研究是非常适合的.同时我们也讨论了样品制备方法的改进。
- 田芳李建伟王琛汪新文白春礼
-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
- λ-DNA/Hind Ⅲ,pBR322质粒DNA及变性DNA与酶复合物AFM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探索了DNA在云母表面的展层方法。采用低分子量的阳离子去垢剂苯二甲基苄基溴化胺(BAB)和甲酰胺混合溶液,建立了无蛋白微量展层技术,不仅可重复获得适合于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的DNA样品,而且该方法适合于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的AFM研究。研究发现将)^-DNA/Hind Ⅲ,PBR322质粒DNA在35℃水浴中保温30min以上,再用BAB展层,可使盘绕在一起的DNA链在云母表面完全展开;采用AFM获得了双链DNA和质粒DNA的高分辨图象,并首次观察到了体外变性后的DNA与核酸酶(DNase Ⅰ)所形成复合物的结构。
- 汪新文白春礼李清王乃新曹恩华
-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DNA